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4月28日,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在英格兰西北部大曼彻斯特区为工党拉票,一位66岁名叫达菲的女选民走到布朗面前,对工党执政期间有关政策提出质疑,布朗也耐心地向她解释  相似文献   

2.
英国执政党工党在最近一次大选中丢失了超过90个议席,失去了13年来的多数党地位。究其原因,跟前首相布朗闹出的一宗忘记关掉麦克风导致出言不逊曝光的事件有莫大关系.媒体反复炒作,让其选情雪上加霜,仿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事件缘于布朗最后关头企图力挽狂澜,马不停蹄走访基层为工党拉票,却遇上一名自称是工党支持者的65岁老妇达菲,遭她无情抢白。作为首相,布朗在镜头前总要装出和颜悦色,但转头立刻“变脸”。乘车离开时,意气难平的他,形容两人的见面是一场灾难,更责骂这是一名“食古不化的妇人”。由于忘了关掉勾在衣领上的麦克风,这段话的完整录音隆遭传媒外泄。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11,(3):108-109
2010年4月28日,英国前首相布朗去英格兰小镇罗切戴尔为自己拉选票,恰巧遇到上街买面包的老太太杜菲。看见布朗后,身为工党铁杆支持者的杜菲异常兴奋,立即走上前去,一手拿着刚买的长面包,一手紧握着布朗的手猛烈摇晃,并向自己的偶像提出几个问题:“你如果连任了,会怎样处理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学生的入学贷款又会怎么办?怎样解决老年人养老金发放不及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月12日,布朗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中透露,他已与布莱尔首相一起共同制定政府的各项政策。《每日电讯报》认为,布朗的这番话算是对舆论关于对布莱尔准备向布朗交权的种种推测一个最明确的认可。据说,早在工党前领导人史密斯1994年突然去世的时候,同为党内少壮派的布朗与布莱尔就曾经在新党魁的竞争中有过一拼。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英国政坛爆发“抹黑门”事件:首相府特别顾问、负责首相布朗政治策略的资深幕僚麦克布赖德被曝在1月份通过电子邮件,与曾经担任工党媒体顾问的德雷帕讨论如何通过网站制造八卦新闻,来破坏保守党领袖、影子内阁首相卡梅伦和影子内阁财长奥斯伯恩的名誉。事件曝光后,麦克布赖德随即辞职,布朗亲自写信给卡梅伦等被点名抹黑的保守党高层。表示“深切遗憾”。  相似文献   

6.
石渝 《廉政瞭望》2009,(9):62-62
前不久英国地方议会选举,布朗领导的工党大败,支持率低迷到20%之下,而执政党工党的“失势”,也没有给主流反对党保守党趁机扩大势力的太多机会,反而是名声不好的“英国独立党”大受追捧。“主流政治”萎靡不振,“非主流政治”却大行其道,这样的“英国现象”在法国、德国及东欧国家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布朗正式被确任为英国执政党工党的领袖后,随即入主唐宁街10号,正式就任英国首相,英国的布朗时代正式揭开序幕。天生的"政治坯子"布朗从布莱尔手中接过相印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8.
近来,英国媒体对中国积极关注,有更深层次原因。记者不久前听说,布朗领导的新一届工党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政府的大政方针,他甚至带领其内阁成员专门研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不禁令记者想起了3年前布朗首次访华时说的话。当时身为英国财政大臣的布朗说,"中国的发展帮助我们理解何谓变革,英国应该向中国学习,否则就可能落在中国之后"。  相似文献   

9.
5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首都伦敦与支持者见面.当天,即将卸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正式赞同布朗担任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  相似文献   

10.
何士龙 《党课》2010,(18):94-98
有人称她是“白宫里的一枝黑玫瑰”,也有人说她是“闯进白宫里的灰姑娘”,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此之外,她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会穿衣的女性”以及“美国男人最想约会的女人”,等等。没错,  相似文献   

11.
戈登·布朗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从小志向远大。12岁时,布朗就和哥哥约翰说服工党,允许兄弟俩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刊登当时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6日,英国议会大选在经历了三场史无前例的电视辩论以及“克莱格狂热症”、布朗“麦克风门”等事件后,进入了决定性的投票日。5月7目,大选计票工作结束,保守党获得306个议席,工党获得258个议席,自由民主党获得57个议席,其他小党共获得28个议席,没有政党获得议会多数党地位所需的326个议席,从而形成自1974年以来第一个“无多数议会”。  相似文献   

13.
邱京田  沐海 《求贤》2008,(5):21-23
在劳模的序列里,她以女人特有的勇敢亮相在打拚的舞台上,用汗水演绎着“侠女”般的传奇;在行长的序列里,她以女人特有的“铁腕治行”艺术,带领团队干事创业,打造“金融铁军”的形象;在原则的天平上,她以超越男人的胆识和气魄履职尽责,向歪风和邪恶“亮剑”,彰显“金融卫士”的风采;在情感的天平上,她以母亲和女儿的超常“失职”,用挚诚抒写着一名普通党员“上不愧党,下不愧员工”的壮丽篇章……她就是刚刚荣获天津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的西青合行大寺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张玲。  相似文献   

14.
合作主义政策是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之一,在工党的纲领和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这种政策在殖民地时期也体现为与其他政治派别进行合作(如与保护关税派的合作).1983年工党上台后,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也采取过由政府、企业、工会及其他利益团体参加的"全国最高经济会议"这样的形式,在2004年的纲领中也提出"一个国家"的设想,但从目前整个政策的发展来看,这些做法在工党的合作主义政策中尚不占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劳资仲裁这样一种形式.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劳资仲裁制度也出现了较大调整,逐步从强制向自主协商过渡.  相似文献   

15.
制定于1918年的英国工党党章第四条(简称公有制条款)是工党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制定社会经济政策重要的理论依据。工党内部对公有制理论进行了几十年的争论,在4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中期曾掀起两次国有化高潮,努力实践这一理论。了解工党对公有制理论认识的变化,探讨其实践活动的得失,对进一步认识工党的性质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都有一定意义。 一、公有制条款与第一次国有化浪潮 1917年在俄国革命的鼓舞下,英国工人中的社会主义热情高涨。1918年2月,费边社主要成员西德尼·韦伯起草了新的工党党章,在第四条“党的目标”中提出了著名的公有制条款。这一条款把实现公有制作为工党的奋斗目标,使工党“第一次明确地获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基础”(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1977年上海  相似文献   

16.
合理协调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对任何政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这样的成绩是与其劳资关系协调政策密不可分的。布莱尔政府的劳资观以老工党的政策为基础,对劳资两阶级采用“双赢方针”,既要争取资方的支持,又要尽力保持原有的社会基础。在这一劳资观指导下对劳资关系进行协调的途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协调、经济政策协调、社会政策协调和法律协调。  相似文献   

17.
异性规律     
女人对你说“讨厌”的时候表明她喜欢你,男人对你说“讨厌”的时候他是真的讨厌你。男人看女人,恋爱时最潭亮,结婚后最普通,离婚时最难看;女人看男人,恋爱时最诚恳,结婚后最无聊,离婚前最虚伪。  相似文献   

18.
阿陶 《党建文汇》2010,(3):16-16
由于一本揭秘英国首相布朗对下属动粗的书中内容被提前披露,加上英国一家反暴力机构宣布接到唐宁街10号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粗鲁的布朗”、“坏脾气布朗”席卷英国报纸。因为英国今年马上面临大选,也有不少人将“拳头门”风波与选举政治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布朗的“阴谋”。  相似文献   

19.
福利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实际上,早在殖民地时期工党成立之初,这种政策已为各殖民地工党所认可和赞同,将之作为争取执政、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联邦工党正式成立后,自然接受了这种立场,并将福利建设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党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工党也调整了福利建设的思路,改变了传统的全方位提供保障的做法,将权利与责任一致作为福利建设的首要原则,逐步从消极福利过渡到积极福利.事实证明,工党在完善基本保障前提下的调整不仅逐步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也为后来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由于禽流感在全球的传播,八角茴香受到了新的关注,因为从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可用来有效对付致命的H5N1禽流感病毒。生产“达菲”的瑞士罗氏制药公司11月9日向外界简单介绍了抗流感药物达菲的成分和生产工艺。“达菲”共有12道生产工序,最初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介绍,30 公斤优质八角茴香最多也只能加工出1公斤莽草酸。据报道,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