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瑞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清官,广东广州城隍庙重修后对外开放,海瑞是三位"城隍爷"中的一位,当地官员参加仪式时特地拜了拜海瑞,祈福"没有腐败分子"。官员"拜海瑞"让不少人感到惊讶。(10月31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2.
正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不知不觉,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16年了。万历十二年,张居正去世了。人亡政息,在台上永远正确的张居正现在处处错误了。万历十三年正月初十,亲政的万历皇帝下旨,起用海瑞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同年三月,又"升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一年,海瑞已经72岁了。孔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4.
正传奇英雄的人格障碍在官场上被视为异端、视为魔鬼的同时,在民间,海瑞却已经渐渐成了"神",成为老百姓希望的寄托。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恶的最终裁判者,是传奇式的大英雄。张萱《疑耀·司马文正海忠介》卷二载:海瑞从海南起复,入南京为官。进入南京那天,老百姓都涌到街上,"黄童白叟,填溢街巷以观公"。每天到海瑞宅第求见海瑞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观     
电视剧《大明王朝》热播,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海瑞的兴趣。那么,历史上的海瑞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6.
据传,海瑞上疏直谏获罪皇上被下监狱后,狱中有个叫张瑞的小卖对海瑞的为人很是敬佩,故处处给海瑞以照顾,并经常弄些药未为海瑞治病。后来张瑞对奸臣加害忠良不满,辞官归故里耕田。海瑞出狱后越三年任了应天巡抚。一天,他去拜访恩人张瑞。张瑞知道后,却划船躲进了芦苇荡,使海大人吃了闭门羹。事后,有人说张瑞是大傻瓜,有人笑他不懂人情世故。张瑞却说:“论礼节,我这样做不合适。但这样也省了以后诸多麻烦。万一我与海大人交往密切些,张三要我去向海大人说情,李四要我去与海大人拉个关系,王五要我去给海大人送一份厚礼,我到底…  相似文献   

7.
海瑞智惩赃官张兆均海瑞在浙江淳安当知县期间,一天,明朝总督胡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胡公子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嫌驿站的马匹不称心,就大发脾气,喝令爪牙把驿支捆了,倒挂在树上。驿站的人吓慌了,赶忙跑到县衙把此事报告给海瑞。海瑞听过报告后,立即带人赶到驿站,...  相似文献   

8.
吴钩 《廉政瞭望》2014,(5):48-48
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把海瑞这个家喻户晓的大清官搬上荧屏。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电视剧《海瑞》的优劣、艺术得失先不去管它,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海瑞其人如何。  相似文献   

10.
《海瑞罢官》始末袁韵宜《海瑞罢官》戏的由来1959年初,毛泽东主席在上海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针对当时存在的不敢讲真话的作风提出"要提倡海瑞精神,海瑞敢讲真话。"①当他看了湘剧《生死牌》,又对戏中出现的南包公海瑞能无私无畏为民除害很为称赞,再次提出:"...  相似文献   

11.
正明代海瑞,据《明史》记载:“秉刚劲之性,憨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励,诚为人所难能。”他一生清贫如洗,至死仅余十余两银子,竟不足以支付丧葬之费,虽穷困至此,海瑞却坚决不触碰法律的底线。海瑞坎坷一生,仕途波折,唯有对法律的信仰从未改变过。在海瑞眼里,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升官发财与他没半点干系。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17):80-80
海瑞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相似文献   

13.
老六月雪 《党课》2011,(8):102-105
文化海瑞的形象,是中国文化塑造出的典型,其文化形象接近完美,是中国文化中呼唤“清明救世主”的体现。在国人心里,海瑞是正义的化身;在庙堂里,海瑞是神。  相似文献   

14.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世界 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一生中接触的人数以万计。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说:“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 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但这并 不影响邓小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自有他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特魅力。 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邓小平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这在对待他的“上级” 毛泽东问题上表现得很鲜明。 在中国历史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大人物”的态度,往往看他对另一个人生前身后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是“鞭尸”还是始终如一,由此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号召学习海瑞精神时说,海瑞敢于进陈,不怕杀头,他被关到监牢里,但当海瑞听说嘉靖皇帝去世时,抱头大哭。这说明海瑞对嘉靖皇帝始终如一。毛泽东对海瑞这一点特别推崇,他号召学习海瑞精神。在毛泽东生前,邓小平对他十分尊敬。他关心毛泽东,尊重毛泽东,是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得力部下。  相似文献   

15.
正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海瑞被这当头一棒打昏了。他正兴致勃勃地推行他的宏大计划,"正欲为江南立千百年基业",正调动全部精力,和应天府的豪绅大户们作战时,后面射来的一支冷箭轻轻地取走了他的政治生命,粉碎了他的全部政治梦想。海瑞不知道,像他这样不明白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高明的玩家当作一枚冲锋陷阵的棋子,发挥完  相似文献   

16.
正因为荷兰人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狄仁杰成了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福尔摩斯"。高罗佩的创作缘起一本清代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小说中的狄仁杰屡破奇案令他折服。除了狄仁杰,还有包拯、海瑞等人因为公案小说的盛行,脱离了原本扁平的历史人物形象,变得立体而生动。后期江湖侠客的加入,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快意恩仇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最近许多报纸正在开展关于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我看过姚文元同志的文章之后,重新翻阅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吴晗同志一九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七稿、一九六一年八月八日改定的剧本,同时参看了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这个期间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所刊登的有关海瑞的其他文章和几种剧本,加以比较,反复探索吴晗同志研究海瑞和创作《海瑞罢  相似文献   

18.
詹末 《党建文汇》2007,(4):44-44
海瑞一生践行忠孝二字。他结过三次婚,纳过两个妾。大夫人在生了两个女儿后因与婆婆不和而被休;二夫人刚结婚一月,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被逐出家门;后来三夫人在极为可疑的情况下病死(海瑞曾被人参劾为谋杀),另有一妾则于同月自缢。  相似文献   

19.
梁衡 《党史文苑》2009,(1):54-56
中国古代有一句为政格言:"文死谏,武死战。"国家的稳定全赖文武官员各司其职,各守其责。神武之勇,战功卓著,名扬疆场者被尊为开国功臣、民族英雄,如韩信,如岳飞。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犯颜直谏者为诤谏之臣,如魏征,如海瑞。进入现代社会,讲民主,讲法制,但个人的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2)
<正>民间有个说法,说"除了没有国防和外交,县委书记拥有的权力和中央差不多"。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却也切中了县委书记在我国治理结构中的特殊性。都说"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主政一方,一个县小则近十万人,大则百把万人,一个决策下去,其影响非同小可,说这个职位权力大、责任大、作用大、影响大也不为过。海瑞在他的《令箴》中说:"官之至难者,令也。"此意即最难做的官是县官。县委书记不易做,但在历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