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各国普遍把反恐斗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层面"9.11"事件促使不少国家重新思考反恐在国家安全中的定位,并据此调整相关领域如军事、外交战略,并进行情报、执法机构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等。在各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美俄两国调整最全面、最深刻,影响也最大。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俄美首脑签署了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发表了关于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并就能源对话、反恐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俄美关系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中,中、美、俄是这多极中最重要的三检。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力量方面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自然是一极。俄罗斯虽然经济低迷,政局动荡,但它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军事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有着重大影响,仍然是一极。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虽然还比不上美国,但正处于上升时期,加之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都要借重中国的战略地位,也是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当今中、美、俄的三角关系虽然不同于冷战结束前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但在各自的战略谋划中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一年来中、美、俄的相互关系,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俄美两国努力寻找建立稳定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但两国国力对比失衡、国际战略目标、战略利益存在矛盾与斗争,俄美相互认知存在分歧,因此,尽管目前俄美关系已实现重大突破,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将是个相对复杂、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取得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基地和领空使用权。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已对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几近于直  相似文献   

6.
“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渤 《前线》2003,(11)
“9·11”以来,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塔利班垮台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下和国内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美国的“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第二阶段以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为起点,以国际恐怖袭击再度“回潮”为标志,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呈现“胶着”状态,美国的“反恐战争”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两年多的反恐实践表明:一方面,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反恐仍然是国际社会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开拓…  相似文献   

7.
尽管在处理反对伊拉克战争国家的问题上美国的战略是“惩罚法国、放过德国、原谅俄罗斯”,但因伊拉克战争下滑的美俄关系却没有转暖的迹象。布什第二任期开始后,美俄两国没有合作解决过重大危机,没有达成重大的武器禁运协议,美国没有提出新的援俄大型项目。相反,布什政府还面临  相似文献   

8.
和平 《新视野》2008,(1):94-96
2007年的世界政治的特点是: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家先后淡出国家权力中心,美国外交钟摆摆向现实主义;俄罗斯横空出世,强硬俄罗斯、强硬普京震惊世界;大国关系风云变幻:美俄,俄欧关系恶化,美欧关系则翻过了因伊拉克战争而争吵的篇章;中俄再次走近对方,中美关系一方面矛盾频发、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又互相借重;塔利班卷土重来,基地组织重获生机,反恐已成为世纪难题.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环保人士,表明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正由传统威胁转向非传统威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全球气候变暖.面对日益严峻的非传统威胁,世界政治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1994年,世界在多极化趋势中加速发展,各国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新型国际关系,纷纷修订和调整了各自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现在到下世纪初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初具轮廓。一、俄美“蜜月期”已过,大国关系呈新态势今年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关系的变化引人注目。俄重振大国地位,美调整对俄政策,牵动着世  相似文献   

10.
王菲 《兵团党校学报》2013,(3):78-80,F0003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国家安全利益观为中国制定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提供了理论导向。由于国家安全利益所涉及的层面和领域较为广泛和复杂,进一步分析国家安全利益的结构是科学筹划国家安全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在中亚安全利益突出表现为反恐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边疆社会稳定利益及能源安全利益等方面,因此,中亚安全不仅涉及到中国重要安全利益,还会对中国核心安全利益构成挑战和威胁,我们要重视对中亚安全的研究和谋划。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新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犯罪事件,传媒从未缺席。恐怖势力利用传媒歪曲事实、编造谎言、欺骗国际社会、诋毁中国形象,给新疆反恐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新疆反恐工作应高度重视传媒反恐,建立传媒反恐的应急机制、完善传媒网络的建设、保障传媒渠道的畅通、加强国际传媒合作及密切关注国内、外互联网,提升传媒应对反恐的应急能力,将传媒反恐常态化,积极建构传媒反恐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20):4-9
箭在弦上的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由于俄罗斯的积极斡旋而出现转机——在叙利亚政府表示愿意交出“化武”以避免遭袭后,法、美、英、俄等国立即就叙利亚“缴武”方案展开博弈,国际社会也积极推动叙利亚局势由战乱向平稳过渡,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突然间收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曾提出过以“新丝绸之路”命名的地缘发展战略,但着眼点各异。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中亚国家也表达了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意愿。中亚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中、俄两大国,加之对阿富汗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中亚地区以地缘为基础形成了中、美、俄三国博弈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新特点,对把握世界军事的特点,尤其是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国际战略的调整出现一些新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国际反恐联盟,世界和地区力量出现局部重组。“9·11”事件发生后,迫于反恐的实际需要,美国进行了政策调整,即主动修复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争取欧盟、日本等盟国的支持,改善同中俄的关系,承认打击恐怖分子也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发生在1945年夏由美军飞机执行的长宁空运事件,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浓重一笔。这是毛泽东下决心所走的一步"险棋"——实施这次空运的是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的运输机,空运线路是从延安机场至山西黎城长宁机场。任务是把远在延安的我党党政军20名领导人紧急运到前线,以便指挥部队并反击国民党军队对我根据地的大规模进犯。  相似文献   

16.
正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大国关系加速演变。在国际关系行为体不断增多、全球议事日程日益复杂的当下,传统大国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明显下降。目前,俄美关系已难以像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那样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全面而决定性的影响,但仍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演进,并经常表现出意料之外的"戏剧性"。近年来,俄美关系不仅未能延续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首任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地区主义是联结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必要枢纽.作为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开始一体化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地区,拉丁美洲具有悠久的地区主义传统和丰富的一体化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一体化迅速发展.随着拉美中左派上台,拉美成为美俄争夺加剧的新焦点.但是,一体化仍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与矛盾,美俄间的战略博弈亦呈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今年2月份以来,俄美之间由于美国在东欧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频频相互指责,特别是俄总统普京多次亲自出马,发表措辞严厉的谈话,对美国的攻击步步升级,两国关系已然是乌云密布。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以来,俄罗斯在欧洲屡屡遭遇冲突,对手多是中东欧国家,且背后不乏美国的指使和纵容。这不仅体现出拜登上台后俄美间的新一轮较量,也显示出欧洲地缘政治已从欧美俄三方博弈转变为"四元"新格局。两起冲突显露地区新力量格局俄罗斯在欧洲遭遇的冲突最受关注的有两起。一起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对立,这是一场一触即发的热冲突。  相似文献   

20.
杨艳新 《党课》2010,(7):84-86
2010年2月25日,乌克兰新当选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最高议会宣誓就职,并重申乌克兰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舆论指出,亲俄派亚努科维奇的上台,意味着乌克兰亲西方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逆转,政坛力量将重新洗牌,美俄博弈对比亦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