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秦湖 《党政论坛》2013,(6):62-62
保罗盖蒂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有着“石油怪杰”的美称。有一次,盖蒂要选拔一名助理,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三人入选。由于他们的能力都很不错,盖蒂难以抉择。犹疑之间他把玩着一把钥匙,对人事主管说:“助理人选下次再定吧!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投标会。”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界毫无怀疑地接受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用语。首先,这一提法没有内含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说不清我们所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哪种类型的商品经济:是自然商品经济,自由商品经济,垄断商品经济,还是现代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不同所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盲目性”是有区别的。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盲目性是一种本质的必然性,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盲目性更是一种自身无法克服的痼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虽然作为共同经济规律的价值规律还起着作用,但也已经表现出可以被自觉地认识和运用的特征,具有“相对性”和“局部性”,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性的制约。“盲目性”已经不再是一种必然性,而仅仅表现为一种可能。由此可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出现的某种盲目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现象     
梁子 《瞭望》1991,(13)
《文坛怪杰辜鸿铭》,岳麓书社“凤凰丛书”的一种。1988年初版时印了2,000册,坊间早已见不到了。此书收回忆文章二十四篇,多出自与辜氏有过直接交往的中外人士之手,读来生动有趣。编者希望读者从中所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古怪老头的古怪言行”。然而,如书名本身所指示的,辜鸿铭之为人所知,多半还在他的“怪”。 辜氏名汤生,字鸿铭,自号“汉滨读易者”,福建同安人氏。关于其生平事迹,《清史列传》有云:“幼学于英国,为博士,遍游德法意奥诸邦,通其政艺。年三十始返,而求中国学术,穷四子五经之奥,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理论界,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大致有两种主要看法:一是全同说。认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全同关系。二者是从不同角度上来界定的同一种经济类型。理由是,商品经济是依赖市场而生存、运动和发展,从而成为市场经济的。二是真包含说。认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真包含关系。凡市场经济都是商  相似文献   

6.
(一)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包含的系统思想是系统辩证论中的整体优化思想,即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和整体的有机性。首先,在经典作家看来,商品经济这个系统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的整体即“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它表示:社会商品经济这个系统是由系统——结构——要素组成的一个范畴链,其中,系统的真正含义,就是经过交换(结构)这一中介环节并由生产、分配、消费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在这里,整体性就成为商品经济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所谓“整体的有机性”则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2月在广东 考察时指出,改革开放20多 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他勉励广东的同志说,广东外向型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你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实施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能不能抓住机遇,把“走出去”这篇大文章做好,也是直接关系广东的经济能否“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又一个重要前提。 事实上,近两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广东…  相似文献   

8.
镜头回放到2004年5月20日的台北, 大雨滂沱。陈水扁在“总统府”的府前广场上举行连任就职典礼。他在大雨中发表的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演说,以近半篇幅谈论台湾的“族群”问题。他说“当前的台湾社会确实存在认同与族群的严肃课题,我们不需要掩饰,更不能够漠视”。他认为“没有一个族群应该背负莫须有的历史包袱。在今日的台湾, 不管你出生在广东或者台东,不管我们的母亲来自越南或者台南,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地位和尊严”。陈水扁认为,“不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给企业扩大了自主权,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有人却说:“发展商品经济,党纪要松绑。”苏州望亭发电厂党委书记王以德同志却认为,党纪不能“松绑”,并以他的模范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苏州市纪委将他的先进事迹摄  相似文献   

10.
一度被民间舆论称为“经济大省、文化沙漠”的广东正努力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主管部门响亮地提出了要让“文化广东”崛起的口号。 广东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窗口”的位置,成为一个“文化大省”吗? 就如广东经济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全国这个大舞台,广东文化面貌的改变亦离不开全国这个大家庭。现在人们看到,广东文化人不再是单一地亦步亦趋港台文化,而是越过南岭北上为“文化广东”的崛起寻找新的血液。 近一两年,“北上”,成为广东文化领域最时髦的举措。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题材的  相似文献   

11.
阿泰是广东人对强力啤酒厂厂长陈绍泰的呢称。去年人们才从报上看到这个名字,今年他就成了广东七届人大代表、全省鼎鼎有名的企业家。 原来,强力啤酒厂和健力宝运动饮料厂是孪生兄弟,两家原为一个厂。厂长李经纬,副厂长陈绍泰。“树大分枒”,1986年,这家工厂一分为二,气魄宏大的李经纬为追求他建立中国最大的饮料王国、同可口可乐在世界上一试高低的理  相似文献   

12.
当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究竟是什么经济?商品经济是否必然消亡,如何消亡?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是留待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自己去解决为好。但是,问题既然提出来了,作为学术探讨,有几个问题,还需要向同志们请教。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在什么著作里明确提出过计划经济这个概念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是“计划经济”?我至今还没有看到。列宁提出过“计划经济”,但他不是作为商品经济形态的对立物提出的新的经济形态;而是作为无政府市场经济制度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对道德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上各不相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33页)本文首先所要讲的商品经济正是马克思这里说的为不同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商品经济一般,即商品经济的共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其特殊性。但它也包含着商品经济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有人主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当实行纯粹性的商品经济,即完全以价值规律为指导的商品经济。只有取掉商品经济头上的计划性,才能使价值规律大显身手,彻底地解放我国的生产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以就教大方。第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有计划”不是“左”的牢笼在经济领域里的一种表现,而恰恰是冲破了“左”的牢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侨联主席卢育波以非比寻常的海外关系和显著的业绩闻名。他在花甲之年再度连任省侨联主席,荣任全国政协委员,归侨、侨眷交口称赞他是“卢青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他有一番传奇经历。赤子之心北归报国卢育波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侨世家。在那个大家族中,只有他一人远离亲朋,又远离祖籍地广东揭阳,在东北大地  相似文献   

16.
经过全国性的几次报刊整顿和“扫黄”后,广东出版的刊物、报纸,呈现出一种蓬勃生长的气势。担心整顿和扫黄会使报刊出版萎缩,看来并无多少事实的依据。 从惨不忍睹到目不暇接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李汉,是关注广东报刊发展历史最长的一个人。他说:回想起改革开放前的广东报刊市场,可谓是惨不忍睹。 “文革”开始后,省内出书品种逐年减少,除毛泽东著作外的其它书籍均被迫停止出版,大批好书、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在去年第十二期和今年第二期发表了有关发展计划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三篇文章。这兰篇文章都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的见解,但却都存在一些概念范畴不清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划清三个界限。第一、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某些消极的现象与说必然产生这些现象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是“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这两个方面的内涵的统一。“社会主义”属于社会制度系列,“商品经济”属于经济形式系列,不能只讲“商品经济”而忘掉“社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它兼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双重性质,它是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或者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那么,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经济,有其特殊的本质和特征。但就其作为商品经济一般的属性说又存在着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共同的属性。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共性的分析是从对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私有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个别特殊性中概括出来的,没有包容公有制下的商品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经济为什么还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呢?这是因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还具有发展商品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企业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中,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同志的研究重点不是探讨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单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产生不正之风的必然性,并根据“存在决定意识”得出“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不正之风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就很值得商榷了。诚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即使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的广泛发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期以来,赵紫阳同志多次谈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腐败不可避免论”的观点。似乎腐败现象的出现是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腐败就“自然消灭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一种消极无为的错误思想,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对它的错误和危害性,我们决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