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14,(10):63-63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中医治疗学的奠基人在中医发展史上,张仲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高峰"。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却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成年以后,因举孝廉而官拜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成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蔡锷中路有座著名古祠.是祀奉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南阳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以“四圣”(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为代表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也遗存着享誉天下的历史文化古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  相似文献   

5.
熊文全 《党课》2012,(14):106-107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胆识过人,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相似文献   

6.
去年回家看望父母,听父亲说,由他指挥的南阳宛运集团公司(原南阳运输总公司)“夕阳红”合唱团排练的大型革命史诗《长征组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上演,获得了圆满成功。父亲还兴奋地告诉我,那天,整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全体合唱队员包括乐队都穿着红军服装,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都作为新闻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企业,长沙市委、市政府采取了扶强扶优战略(简称“双扶”),即“抓好大的,放开小的”,从过去侧重扶持困难企业,转到重点扶持具有较大实力和优势的支柱企业。他们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论证,确定对市属的中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图1),浦阮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曙光电子集团公司,长沙九艺堂药业集团公司、湖南丽臣实业总公司(图3),湖南动力机厂、湖南造漆厂、长沙水泵厂、长沙鼓风机厂、长沙汽车制造厂和中央、省在长的长沙摩托车厂、长沙汽车电器厂(图5)、长沙卷烟厂(图2)、湖南人造板厂(图1)、湖…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蔡锷中路有座著名古祠,是祀奉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频仍,瘟疫四起,得病者大量死亡,形成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张仲景的族人原有两百多人,单在汉献帝建安年间,不  相似文献   

9.
王成宗 《湘潮》2014,(1):11-13
毛泽东与湖南铁路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早期,他深入长沙、岳州(今岳阳)、株萍等地的铁路工人中调查工人疾苦,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铁路工人开展斗争,书写了铁路工人运动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0.
1927年10月12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了郊县(今炎陵县)十都。由于很久与外界消息不通,他急于要与上级党委取得联系。想到卫生队党代表何长工有一个堂兄在长沙教书,可以得到些帮助,并且何长工在长沙井过书,人熟情况也熟,毛泽东决定派他去长沙、衡阳向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同时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民团关卡也很多,出境很不容易。化装成工人农民么?何长工是湘北口音,容易露出破绽;化装成教书先生么?他军帽戴大了,头上帽沿印痕很深。最后,毛泽东要他装成逃兵,拖着一支抢,按向导指点的…  相似文献   

11.
长沙商战的"大哥大"──记长沙友谊商店总经理胡子敬毛吉元(一)1993年9月28日,在蓉园宾馆宴会厅,友谊商店建店十周年招待会正在进行,悠扬的音乐声中,一位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一曲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惊动了四座,紧接着他又与省歌舞团的歌手合...  相似文献   

12.
闫树军 《党史博览》2022,(5):28-31,53
南阳,古称宛,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夏朝诞生地,华夏文明奠基地,也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曾孕育出张衡、张仲景、范蠡、诸葛亮、姜子牙、百里奚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之地. 南阳更是一个"得之...  相似文献   

13.
在解放战争时期,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曾极度关注南阳。他调遣“三军”会师桐柏,亲拟电文嘉奖邓县解放,指挥发起宛两战役.特别是他那《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千古名篇,更把南阳推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  相似文献   

14.
肖劲光(1903—1989),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穷苦手艺人家庭,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大革命年代,肖劲光担任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他有勇有谋、机警大胆,为革命出生入死。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47年初,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余志宏受党组织派遣,回到长沙。不久,他与地下党长沙市工委负责人官健平接上了头。这年暑假,官健平带着余志宏来到中共湖南地下省工委所在地与书记“唐先生”(周里的化名)见面。  相似文献   

16.
《党员干部之友》2013,(3):44-45
①羊续,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人,东汉时著名清官,有“悬鱼太守”之称。出任南阳太守时,他布衣简从,只带一名书童,坐牛车赴任。 ②每到一地,羊续必邀当地百姓促膝谈心,聊家常话。就这样,他还未到衙门,就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官吏们的政绩情况模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1,(11):51-51
张仲景(150-219),名机,字仲景,河南邓县穰东镇人,东汉伟大的医学家。  相似文献   

18.
彭雪枫(1907~1944),南阳镇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和军事家,也是功绩卓著的统战工作者。他在开辟豫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模范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收编地方武装,壮大抗日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党的统战工作,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19.
▲1935年8月王震在湖南石门县长沙,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名城,这里曾走出了谭嗣同、黄兴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和英雄豪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这里又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批革命领袖人物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也是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大舞台,开始了他传奇而卓绝的战斗历程的。王震是在1922年春节后的一个深夜离家奔往长沙的。当时他才13岁。家里不同意他外出,所以,去长沙的事,他一直未向父母泄露。但他从未到过长沙,一个人怎么去呢?他突然想起了常去长沙卖土布的二叔王贵…  相似文献   

20.
徐特立教子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院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