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国内外都有些人,从“左”或右的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地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在人们中制造了思想混乱,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某些无序现象。《邓选》三卷对澄清这些思想混乱是极好的清醒剂。仔细研读《邓选》第三卷,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通过总结最近一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的“十二大”是与“七大”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会议。“七大”的纲领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十二大”的纲领则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七大”为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十二大”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道路。因此,各行各业、各单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当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大题目,来自觉安排自己的活动,使自己的工作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总目标。离开这个大题目,轻则得小失大,事倍功半;重则南辕北辙,迷失方向。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探讨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我想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杨春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7页)所谓“精髓”,我的理解,就是贯穿...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一直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阐述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二是今后还要不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旗帜和方向问题。三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思路问题。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主题。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党校第四次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座谈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和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关于这种思想的产生,应当追溯到什么时候,有三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总结民主革命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基本思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当时的提法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  相似文献   

8.
徐中 《求知》2008,(6):4-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胡锦涛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它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深人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充满新思想、饱含新观点、解决新问题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自己的锐利思想武器.怎样才能理解和运用这一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理论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他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特点陈绍芳郑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此目标,党制定和实行了一整套改革的方针、政策,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据咸阳市渭城区工会今年在三千名职工中进行问卷调查,对改革以来的形势比较满意,对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表示赞成的人达95%.但是,调查中也发现,群众中有些人对物价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政分开等具体配套改革措施,还存在不少疑虑,有的甚至认为这些改革措施是“社会主义的瓶装资本主义的酒”.提高这些同志对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是当前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紧密内在联系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国特色”,是包含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而不是与社会主义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的一般性特点,它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其“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通过中国特色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与中国实际没有联系的一般社会主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正确总结而形成的。一、十二条原则是对十三大提出的十二个观点的点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讲话中最先提出的,他的提法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指出的,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种种特点和优点,而不是说一定要表现为与外国不同或中国独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  相似文献   

16.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一个重要精神,也是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三讲”教育的一个突出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对此加以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一、正确道路,巨大成就的依据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以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依据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在研…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并阐明了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敏  杨永志 《求知》2008,(5):11-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主题之一。并进一步提出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理论命题,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关于解放思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问题做出的科学论断.对于继续解放思想,特别是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最早提出。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一文中,最早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本文中,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以下简称“邓选”)实践上,我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这一时期的提法是“中国式的现代…  相似文献   

20.
马常辉 《学理论》2008,(9):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系统的认识;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破解了20世纪初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