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查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包括对未成年人言词证据资格的审查和对其证明力的判断。其中,未成年人是否具有提供证据的资格是审查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资格的主要方面。在对未成年人言词证据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时,一方面要分析不同时期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状况,运用比较法排除虚假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另一方面要针对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特点,运用综合认证法识别错误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断推广开来,专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自己的经验对案件中的关键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意见,为法官更加精确地审理案件打下了基础,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审判人员就必须要通过经验法则来判断该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采性,所以,本文主要是对科学证据的审查判断问题进行简单的阐释,从理论上分析法官在审查科学证据的时候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自由裁量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希 《法制博览》2013,(6):61-63
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而总结出我国审查起诉实践在进行证据证明时所遵循的四个步骤:一、对证据三性进行审查;二、进行印证证明;三、排除证据间矛盾;四、进行自由心证。并对由此而体现出的证明模式提出了不同于印证证明模式的个人观点——其为自由心证与印证证明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利平 《法制博览》2023,(27):19-21
将人工智能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二者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中运用人工智能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出现得比较晚,再加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据审查判断中的运用也存在证据审查判断中无法实现实质证据审查判断推理过程、人工智能缺乏人的逻辑思维、人工智能发展过快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刑事司法改革的大趋势,可以从设立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中运用的基本原则、引进专家证人、允许采取相关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给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漂移的证据法》一书是蜚声国际的比较法学大师达马斯卡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讨论了英美证据法的特征、支撑英美证据法事实认定特殊性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制度性转变以及英美证据法的未来四个问题。达马斯卡将证据法学和程序法学加以观照和认识,通过与近现代大陆法系证据制度和审判制度的比较,高屋建瓴地拆解英美证据法。而这种比较研究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性侵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此类案例往往具有客观证据少、主观证据多、证据形式单一、取证困难等特征。受害儿童的陈述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辨识能力与言词能力的儿童之陈述应当具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国内外一般均认可受害儿童陈述的证明力,且采取相对宽松的认定规则。为切实提高受害留守儿童陈述的证明力,应当改进对受害儿童陈述收集程序,遵循"避免二次伤害"和"一次性取证"规则;构建科学可行的受害儿童陈述证明力的审查与认定标准,采取相对宽松的印证规则。此外,还应加强对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与认定,从而对受害儿童陈述的证明力予以补强。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证据法,现行刑诉法所规定的证据中又不包含品格证据,以致司法机关在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品格证据的运用尚缺乏法律依据的有力支撑;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运用品格证据在程序上也不尽规范、统一;形成的文件、制度散见于所制定的若干意见和规定中,进而影响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较难全面维护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较多运用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证据,它主要涉及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前科劣迹,学校和社区对其评价,其行为倾向、心理特征、诚实善良或欺诈自私等优良或不良的品格内容。  相似文献   

8.
法医DNA证据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分析犯罪行为等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法医DNA证据的种类与属性,结合现阶段刑事诉讼中法医DNA证据运用实践,对其运用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从法医DNA证据的生物检材提取与送检、检验鉴定标准化和法庭审查制度与认证规则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实际的完善建议,以期在刑事诉讼法医DNA证据运用规则中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宗彦 《法制博览》2023,(26):166-168
电子数据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之一,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正越发受到重视,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常作为关键证据出现。本文从电子数据的定义和范围出发,分析了电子数据的主要特征,对其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判断作了初步探讨,列举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收集使用和审查认定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工作效率和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公证和公证事实认定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然后对目前的两种公证事实认定标准进行了深入再思考并提出了质疑,最后分析了公证事实认定过程中常用证据的审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