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底层互害"论不禁误导了公众舆论,而且从法理的视角看,它严重混淆了加害者与被害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界限。徐玉玉事件发生后,迅速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话题。在众声喧哗中,有一种名为"底层互害"的论调"脱颖而出",并且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底层互害"论的"研发者"是谁?现今已难以考证。事实上在徐玉玉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颇有些市场了。每当涉及到社会底层的一些新闻事件出现时,几  相似文献   

2.
文化研究存在着重概念而轻生活、重表象而轻内心、重群族而轻个体的弊端,不利于真正考察当下文化的深层结构。从批判性的角度而言,当下"人心文化"的异化与畸变正在发生着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潜意识化,内在确立着文化的某些本质规定,比体制文化更具有深层结构功能。个体人心文化的异化与社会人心文化的畸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这分别表现为"人心向背"的畸变、整体性文化心理机制的畸变即恐惧心理的渗透和弥漫,以及人性/国民性内在结构的畸变即庸俗主义人性结构的定型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得重新返回到人的问题上来理解, 人是在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构中完成其波动性的生命历程的。 对人而言是波动性的存在, 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结构化, 而对文化而言则是一种重构性。 人类学需要一种田野八式的扎实田野,同时也需要线索民族志的问题解决, 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微信民族志的新文化书写。中国人类学家在这方面必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哲学实质上是互融互动的关系。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哲学的动因,作为文化方式和文化成果的哲学是由于人自身走向开化和文明的需要和结果,也就是说,社会文化是促使哲学产生,并推动哲学发展的重要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感染艾滋这一突发变故打破了艾滋病人正常的生命进程,导致其形象崩坏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断裂,重构形象成为艾滋病人社会再适应的迫切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艾滋病人通过对身体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分化和选择性处理,营造了身体与社会形象均正常化的"常人化"管理,身体病态形象淡化、社会良好形象凸显的"良性化"管理,以及身体和社会形象双重异质化的"病态化"管理三种策略。源于身份公开这一被建构的形象起点,艾滋病人的目标和策略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强化和生产,其印象管理最终出现正面化和负面化的路径分化。  相似文献   

6.
社交"隔间化"现象出现的最重要的社会动因来自于社会分层与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交"隔间化"不仅代表着主流文化在网络结构中的价值认同分化,也预示着主流文化的主导性在自我与大我之间正遭遇关系重构。为此,要增强文化自觉,搭建包容、互利、互促的沟通之桥,以此消除认知壁垒,激发价值认同,形成交往互信与互利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作为自变量,文化自觉牵动着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朝前"的精神力量、一个"向内"的否定环节。21世纪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种种现实问题及文化困境,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文化层面,坚持从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出发,确立自身的方位,明确发展的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8.
肖萍 《理论月刊》2005,(11):107-109
文化既是“人化”,又有“化人”的功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但精神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使人日益走向片面化、物质化。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文化的品质,引导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和谐一致,是我国当前主流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的融合研究方兴未艾,而融合逻辑反思的阙如,使得融合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融合逻辑的树立,应着力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关系的重新思考,从"融入—同构—互构"三个层次铺展逻辑进路。国家隐性职能的凸显,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家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证明;本质上的内在关联,映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的同构性;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表达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互构性的事实承认和理念诉求。  相似文献   

10.
毛素芝 《前沿》2012,(13):184-185
个体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个体生成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个人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既是对当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理论确认,又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多元的地域文化承载、叙述、表现着这一区域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生活理想,并构成这一特定地域群体的集体记忆。区域文化要在文化变迁中彰显经久不衰的魅力,必须由个体和集体记忆上升为文化记忆。在"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要重现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必须重构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整体文化记忆范式,这一文化记忆范式包括了重构能力、物质载体与符号形成的互文本、文化社会、组织仪式。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什么?追问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何在?在《什么是教育》中,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塑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1)对"灵魂的塑造"的强调,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不可分。如果人成为一种纯粹的客体和被训练的对象,不仅不能思考生活与存在,而且头脑还将被混杂的知识所充斥。雅斯贝尔斯坚信人必须寻回教育的本源,重新打开自我生成的途径,进入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之中,从而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恶劣的社会治安状况使美国人处于普遍的心理焦虑之中,给社会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那么美国人是如何消除焦虑、重树信心的呢?探讨这个问题可对我国当下化解社会焦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务实还是"现实"?公权还是私利?风骨还是媚骨?诸如此类的提问,是所有社会"存在"的成人内心都不得不时常面对的权衡或者纠结。于当下年轻人而言,问题的实质指向了对待信仰、诺言以及操守的分量。怀疑的时代怎样坚守信仰?今日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以人为本常常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它的表面化理解。因此,必须在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什么人"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以及什么人"如何才能"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一旦我们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贯彻到了企业领域,也就是说,将它与企业的特殊性质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并且发现把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结合起来亦即把伦理与经济结合起来乃是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6.
历史发展过程中,消费文化是构建社会空间重要因素。近年来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对认识和解释当代消费文化与当代空间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当代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公共化、群体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造成的集体消费把社会空间也变成了消费对象,产生了都市空间集体消费;另一方面则是电商由大数据处理产生的大规模的隐形消费群体和"云空间"消费。几乎每个人都同时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活动着:集体消费的都市地理空间与大数据构建的云空间混合造成了都市空间的混杂化和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双重空间并置与互渗,并进而导致个人的身份分裂,这种身份分裂是当代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7.
殷树凤 《求索》2015,(1):13-17
目前,思想界普遍存在的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已经影响到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对社会改革的建议和构想,无论是突出一种排斥国家权力的纯粹的"社会自治"或"个体联合",还是强调"国家权力培育基层社会",都存在过度理想化的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得现有的理论很难对当下中国的现实进行有效解释。由于新的技术、新的经济趋势的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再度经历着复杂的变迁,必须重新在一个相对实在的中观领域进行重新观察。社区作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交叉的一个领域,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8.
肖冬华 《求索》2012,(12):90-92
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文化维度下,人水和谐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塑造了中华语言文字,构筑了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历史维度下,源远流长的人水和谐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文明史上绽放出了熠熠的光辉,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水环境持续恶化、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发。当下恶劣的人水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居民健康安全。人水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其根源在于人为。为此,当下,我们要弘扬中国古代的人水和谐思想,重建当下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审美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异,其中之一就是审美转向了日常生活之中、身体之中。本文通过对"审美文化"、"日常生活"、"身体"等概念的辨析,以及对它们在当下审美文化中的表现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审美借助现代、后现代文化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及其身体,在其中发现美、创造美,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唤醒的或者参与的日常生活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会使人更加愿意生活,更加愿意在生活中看见、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青年之发展是古往今来事关国家建设事业成败之大事,当今世界,无论政治制度如何不同,经济水平差异多大,地域分布位居何方,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与当下的社会追求、社会政策、社会改革、社会实践相呼应,从而寻找人之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关照,为此社会的发展理念必须由"物"转向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终的目的就是人的发展,而狭义的社会建设更具有对青年发展的价值追求,它可以通过建设主体的互构、建设内容的展开、建设方法的实践达至对青年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