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政治平等作为思想家们构建理想社会的一项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对于我国"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型政府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念和构架的一种行政组织形态,与政治平等有着内在的联系。政治平等是学习型政府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进步的动力,同时又是学习型政府的效用表现。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自觉吸取历史资源,其中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就是梳理和吸取这一历史资源的重要途径。所谓价值"取向",其特定含义是指人们主要倾向于哪一种价值观。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土壤和时代特性之中。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和"穷即革命"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社会最具典型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段尧刚 《前进》2016,(2):43-45
正苏联解体后,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说,"权力应该成为一种负担。当权力是负担的时候,政权就稳如泰山;权力一旦变成乐趣,一切就完了"。雷日科夫的话可谓入木三分,对于领导干部"严以用权"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一、越是有权,越不任性李克强同志说,有权不可任性。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权不任性",就要克服四种错误认识。一要克服"官本位"错误认识。"官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律师身份定位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我国法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动,律师制度作为先进的西方司法机制被引入我国。但由于人们长期受传统观念、讼师恶习和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对律师的身份定位出现了与设立律师制度本意的反差,严重阻碍了律师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民国时期,律师作为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得到法律确定,而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律师身份定位仍未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5.
作为根植于公民社会之中的最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公共精神是一种以他人、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道德伦理、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近 《探索与争鸣》2000,(10):13-14
价值观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的基础。目前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 ,这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基本轨迹。但是 ,还必须看到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敏感而不成熟的群体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 ,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重感” ,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乃至变革 ,并日益呈现出多元取向的特征。当前 ,高校学生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定位趋向 :一是 ,价值主体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取向是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他们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体系 ,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官本位意识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当前,官本位意识表现为官价值至上、官真理至上、官利益至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官本位意识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障碍。因此,要破除官本位意识,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着力营造领导干部专心干事创造良好环境,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利观是人们对待道德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基本观点."义"指道德规范."利"是物质利益.义利观是组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如何引导青年军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做好新时期部队青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变革导致义利观变化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则是义利观的变化.青年军人作为社会团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义利观也在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品化因素.例如,商品经济追求价值的属性,容易使青年军人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切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历来是维系我国社会公序良俗和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历代家训基本训义的价值内核、道德取向、行为规范有共通之处。新时代家风意涵要以此为基,夯实中国治理之基的功能定位,凸显"家—国—天下"的价值内核,倡导崇德向善的道德取向,具化睦亲齐家的行为规范,才能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共性范本。  相似文献   

10.
莫岳云 《湖湘论坛》2012,(5):51-55,78
党建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共产党在党建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制度规范和行为作风的总和,具有先进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官本位文化是以“官”来定位,把是否为官和官阶的高低作为核心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一种价值文化。官本位文化影响党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构建党建文化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革除官本位的体制残余,苹除官本位的积习。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产关系视野中的犯罪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犯罪学研究处于封闭徘徊之中。从事犯罪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尚没有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没有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者的培养模式。如果把犯罪学研究视为一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则在社会生产关系的视野中能够获得关于这几个问题的有效答案。  相似文献   

1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3.
王锐 《传承》2010,(24):46-47
任何发展观都有其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合理、正确的发展观更不例外。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起点和归宿,更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具有科学的内涵,其价值取向不同于传统发展观中的以物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今时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荣明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禽之别的哲学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表达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而且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郝红阳 《前沿》2006,(10):77-7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性别平等的现代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沁芳 《理论月刊》2005,(12):96-98
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两性关系的发展目标,且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男女平等的实质涵义是什么?现实中的男女平等又应把握怎样的尺度?此类基本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现实中的两性关系,进而影响着社会生活状况。本文在厘清男女平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的价值取向,明确两性关系的合理定位,以寻求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立美,在这三者的关系中,"真"是"善"的基础,但"真"的,并不一定就是"善"的,因为真话、真人、真事、真情,可以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任何人的价值取向,都打着极深的社会现实印记,是人在生存环境的外干预、个人成长的内建构下长期形成的观念问题,也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汪荣 《求索》2007,(11):144-146
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伦理道德标准,不仅指导人们为人处世不偏激,不保守、持中而立、中道而行。坚持“中”的价值取向,而且它还成为我国传统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种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它为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无讼思想、礼法结合、刑罚用中、抑强扶弱、追求和谐的精神贯注了新的活力和方法论视阈,使传统法文化充满了浓厚的伦理色彩与和谐精神,在古代的立法、司法中形成了仁道与中道的和合,促进了儒家法思想与我国传统法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总体设计;1、本课在全册书中的地位从前后课之间的关系看,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前课看,前课由世界观过渡到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阐述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后课看,第八课主要是在第七课的基础上讲实践。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的实践,是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对社会作贡献的实践。从理论上看,本课讲述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中心讲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观点出发,不仅回答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人生的基本问题,而且正确回答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琪 《人民论坛》2012,(30):30-31
制度安排有效地消除了官员的光环和神秘性,其在位时的"指示"会得到尊重,但不会被人奉若神明,在这种环境下,官本位很难生长起来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在他1996年出版的《治理中国》一书的第一版中,就注意到了中国独特的官本位现象。他对英文读者说,由于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存在官僚体制,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所有的职务都与官僚等级相挂钩,例如一家医院、一所大学、一个研究所都可以是不同级别的。根据一般定义,官本位是指根据官位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而从事非政府官员职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