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萧克、王震麾下的一名女兵,戚元德(1905-1974)与李贞、陈琮英等人一起,随同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于1934年8月先期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投石问路。  相似文献   

2.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5,(11):24-26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  相似文献   

3.
正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历时78天、跨越湘赣桂黔省境5000多里的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是党和红  相似文献   

4.
张磊 《世纪风采》2024,(4):19-23
<正>任弼时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卓越领导人。长征初期,他以党中央代表、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率领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征。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师后,他兼任红二军团政委,领导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中央红军北上后,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不久,遵照中央命令,红二、六军团改组为红二方面军,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5.
杨晓璐 《党史纵览》2006,(10):21-23
任弼时与陈琮英 1934年7月初,湘赣苏区的中心区域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六军团处境危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红六军团向西突围到湖南中部去创立新的苏区,同时命令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湘赣省委书记的任弼时,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与萧克、王震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率红六军团向湘中地区转移.8月,任弼时带着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当时在湘赣省委工作的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也一起随军行动.  相似文献   

6.
1934年8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向湘赣省委和省军区下达的突围转移的《训令》,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一起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突围西征,直至10月24日同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1月重新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于贵州印江县木黄.  相似文献   

7.
正王震:以南泥湾屯垦司令著称的一野铁血上将王震在上将中的资格很老,是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湘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任弼时和萧克一起成为湘赣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从湘赣苏区锻造出的红六军团,其老底子主要是1930年6月由王震领导的湘鄂赣边区赤卫军第六师,以后一路扩编,从湘东独立师,到红八军,直至湘赣军区。王震不是任代政治委员,就是任代司令员。等王震把湘赣苏区的基础底子打好以后,萧克于1932年10月,任弼时于1933年5月,先后从中央下派过来组建成立红六军团。以后,他们成为湘赣苏区3位最著名的领导人。从1934年8月红六军团西征,到1937年7月全国抗战前夕,王震一直担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他为这支英雄部队的创建与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8.
许顺富 《湘潮》2011,(3):30-33
长征是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工农红军3次在湖南境内书写了长征的壮丽篇章:红六军团奉命西征,在湘征战一年有余;中央红军浩浩荡荡,在湖南前后征战两个月;红二、六军团自桑植誓师突围到出湘入黔,转战两个月。3支劲旅在三湘大地纵横驰骋、英勇转战,  相似文献   

9.
申铁 《当代贵州》2013,(5):66-66
1934年7月,为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作准备,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撤离,突围西征。1934年9月20日,红六军团前锋五十二团在黎平潭溪击退阻击的黔敌周芳仁部,进入贵州。到锦屏县地域以后,红六军团十八师师长龙云指挥担任先锋的部队,避实就虚,穿行在敌军布防的空隙间,从剑河、天柱两县交界一带走三穗。当红六军团走到剑河县大、小广一带时,遭遇先期赶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留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始以北上抗日为目标的伟大长征。这是从红二、六军团的整体来说的。若单从红六军团来看,1934年8月,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从湘赣出发西征,实际上已是长征的开始;而这次湘西突围应该是长征的继续。1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