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全国各地统战部门结合实际,适时启动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如何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载体,实施好这一世纪工程,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构建和谐内蒙古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在内蒙古的历史上,两千多年来,围绕“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伦理、民俗等各个领域,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凝结着许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向心…  相似文献   

2.
中央统战部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统一战线”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并在河南省进行实施凝聚力工程试点。一年来,河南省各级统战部通过“根在中原”、“同心协力”和“阳光计划”三项活动载体,开展凝聚力工程,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纽带凝聚爱国的力量,以实现中原崛起为目标凝聚发展的力量,以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归根到底是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从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入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特色与优势,实施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凸显“三个导向”,突出“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蓝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 23.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战线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基础上,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融合成统一有机整体的精神力量,是实现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团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四川省崇州市统一战线坚持打造“凝聚力工程”,围绕着这一工程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把各方力量凝聚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崇州上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与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都集中到一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凝聚中华民族并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形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继承、弘扬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说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7.
中央统战部提出在统一战线中开展“凝聚力工程”。按照省委统战部的部署,我们结合基层统战工作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凝聚力工程”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服务三大任务,践行职能的本质要求。我市统一战线开展“凝聚力工程”,重点在三个层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与桥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维系着国家的和平与统一,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成为新形势下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凝聚力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历史时期的主线,中华民族离开了凝聚力就不会有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三次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大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新时期民主党派应加强政党建设,搞好凝聚力工程,为我省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州市委统战部根据中央统战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全市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点的“凝聚力工程”主题系列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一、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统一战线开展“凝聚力工程”系列活动,市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有关活动。2004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四好”教育活动报告会暨启动仪式上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报告,为“凝聚力工程”打下了思想基础;2005年市委统战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看广州”活动,林树森亲自率领…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结合作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一面旗帜。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研究统一战线开展凝聚力工程的对策思路,对促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智力兴吕     
山西省吕梁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一战线实施“凝聚力工程”开展九大活动的会议精神。近日,联合民盟、民进吕梁市委,市工商联、市侨联、民建、农工党离石支部在方山县大武镇东坡村举行了全市统一战线“智力兴吕”——教育、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实力、潜在力、影响力成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实施"凝聚力工程",不断促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壮大和发展,是增强我们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崇州市多举措推进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建设,通过实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统战部提出在统一战线中开展“凝聚力工程”,按照省委统战部的部署,信阳市委统战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凝聚力工程”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服务“三大任务”,践行职能的本质要求。信阳市统一战线开展“凝聚力工程”,重点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探索:一是把正在开展的光彩事业系列工程活动作为主体工作,纳入到“凝聚力工程”中来,全力推动,着力打造;二是在民主党派中开展系列活动,在党派成员中进一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5.
“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6.
潘琦 《当代广西》2008,(18):40-4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要完成这三大重要任务,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统战的合力和统战功能优势,才能有效地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研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统战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统战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优秀文化之一,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接来源于党的统战工作实践,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时期的统战文化以"和合"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团结与大联合统战文化永恒的主题。统战文化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体;政治性是统战文化的本质特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统战文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09,(4):F0002-F0002,I0001
2月19日,省委、省政府在省城太原隆重召开了山西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暨“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授予张亚平等49人为“山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表彰了“凝聚力工程”九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172个先进集体和181名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9.
新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创业、立国、建都之地,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一统天下、成就伟业的日子,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为弘扬传统文化,从2006年起,郑州市每年都在新郑举办规模宏大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5年来,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深化“根在中原”活动,以黄帝文化为媒介,打造炎黄子孙共有的心灵家园,借助拜祖大典这一文化盛典,构筑起统战工作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