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某些领导干部患上了“综合症”。所谓“综合症”,就是集多种“疾病”为一体。这些毛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症状”: 症状一:是非面前患“麻木症”。这主要是指一些领导干部政治敏锐力不强,对违反党的宗旨、政策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反应迟钝,没有感觉。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不清醒,旗帜不鲜明,意志不坚定,把握不住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不敢坚持,错误的不敢反对,甚至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二是遇到棘手的矛盾和问题,能上交就上交,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实在…  相似文献   

2.
该发火时就要发火背岭报载: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一次到旱灾严重的一个镇里检查工作,发现当地的许多水塘是中看不中用的"碟子塘",就当场要求镇领导改挖简易、实用的"当家塘"。不料,当他第二天刚回到合肥,就从晚报上看到了一条报道他所检查的那个镇已建好400多...  相似文献   

3.
劳骥 《党课》2013,(21):109-110
最近听一位干部说,现在各机关都很谨慎,也不出去吃饭喝酒了,“正规”多了。但领导干部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并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这是一种害怕群众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点问题。“难”就难在少数主要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上级组织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同级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愿监督;下级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些监督制度不完善,不利于监督,等等。 第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强化自我监督。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从严治党,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增强他们自我…  相似文献   

5.
《嘹望》新闻周刊刊登慎海雄的文章说,好人主义盛行、党内生活庸俗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伤和气”之所以成为党内建设上的一大痼疾,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有的领导干部片面理解“满意度”,以为只要不得罪人,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就可能确保“高票”。稳坐“钓鱼台”;至于业绩如何,有没有给一方百姓谋福利,则是次之更次之的事情了。于是,这些干部到处搞“微笑外交”,成天忙于应酬,连正常的工作都变成了茶余饭后的“业余工作”,更不用说读书学习充实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某市提拔了一批中层领导干部,走马上任前,市委书记与他们谈话,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要“官升一级,人矮一截,官升了,官脾气不能长,权大了,官架子不能大”。这话既是关心干部的肺腑之言,又是从政多年的经验之谈。 脾气这东西,人人都有,无非大小急缓不同而已,可脾气一和“官”字结合起来变成“官脾气”,那就大不一样了,斗升小民想发发脾气,也只能冲着老婆孩子喊两嗓子,除此之外,谁也不会买你的账。可做官的就不一样了,对下属颐指气使,他得老老实实看着,对百姓大发雷霆,他得服服贴贴听着。而且,“人一阔,脸就…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2):53-54
敬业,是对从业人员的普遍性要求。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要敬业。领导干部更要如此。为什么说领导干部“更要”敬业呢?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领导干部却要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吃饭问题;单身汉敬业与否,只关乎一人,领导干部是否敬业,事关全局。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事业发展和民生幸福,全靠领导干部是否真抓实干。领导干部敬业与否直接影响全体干部职工是否敬业;领导干部不敬业,干部职工便难敬业,即使敬业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结果就会导致人心涣散、风气日下、事业停滞、民声鼎沸。  相似文献   

8.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9.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干部就征地问题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三个“不能开工”,钉是钉,铆是铆,掷地有声。黑白分明。具体明确,没有变通和通融的余地.在场的干部群众对这位领导干部的三句“硬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0.
权威是什么?它是一种力量,是权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聚会;它是一种威势,是威望、威信的总和。而一些领导干部,毫无权威可言。困难企业不敢去,对下级的问题不敢管……“权”和“威”分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能力不强。不是靠真本事上台,而是靠“拉”、“送”、“跑”起家,这种人没有理论修养的根底,缺少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因而面对一班人,不能实施有效的组织领导。二是人格不正。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锻炼,一切以“利”为准则,忘记了自己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业绩不…  相似文献   

11.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15):8
干部之德在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执政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德。对于百姓而言.衡量党性的纯洁度、评价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百姓的生活能否切实改善.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13):3-3
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目前却有少数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有人给“钟摆干部”画像:工作沉不下心,左右攀比,生怕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干事沉不下身,蜻蜒点水,生怕付出多得到少;遇事不敢担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  相似文献   

13.
廉与威     
人们往往把权与威划上等号。权威权威,有权就会有威,就会有钱有势,就会出人头地,尽享人间荣华,却很少将廉与威相提并论。  有一次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第五展室看到一尊“官箴碑”,正文为明代廉吏年富任山东巡抚时所撰,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其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看过之后,对这位年大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其惊人之语言,精妙之哲理,缜密之逻辑,将为官之道揭示得如此透彻洞明,实在令人心悦诚服,过目不忘。通篇碑文,紧紧围绕一个“廉”…  相似文献   

14.
谢觉哉发火     
1933年5月中旬,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上海辗转到达苏区瑞金。他就是谢觉哉,人们习惯地尊称他“谢老”、“谢胡子”。他文绉绉的,平时讲话不多,却整天笑呵呵的。人们都说他可亲可敬是个没有脾气的好老头。可是,谢老在苏区瑞金,的的确确发过  相似文献   

15.
曹百胜 《奋斗》2010,(6):45-46
历史上有“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讲的是晋惠帝执政时,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人被活活饿死。晋惠帝听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里面除去昏庸之外,其实是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百姓,以想当然来判断民情的结果,更是“浮在上面”的工作方法导致的荒唐。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切需引以为戒,将自己植根于民。  相似文献   

16.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17.
时下“情结”这个词挺时兴,借词一用,可把 “爱民心” 叫做“百姓情结”。所谓“百姓情结”,也就是对老百姓的感情、态度。对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有没有“百姓情结”或“百姓情结”是否深厚,实在不是一个小问题。 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百姓情结”很深很浓。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的孔繁森,把自己的心与老百姓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在零下20摄氏度、风雪狂舞的高原,他甘愿自己挨冻,毅然脱下毛衣毛裤,送给受灾的藏族老阿妈;他抚养3个藏族孤儿,自己工资不够用,宁可 3次偷偷到医院去卖血,也决不向国家伸手……多么可贵的“…  相似文献   

18.
全新明 《党课》2014,(2):65-67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菏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这副对联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鲁民  木一 《前线》2008,(5):57-57
前不久,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胡锦涛对领导干部郑重提出:“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挺丰富。依我之见,最起码包括以下几条:没有违法犯罪行径;没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秉公办事,不循私利;品德高尚,作风端正。  相似文献   

20.
人文荟萃     
■领导干部不应先富起来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能先富起来”,应当成为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一政策着眼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先富起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领导干部想自己致富多了,心中装着老百姓就少了,群众就会有怨气;因其富得容易,只需一个暗示、一个公章便落得个盆满钵溢,群众就会不服气;因其物质上越来越富裕,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群众就会灰心丧气。如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