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年的正月里,在兵团农八师一四一团八连,一群醉酒的男人们互相漫骂着、打斗着,当三名职工在该连副连长沈广成家,把副连长骂得狗血喷头后却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他上任二师三十三团八连连长两年来,用他那"三盆水"浇出了一个红彤彤的连队,浇出了一串串廉洁勤政、务实为民的坚实足迹。今年39岁的李宏彬当过工人、会计,后改行任副连长。2009年3月,团党委又把李宏彬调任距家30多公里的八连任连长。他心里更清楚:八连2008年遭受塔垦区多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可连队5300亩棉花籽棉总产达到167万公斤,职均收入不足1万元,亏损户达到45户,造  相似文献   

3.
<正>连日来,一师十四团一连、八连办公室门前总会聚集很多职工,查看自己上半年的生产资料成本、义务出工、阶段考核兑现等情况。一连职工曾凡翠看到自己义务工扣了100块钱,询问了片区副连长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参加义务劳动,她认真看完所有账目说:"公开各项成本,让我们职工心里也有个数,知道自己该怎么干,不至于到了年底还稀里糊涂。"  相似文献   

4.
正"我把党徽挂在胸前,我把党章记在心间,我把党旗高高举起,我把生命为党奉献……"这是歌曲《要做一名合格党员》中的几句歌词,也唱出了做一名合格党员标准。而在二师三十团双丰镇,也有一群这样的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张忠宝:干好在岗的每一天"张副连长明年就退休了,可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跑,就连周末都不休息,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管理技术,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好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28岁的蔡小兵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2007年,复员回到共青团农场成为一名治安员,并以过硬的军事素质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成为民兵班长。"虽然我不是军人了,但民兵也是‘兵’,要当就要当好兵。"蔡小兵说。也正是抱着这样的理念,年轻的他逐渐在同期的民兵中崭露头角,茁壮成长,成为八连副连长、民兵排长。  相似文献   

6.
农八师石河子总场一分场八连现有职工126人,耕地5197亩,今年种植了4200亩棉花,籽棉单产比去年整整提高了43公斤,职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职均收入3万元,和孔繁军2001年3月从一分场十连调任八连连长时的4000元、2002年1.6万元、2003年2.6万元相比,可谓一年一大步。群众说:“有孔连长这样的好带头人,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2003年1月25日,八连召开第一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大会,到会的103名职工投票,孔繁军以98票当选八连第一届民选连长。初到八连,孔繁军就和支部书记孔福民一起深入群众,走家串户了解民情,找到前几年职工思想混乱、生…  相似文献   

7.
2005年秋季,当许多棉农为招不到拾花工而发愁时,农一师一团八连的72户承包户却悠然自得,因为他们今年是靠采棉机采棉。八连承包户安美娟说:“我包了72亩棉花,要是不用采棉机,每年光是招拾花工拾棉花,我就得花去万把块钱。你想,拾花工不好找不说,招来后,有时拾花价天天都涨,一个秋季下来,操心不少,还挣不  相似文献   

8.
农四师七十一团八连副连长、工会主席谭荣欣的干练、睿智、敬业,是她留给人的鲜明印象。今年33岁的小谭,1996年从湖北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刚满21岁,虽然是定向委培生,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到西部,到新疆最需要的地方。1999年7月,小谭从湖南湘潭地区初到七十一团时,面对大片黑黝黝的土地激动不已,发誓要在黑土地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近日,农一师一团八连基层调委会充分发挥调委会的职能作用,调处了一起因调戏自己朋友的妻子而引发即将激化的纠纷,由于调委会的及时介入,有效地遏制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发生。贺某是一团八连的职工,王某是在一团八连安装滴灌管子的技术工,俩人就此认识成为好朋友,经常来往并在一起喝洒。一日晚上,贺某与王某在一家小商店喝酒,当俩人喝至半醉时,王某说自己要出去小便。当王某刚走出小商店门口,迎面碰上了贺某的妻子来找贺某回家。贺某的妻子因长有几分姿色,王某借着酒意开始对贺某之妻进行挑逗。贺某听到其妻的声音就从小商店里走了出来,正巧看到王某拉着妻子企图非礼。贺某见状非常气愤,拉着妻子便回了家。回到家贺某越想越气,怀疑妻子是不是与王某有不正当关系,就逼问妻子,妻子委屈地一口否认,贺某气得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贺某从家里找出一壶柴油,自己从头浇到脚,然后,要找王某同归于尽,其妻见  相似文献   

10.
张兰芝是1993年4月从河南老家到农六师新湖农场一场八连的新职工。初来八连时,张兰芝望着陌生的环境及陌生的种植方式,没有退怯,不懂就问,请教老职工及技术人员,还积极参加连队举办的各类科技知识培训班,订阅了多种科技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农业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1.
“钱进103票,当选三连连长!”,“朱其才104票、刘书建98票、孙永江80票,分别当选三连科技副连长、机务副连长、管水副连长。”这是农八师一三五团第二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的一个缩影。2006年3月17日,是农八师一三五团第二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日。尽管这天寒风习习,但是丝毫不影响各连队职工们参与选举的高涨热情。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广大职工群众愈加珍视手中的这一份权利,他们以从未有过的热忱直接参与到选举的各个环节,满怀对此次选举的殷切希望,纷纷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早上10时,笔者随同一三五团副团长王红军、副团长…  相似文献   

12.
石小风的丈夫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机务副连长。自1992年他们结为伉俪以来,石小风始终把丈夫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未插手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情无论多重要、多累、多难,石小风总是一个人扛着,从不在丈夫面前说句怨言。她总是说:"既然丈夫是一名基层连队的领导,就要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家里有我你就放心  相似文献   

13.
让青春作证     
<正>12年前,农二师三十团迎来了首批甘肃农大的毕业生,那时的他们青春年少、热血沸腾,都默默许下诺言,要在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12年过去了,他们当初的诺言是否实现?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他们。郭炳霞——谁说女子不如男在2010年三十团干部调整名单中,郭炳霞这个名字已成为了焦点,她成为了全团10个农业单位中唯一的一位女副连长。郭炳霞12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员,在职工心目中是一名可以  相似文献   

14.
走进农九师一六八团农八连,一张海报迎面而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连队2005年度的生产计划及土地利费指标,利费指标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涨了15元/亩。 这可是连队职工的头等大事,却不见围观议论的人群。办公室右侧有几个人在树荫下聊天,走过去一问,他们淡淡地说,早知道了,这是我们职工自己决定的。 民主化管理是民选班子施政后的第一项措施。农八连将推选职工代表与连队的十户联防结合起来,由每户产生  相似文献   

15.
幸福人家     
正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他们是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邹肃礼和戎颖家庭。今年69岁的邹肃礼是一位团场退休医生,戎颖是一名连队退休职工。他们养育了3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现在都在团场的各个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结婚43年,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老张,我家这猪不吃食。"二师二十四团六连朱某说道,张春发看了看说:"没事,肠上有问题,打几针就可以了。"话没说完,张春发的手机又响了,只听张春发说:"好,别急,马上到。"说完,骑着摩托车飞奔而去。张春发,现61岁,1996年在九连当畜牧副连长,主抓动物防、检、驱、治工作。2002年,该团落实"1+3"文件精神,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会计、报账员、政工员、畜牧副连长实行竞聘上岗,当时52岁的张春发以10分之差竞聘下岗。下了岗的张春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七师一二九团这片沃土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才干,扎根团场,服务群众,用热情的态度,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着青春的梦想。张文娟:带领职工圆致富梦2010年毕业于塔里木大学的张文娟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在一二九团八连担任书记助理一职,满怀信心的她觉得自己能很快胜任这份工作。然而,现实的情  相似文献   

18.
宽敞明亮的住房,花园式的小院,讲究的装潢、舒适柔软的沙发、34吋的液晶电视、电脑……可以说是现代家居该有的一应俱全。现在华山中学读高一的儿子正在复习功课,夫妻俩也在计划今年该怎么干。这就是1月30日,笔者来到农二师三十团八连职工巫荣、吴玲霞夫妇家中时看到的一幕。巫荣和吴玲霞夫妇是2002年4月从三十团四连调入八连的,那年正是实行机车个人买断,巫荣就  相似文献   

19.
正前山辽阔的天地是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天然大舞台,前山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他们从田间地头走来,他们从连队社区走来,他们就是一颗颗闪耀在前山夜空的"草根"明星。张永现——用红色歌曲吟唱兵团"屯垦打造了一支支建设大军,戍边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热血铸忠魂,青山不老,我是兵团人我骄傲……"七师一二八团八连职工张永现边在田间干农活,边吟唱自己创  相似文献   

20.
今年45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1985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农业劳动,这一千就是25年.从2002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25 6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