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从陈化粮到红心鸡蛋,从福寿螺事件到瘦肉精的查出。随着这些问题食品的曝光和查处,人们"还能吃什么"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成为难点。人们把蔬菜买回家得浸泡几小时,怕上面残留有农药;洁白的银耳不敢吃,怕是硫磺熏的;光亮的大米不敢买,怀疑是矿物油抛光的,瘦肉又怕含有瘦肉精,……甚至雀巢、哈根达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前几年阜阳假奶粉致命、上海“瘦肉精”中毒等事件的发生,以及“苏丹红”、“二恶英”、“孔雀石绿”等看不见的“杀手”相继现形,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难免心存疑惑:“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此类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亦非空穴来风。在建设“平安小康江西”的进程中,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3.
《人大论坛》2011,(7):36-39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然而近几年来,问题食品锋如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层出不穷,在百姓心中造成恐慌——“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有数”——让人恐惧也让人心酸!食品安全治理问题难道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吗?面对“张牙舞抓”的食品恐怖主义,主义该怎么办?本刊今年第五期将其作...  相似文献   

4.
人天天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关系每人的日常生活。但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吊白块豆制品,工业盐,潲水油,毒大米,毒鸡蛋,毒泡菜,毒奶粉,毒白酒,瘦肉精,苏丹红鸭蛋,硫磺银耳,敌敌畏火腿等,不一而足。造成老百姓对某些问题食品心存疑惧,发出“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的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的感叹。  相似文献   

5.
徐林燕 《传承》2011,(4):44-45
这种自助式的原生态的蔬菜生产方式也许不会成为主流,但是不是让你心动?"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一句网络流行语道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惧。近几年,毒奶粉、毒豇豆、地沟油、农药超标……一次次挑战着  相似文献   

6.
从猪肉到饮用水,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将食品安全列为重点监督项目。尽管切入点不同,但都立足于推进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相似文献   

7.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这是3月6日上午,一位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引用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8.
尚玉慧 《传承》2011,(2):44-45
这种自助式的原生态的蔬菜生产方式也许不会成为主流,但是不是让你心动? "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一句网络流行语道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惧.近几年,毒奶粉、毒豇豆、地沟油、农药超标……一次次挑战着消费者的心理极限,当市场上标榜的土鸡蛋、有机蔬菜也遭受信任危机时,一股"包地热""下乡热"在国内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9.
调研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桩大事。去年6月至8月,以“大卖场食品吃得放心”为主题,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从田头到餐桌”明察暗访了10个入境道口、7家屠宰场、15家生产加工企业和12家大卖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也异常关注食品安全工程,除了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他们还参与了食品安全专题调研,为上海的食品安全现状细细把脉。  相似文献   

10.
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类更好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2011年11月25日,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屡见不鲜,关键是缺乏管用的长效机制和治理措施。必须从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安全的高度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切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得开一个“吃”字?吃得放心,自然也就格外令人挂心。然而现实是,人为化学污染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屡屡见诸报端,且呈现不断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消费权受到极大危害。"“苏丹红事件”以及此前的“海城豆奶中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散装假酒”、“黄花菜二氧化硫超标”、“重庆火锅底料”“、龙口粉丝”、“太原陈醋”……从米、面、油、酱油、醋这些人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品开始,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露出了中国食品问题的冰山一角,触及了食品安全脆弱的神经。"安全是食品的底线。然而,庞大却难称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却为食品安全问题添了几分揪心。"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从农田到餐桌,如何吃得安全?民以何食为天,成了当前社会亟待破解的魔咒。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得开一个“吃”字?吃得放心,自然也就格外令人挂心。然而现实是,人为化学污染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屡屡见诸报端,且呈现不断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消费权受到极大危害。"“苏丹红事件”以及此前的“海城豆奶中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散装假酒”、“黄花菜二氧化硫超标”、“重庆火锅底料”“、龙口粉丝”、“太原陈醋”……从米、面、油、酱油、醋这些人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品开始,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露出了中国食品问题的冰山一角,触及了食品安全脆弱的神经。"安全是食品的底线。然而,庞大却难称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却为食品安全问题添了几分揪心。"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从农田到餐桌,如何吃得安全?民以何食为天,成了当前社会亟待破解的魔咒。  相似文献   

13.
苦脸面对法国菜张玫从我们这个以“吃”闻名的大国,到人家那个以“食”获誉的友邦,免不了要苦脸面对法国大菜。初到法国的一个月,没有了米饭、面条,每天都是面包、奶酪、牛羊肉,真把我吃怕了。当时“祖国”的概念几乎等同于面条、饺子和我爸做的红烧肉。可是刚刚到国...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14)
<正>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09亿,年增长率为83.7%。网络食品给平台、商家商机无限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过去,大学生李小姐每到吃饭的时候都很烦恼,因为学校饭堂每到饭点就非常多人,而且过了时间就不再提供饭菜。但是,现在李小姐不再为此感到麻烦。只要打开手机,点进可以外卖餐食的app,就能选择自己想吃的食物,不用排队,不用怕过饭点。"我已经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午饭都是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吃荤菜怕激素,吃素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以至于不时有人发出这样的质问:现如今,我们还敢吃什么?  相似文献   

16.
刘彦华 《小康》2022,(2):52-54
"民以以食生为存天的."饮食不仅是人类赖物质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稀粥配咸菜到鸡鸭鱼肉样样齐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百姓的餐桌虽然不大,却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的一年,国人的餐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人们对饮食、营养、食品安全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食品经营者从来不吃自己所经营的食品,但是却要吃别人经营的东西,简直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中国人爱吃、会吃,可近年来在吃上也显得特别纠结:一方面是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普遍困惑。任何一条跟食品相关的新闻都可能被"围观"、被放大,甚至被冠以"食品安全事件"的名头。到底我们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何?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有什么破解的招儿?请各位嘉宾谈谈你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11,(10):F0004-F0004
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施行已经两年,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到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更好地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把好食品安全关,努力保障广大居民群众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今年上半年,闸北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联动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惠德的关心、支持下,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大》2012,(9):10-11
食品安全,牵动千家万户神经。为深入了解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和改进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省人大常委会把监督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的实施作为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项重点。2012年7月底至8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由省人大常委会三位副主任带队,赴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