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昌虎 《现代领导》2014,(10):29-29
2012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现实问题,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创新,开展选聘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挂职实践,通过高校专业技术人才为期1年的挂职帮扶,帮助基层单位解决管理和技术难题,推动基层单位提高科技水平,实现转型发展。通过严格选聘条件、搭建挂职平台、对口安排岗位,使挂职单位获得急需的高校人才,高校人才找到合适的挂职单位.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专业优势和技术专长.为挂职单位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一是严格选聘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和渠道,而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高校中建设、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确保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08,(3):60-61
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永瑞在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统战工作在整个统战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高校是党外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高校统战成员是统一战线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在想方设法广招高素质科技人才。但是令我们忧虑的是,在许多高校却存在着严重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流出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纵观高校人才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属于人才自身的原因,也有属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既有正常流动的,也有非正常流出的。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分析,高校科技人才流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工科人才,轻理科人才,更轻文科人才”的偏向。这种说法无形中也影…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人才需求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宽,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人才的大本营——高校,如何适应这一现实的发展,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积极构建高校有效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使用机制。 一、建立充满竟争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引进人才的根本 要真正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构建高校现代用人机制,就应该充分运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进一步拓宽选入视野, 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和引进人才;促使人才实现科学、合理的流动, 达到人才的最忧配置。具体说,建立人才选拔竞争机制有以下几点优…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美红 《新东方》2005,(11):43-47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它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程序和质量。近几年来,高校连续几年超常规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前所未有的新情况,要求高校迅速做出反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扩招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现在,尽管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管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还有诸多缺陷,因而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后发赶超”,创造“贵州速度”,仅仅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高校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贵州高校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不仪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还是高层次人才汇聚之地,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尉乐音 《前沿》2013,(16):14-15
高校是教育大学生的摇篮,是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在高校管理过程中,人的地位如何,则完全取决于管理者对人性观的看待和理解。目前,有很多高校在管理中,一味地强调学生“成才”,而忽视了学生“成人”。因此,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从人性化管理着手,创造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作用,开拓人性管理的新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杨明俊 《中国妇运》2001,(11):44-45
高校女大学生群体不仅是知识女性的代表,而且还是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女政治家、女科学家、女教授、女劳模、女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成才教育,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女大学生自我进步、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要。面对知识经济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女性人才现状如何,直接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现状。高校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女性人才中有层次、有质量的重要群体,在成才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阻力,克服束缚自身发展的弱点。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原因如今的女大学生,比以往任…  相似文献   

10.
一是突出重点,强化引才机制。一方面,通过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组团赴外地招聘、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等形式,开展人才招聘活动,解决项目单位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跟进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再就业人员就业,通过完善人才服务功能,拓展公共服务种类,加大人才网络建设,搭建毕业生服务和再就业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公安高校学报是由公安高校主办的,以公安科学为内容,以反映公安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期刊。为公安教学服务,是公安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之一。而公安教学,就是通过公安院校教师的专门活动,将公安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为公安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公安教学是公安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公安教育的中心环节。在向21世纪迈进的历史时刻,公安高校要为公安工作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就必需使公安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政治思想、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方面齐头并进。公安高校学报在公安教学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方旭 《浙江人事》2009,(9):32-32
一是建立了第一家人才工作联络站——沈阳商会人才工作联络站。通过该站,积极搜集、招聘、引进、利用与永康经济形态相接近的人才或人才信息,同时通过沈阳商会人才联络站的工作经验,借助该市遍布全国的永康商会,在高校和人才比较集中、产业结构较为接近等城市的永康商会中设立人才联络站,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人才交流信息的搜集整理、人才交流活动的计划安排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平 《浙江人事》2009,(2):29-29
1.发挥基地作用,加大柔性引才。依托国家级研究生创业基地、浙大研究生实践基地和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基地与有关高校的对接活动,深入有关企业征求人才对接、项目合作的建议意见,积极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联系衔接,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合作。目前余姚已与全国64家重点高校及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事管理》2001,(4):37-37
上海急需IT人才,明后年就业形势会是什么样,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好于往年,深圳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5.
翟婷婷 《前进》2023,(1):63-64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省内高校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普遍纳入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了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和各类党外人才储备库。二是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规划,近5年,各高校组织党外人士学习活动990多次,共有83500多人参加培训。三是强化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衢州市“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的主力军。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人才在衢州市的创业成本也有所增加。为此,衢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对人才创业成本进行了专题调查,基本掌握了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成本,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视高校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高校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刘泽远,符润中高校党务政工干部是办好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支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最近,我们对全省...  相似文献   

19.
孙娇 《前沿》2013,(4):117-118
随着各国家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对多元文化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此为切人点,首先提出培养多元文化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这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最后从明确培养目标、创立培养模式、建构课程设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建立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培养此类复合型人才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高校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丛丽 《前沿》2006,(11):127-129
人才流失问题不仅是困扰我国中西部高校发展的问题,也是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研究总结了加拿大高校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分析了我国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拿大高校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对我国中西部高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