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后特殊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是一种深受土著化政策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导致华人企业集团具有土著化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政治。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及1969年5月13日马华种族冲突等政治事件说明了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和大马来主义的发展情节。5.13事件后制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经济政策在1971年付诸实施。该政策的实施除大大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外,也影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苏修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关系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不择手段地在东南亚加紧新殖民主义扩张活动。  相似文献   

3.
"增长三角"(Growth Triangle)是80年代后期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它是由当时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底首先提出的,指的是"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廖内群岛(印尼)"这一三角合作地带。但当时这一概念的提出并未引起世人瞩目。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内部对政府  相似文献   

4.
东盟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口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1、良好的经济形势 70年代东盟各国(本文仅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就70年代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来看,新加坡为9.0%、泰国为6.8%、马来西亚和印尼均为  相似文献   

5.
支持"反对马来西亚"的联合斗争!帝国主义者的"马来西亚"计划的最后一层伪装已被揭下了.这个计划的罪恶目的暴露无遗了.这是一个要用武裝力量来镇压五个指定地区(新加坡,马来亚联合邦,沙捞越,汶莱及北婆罗洲)解放运动的计划,是要配合亚洲及沃大利亚现存的帝国主义战争同盟(东南亚条约组织,美澳新及马沃新联盟),以便武装进攻亚洲所有新独立国家的计划;同时,这还是个在目的上和时机上配合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挑衅,把中印边界问题、美国在南越的"不宣而战的战争"、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从台湾发出的挑衅以及策划中的"日韩会谈"结连在一起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美英帝国主义策划的"马来西亚"成立一年来的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作者竭力掩盖美帝支持和利用"马来西亚"以包围和侵略印度尼西亚的事实,说美国"决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力求不偏不倚".同时并污蔑印尼对"马来西亚"的所谓入侵.但是作者不得不承认,"马来西亚"在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在亚非国家中,处境十分孤立;在国内政治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混乱、种族骚乱以及各地区执政党内部的争吵和危机,最后作者承认,"马来西亚第一年"是一片"黯淡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马来亚联合邦政府拉赫曼总理提倡的大马来西亚计划(The Greater Malaysia Plan)方案,到了最近,好像有由当初要把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英属婆罗洲(汶莱、北婆罗洲和砂?越)打成一片的"大马来西亚国家联合",向"大马来西亚国家合并"方面迅速发展的趋势.所谓「马来西亚」,乃是「马来亚的」或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3,(2)
总的来说,1992年东南亚经济依然强健有力,其增长速度仅次于高居全球之冠的中国大陆。1993年,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东南亚国家纷纷制订、调整切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经济政策和目标,力图使其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199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5.6%,马来西亚为8.9%,印度尼西亚为5.5%,泰国为7.2%。通货膨胀率,新加坡为2.3%,马来西亚为4.6%,印度尼西亚为8%,泰国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09,(5):112-112
2日,新加坡和印度两国海军从3月24日~4月2日在南中国海举行代号为"SIMBEX"的军事演习. 2~3日,马来西亚元首米詹2日接受在任6年的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的辞职.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新任主席纳吉布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总理.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1月以色列总统Chaim Herzog正式访问新加坡,引起了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政府的外交抗议。而且,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还因其继续在新加坡的访问而召回两国外交使团的负责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张,后者的总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概况     
政府和人口 1959年5月大选之后,新加坡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自治邦总理和部长会议对新加坡议会负责,议会的所育议员都是经过选举的。 1963年9月,新加坡的治安和外交事务交由马来西亚中央政府负责,但是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之后,仍然保留相当大的国内自治和独立权利)导致1965年8月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完全分裂,目前新加坡是英联邦内的一个独立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 在英国策划和美国积极支持下,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于七月五日在伦敦签订了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协定。向年九月十六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新加坡作为一个州,_勺日入马来西亚联邦。一九六五年三月八一十四日塔斯社驻曼谷记者高尔基·维斯林应马来西亚全国报界俱乐部的邀 请,于三月八日到达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作为期一周的“访问”, 他是第一位前来新加坡“访问”的苏修记者。 苏修记者在访马期间,除拜会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付总理拉扎克 以及新闻广播部部长等人外,亚“访问”新加坡,沙巴等地…  相似文献   

13.
1967年8月8日的曼谷宣言使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结成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虽然东盟被看成一个“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的地区性组织”,但当时这些国家却很少有进行合作的意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之间互相敌对的时期刚刚结束,它们互相敌对的核心问题是印度尼西亚非难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然而,曼谷宣言表达了东盟国家解决困难的共同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一、独立前殖民地产业结构的性质与特征东盟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在其政治独立以前均受西方殖民者的长期统治或支配。西方殖民者在其帝国主义阶段把这些国家的经济塑造成为它们工业制品销售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地,使它们发展成为具有畸形发展的单一种植制殖民地经济结构。这些国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这是殖民地经济结构的最  相似文献   

15.
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料资源的斗争日益尖锐的条件下,输出借贷资本和经济“援助”是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同马来西亚保持和扩大商品经济关系的手段。1970至1981年期间,这些国家输出到马来西亚的资金总额达42.847亿美元(合99.834亿马元)。马来西亚输入的外国借款和信贷从1970年的8,990万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9.8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初以来,由泰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地区,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在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经济基础最好,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然而,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也在劫难逃。本文试就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政府的对策作一分析。一、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马来西亚的金融危机,早在去年5月间已出现某些征兆。在泰国货币一再受到投机商的狙击和泰株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下,马来西亚的外汇市场也开始出现动荡。在此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就曾在外汇市场抛售20亿美元来稳定马元汇价。…  相似文献   

17.
沈燕清 《东南亚》2004,(1):2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大量来自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孟加拉国、中国等国的外籍劳工涌入新加坡,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1 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国内企业与外籍劳工的纠纷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中国劳工与雇主的矛盾纠纷日渐激化与复杂,成为中新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新加坡建筑业中国劳工的基本情况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 ,但新加坡本身劳动力资源十分缺乏,它必须依赖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区苏联对东南亚区域性合作感到疑虑不安苏联对东南亚语言与文学的研究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著作的书目介绍苏联有关东南亚问题近著及简介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品出口日本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南亚各国军事力量东南亚华人少数民族的现状苏联对东南亚的渗透(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4期)马来西亚苏联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关系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马来西亚概况马来西亚重新排列阵线马来西亚的政治结盟马来西亚产生暴力骚乱的潜在因素马来西亚外交部的新姿态摇摇晃晃的长堤警惕莫斯科(第1期)(第2期)(第…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和沙捞越、沙巴组成。与南中国海隔海相望约600公里。“马来亚”一词源于南印度泰米尔语:“Malonylom”,意为“山”。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独立。1963年7月5日,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达成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协定。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宣告成立。新加坡于1965年8月正式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后,为了改变殖民时期形成的畸型的经济结构,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来西亚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2%,在亚洲仅次于中国。1993年人均收入达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印尼的5倍,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文莱和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而位居第四位。上述工业化成就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