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是近年我国财政分配改革的重大举措,旨在改变无偿补助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分配不合理、腐败现象频现等问题,但这种政府经营性投资因背离政府"守夜人"角色,一开始即备受争论。基于第三方对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价结果表明,股权投资存在财政经营性投资风险偏好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资金有偿使用政策初衷与市场经营存在风险的客观规律、投资经营主体分离与"同股同权同利"法律原则等多重矛盾。为此,应进一步明确股权投资领域方向及其法律属性,建立容错机制,规范运作模式,设定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资金绩效评价,确保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寻求更好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改善政府在投资建设领域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是当前经济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重点探讨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实现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由政府封闭的内部管理转向外部市场,政府建设工程实现项目委托管理。  相似文献   

3.
环境规制降低了重污染行业的投资效率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松涛  肖序 《公共管理学报》2011,8(3):102-114,127,128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目标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次基于投资效率视角,利用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重污染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从整体上降低了重污染行业的投资效率,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地方国企存在着投资规模过大的现象;是否为重污染行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排放强度三者之间整体上呈高度正相关,但仍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中央国企在投资支出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所在地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投资效率下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关系并未达到波特假设的双赢局面;地方政府对地方国企的支持,使重污染行业非国有企业在环境规制中处于相对不平等地位;设计至少与污染排放强度相匹配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刺激高环境治理水平企业的投资;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水平,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府投资项目领域是腐败现象的多发、高发地带,信息公开对有效预防政府投资项目领域的腐败具有战略意义。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对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不足。有必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专项行动,有计划地建立和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保证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充分、及时、准确的发布,提高投资透明度,以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项目实施的规范化和项目监督管理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以科技预防为手段,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廉情预警评估系统,其模型由廉情指标、廉情等级和廉情指数三级指标组成,具有廉政风险识别、信息采集分析、实时预警评估等功能。该套指标体系的设计,丰富了预防腐败工作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了工程建设程序规范、造价控制明显下降、全程定量监控,解决了政府投资项目监管难的问题;通过树立系统理念、加强常规督导、严格审核评估、实行定量管理,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投资项目预防腐败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在国内率先设立专门机构,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集中管理。与国内的其它管理模式相比,深圳市集中管理模式具有项目组负责制、技术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合同管理理念等特点,以及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专业主导、降低工程管理成本、项目专业化管理、预防工程腐败等方面的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也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完善机构职能,增强人员激励机制和加强立法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西安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对解决西安和陕西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观念滞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的问题。为此,从实际出发,应加强政府支持、开展柜台交易、建立西安证券交易所等。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巨额信贷投资引发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当量与结构的双重风险。为偿还因政府举债、政府担保以及政府救助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债务规模已濒临国际警戒线水平,极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地方政府债务难题源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导致其财政收入无力平衡事权支出;地方政府GDP盲目崇拜,投资项目收益率低、产业趋同、重复建设;政府过度干预企业市场化行为,民间借贷、民营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滞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缺乏"主体管理人"、"效率管理人"、"监督管理人"以及"信息管理人",臃肿的人事机构也给地方政府支出带来了不少负担。若想从根源上阻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复燃,需要从体制层面与制度层面进行探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预算法制度以及建立综合预警评价体系,以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投资项目主体机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委托代理关系的弱化。只有在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建设管理主体之间建立互相制衡、回应敏捷的的委托代理关系,并设计出有效的刺激结构,强化监督,才能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吕敏 《党政论坛》2008,(19):31-33
政府投资是全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要保障政府投资稳定、安全、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对政府投资进行有效的监管。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投资领域目前仍然存在着投资产出率指标下降、行政力量主导投资领域、大中型项目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