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时代”是最近两年流行的网络词汇,用它来描述当前在El本核危机的影响下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恰当的。因为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装在人类手中瓶子里的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魔鬼”了,它更像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科学技术令人陶醉的时代已经过去,“被”时代的科学技术使现代文明异化,现在到了我们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所导致的人的异化着手,较深入地探讨了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本质问题。笔者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扭曲和失调,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科技的异化;而科技的异化既危及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更危及生态环境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就是科技负面效应的本质所在,也正是我们防范科技负面效应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杨晓平 《探索》2011,(3):166-170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篇檄文。在该文中,马克思首次对现代的政治解放、启蒙原则和市民社会作了全面批判,指出政治解放由于未能也不可能消灭自己的前提,即私有财产和宗教等,因此不是彻底的人类解放;启蒙原则所确立的自由人权由于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分离基础上的,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权利,因此绝非普世价值或人的自由;而市民社会由于资本金钱统治着一切,拜物教或利己主义成为基本原则或精神,因此也是一个彻底异化并产生出上述异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寻是马克思精神的基本旨趣,也是人类精神永恒的共同主题。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人,一个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生命的人;同时,现实中的人又是一个被异化的人、一个不完满的人。然而人的本性具有超越性,在人的劳动创造之中就已经本然地展现了一条出路。在寻找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类解放的诉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理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性的反思人类的生存现状。因此,着眼于对人的本质存在的澄明的基础上,马克思解放理论依然能够为当代生存提供一种真实可靠的人类解放的现实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实现人类发展的外在工具,是人的“有机身体”的无机延伸。当下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本质上还是人的问题。要根本解决科学技术发展的难题,应从人自身来寻求原因,厘清人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往往缺乏价值理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科学技术的价值导航仪,赋予其价值理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应当成为科学技术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理性主义文化哺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支撑着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技术理性主义就是传统理性主义同文艺复兴的人本精神及其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体。不可否认,科技以及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技术理性主义文化信念在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推动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的面貌。然而,以功利目的和技术手段为核心的技术理性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正在悄然走向异化,开始成为独立的制约人的统治力量。19世纪下半叶起,西方许多哲学家开始宣告技术理性的极限。面对技术世界中人的生存困境,20世纪的哲学界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潮,其中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就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批判的典型表述形态。  相似文献   

7.
从劳动异化到商品异化再到符号消费的异化,这个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劳动的异化决定了商品的异化,劳动异化是生产环节中的发生的异化;消费异化是消费环节中发生的异化现象,商品作为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发生异化,同时商品异化为资本,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探讨的骨架。在被生产与消费全面操控的后工业时代,整个社会体系在马克思所构筑的资本主义经济框架上发生了全面异化,社会成为非人的存在,这是资本主义至今也没有解开的症结。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受到异化的符号的统治,发展成为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异化的更全面的人:从劳动至消费甚至人的思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然而,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却阻碍着人类的进步,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走向了异化。科技异化是人的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背离主体人的需要和目的,成为人难以驾驭的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危害人的特殊现象。如今,科技异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危害日益严重,而在现代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典型。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仍在历史生成之中。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及其后继者毕生的价值追求,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说,人类的生存状态是由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路径在于对现存的社会关系实行革命性变革。鉴于此,马克思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和压迫现象的深层动因,试图引导无产阶级认清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旨在引导无产阶级从种种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薛花 《理论学刊》2023,(6):100-106
情感对人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关心人的生存境况,开创了情感生存论。鉴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情感异化,马克思主张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以劳动的解放与自由实现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领悟马克思情感生存论的意蕴,对新时代促进人民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当今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现状进行反思的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必然以现实主体的生活处境、生活状况为基本研究旨趣。文章通过对近代主体地位的确立过程的梳理,阐述了现实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逻辑起点。根据主体自由度的不同,可以将现实主体分为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存在形式,因而主体自由与解放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基本价值旨趣。在当前,劳动大众是我国最大的生活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法治与反权力异化的推进以及个体的主观努力为劳动大众的自由与解放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化内在价值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当科技文化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价值遮蔽时,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起主导作用,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处于低层次状态,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之间是不匹配的。随着美好生活对科技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态理性价值开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出现了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趋势。当达到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耦合阶段,实质就是人在幸福生存的意义上,达到更加全面的自由与解放,并衍生出生态科技文化的新型关系,生成蕴蓄美好生活价值的主流价值观,使人类最终通向生态文明的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13.
杨应芳  李戈 《当代贵州》2009,(9):I0001-I00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而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愈发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本人对"自由"、"解放"有着不同的认识.基于此,马克思对"人权"也有着独特的思想解读.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以"政治解放"为实践前提的人权追求与无产阶级以"人类解放"为实践前提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价值取向."政治解放"的实践价值在于使人从某种狭隘的群体附属状态中独立出来,从神权专制和封建特权中解放出来,使"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成为普遍的东西.而"人类解放"的实践价值则不仅仅在于人的独立性的实现,它的意义重在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在于克服人类自身由于不断受到具有物的形式和偶然性的社会关东的统治而早致的人的个性的丧失,实现"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扩张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理论回应。生态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代的鲜明个性,又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探究人类积极生存发展理念、社会公平和人的解放等方面实现了自我超越,但因其时代背景所限,在资本主义矛盾揭示、异化消费作用的认识等方面也有其局限性。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新贵 《当代贵州》2011,(22):64-64
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着蓬勃生机。身处发展潮流中,我们每个人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实现自身的价值。成功,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词汇和话题。  相似文献   

17.
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跳脱的背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形态,既提升了人的自由度和舒适度,又压制了人的主体性,使人逐渐成为技术的附属物和奴隶。"技术异化"源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把技术从资本逻辑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规避技术的负面效应,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钳制,发挥技术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尽管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远不如今天巨大,但他们已经应用唯物史观考察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分析科学技术与生产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理论,把人类对科技的性质、功能、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和我国科技人员的贡献分不开的。而改革开放20年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其中涉及很多问题。本文以《手稿》述说的人类解放和发展进程所经历的阶段和环节为线索,就其中涉及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哲学人类学角度进行解读。主要包括"类的生活"和"类的本质"问题,人作为"类的存在物"转变为人的"自我异化的存在物"的问题,外化劳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重要的是人类解放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手稿》确定并论述,作为人类解放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通过创建的社会"共同体"和塑造的"社会的人"即"完整的人",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并且把社会"共同体"和"社会的人"评断为实现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实现和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最后,本文对《手稿》给予的启示做了一个简要的评说。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以全面深刻的历史眼光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是唯物史观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横向延伸。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创新,在理论层面诠释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在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人类对于传统科学技术的认识飞跃;在实践层面开创了新时代我国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二者相互融合的新境界;在发展层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