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忽视及各级政府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问题,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建议完善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测算时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确保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关键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农民—农民工—市民过渡的特殊性,市民化不仅是农业转移人口职业、身份、地域的改变,更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均等享有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了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从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镇接纳能力、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及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霖 《江苏政协》2013,(11):46-48
<正>去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和环境。这说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会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会引发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因而要深入探讨和努力构建化解这些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协调机制。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发的利益冲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福祉与公平正义,关系到亿万城镇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黄金结合点,是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重要支撑。一、我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和挑战(一)总体目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此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福林  朱雪华  何巨 《群众》2014,(6):52-53
<正>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强调"把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大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基于“十三五”时期湖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计监测数据和湖北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特征,通过包含制度、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心理等6个维度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对“十三五”时期湖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进行测度显示:“十三五”时期,湖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稳步提升,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且各维度市民化程度发展不均衡。建议有关方面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群体分地区施策以进一步促进湖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李敏 《人民论坛》2015,(2):169-171
当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其缺乏"市民化能力"。构建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是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市民化需求入手,提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体系的层级理论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的是居住在建制镇、集镇及村庄等地的农民,以中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为依托,以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为基础,以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设施为支撑,以城乡等值公共服务为目标,实现获得与城市居民相似或相同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市民化过程。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施,我省大大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省城镇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近年来多地出台实施措施,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包括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居住证制度等,免除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15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016年全年就业目标已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  相似文献   

10.
正国发[2016]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  相似文献   

11.
周柏春 《长白学刊》2023,(3):141-148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加速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既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党和政府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的重要关切。文化因素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参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厘清农业转移人口制度文化建设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归属感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存储文化适应性不足、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养的物质支撑不强等文化梗阻的具体表现,强化对文化梗阻影响因素的精准分析并找到适宜的矫治对策,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效果,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庆斌 《前进》2014,(6):58-60
<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公布。《规划》的最大亮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  相似文献   

13.
<正>鄂政发[2016]6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2016]4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72号)等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就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政策通知如下:一、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4月28日)沪府办发[2017]3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本市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若干意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  相似文献   

15.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还面临制度以及社会层面的一些困境,要深入推进这一进程,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构建一整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体素质提升五大方面,全方位、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国务院发布《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将长江经济带上的9省2市协调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顺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概况,同时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构思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吕薇 《中国人大》2013,(14):36-36
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人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市民化关键是要有稳定的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全国应实行统一居住证制度,使基本公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中国民政》2016,(4):5
正56.1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房地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城镇化发挥其扩大内需的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前行,是未来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人如何市民化"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城镇发  相似文献   

20.
叶裕民 《小康》2014,(11):24-24
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重点,这是新型城市化的起点。我觉得城市化是通过两个转移实现两个转化的过程,一个是空间转移,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空间转移的重点。第二个转移是社会转移,或者是社会流动,从面对城乡所有的中低收入者阶层,包括流动人口向中间者阶层,进而向中产阶级流动,最终构建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