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习近平主席就任后,提出了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思维,打出了一组新经济政策组合拳。首先,大力反腐,打破特权利益集团对资源和市场的垄断,使市场经济在有效配置资源、理顺生产关系、促进供给侧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打破垄断,是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紧紧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在金融资本、产能制造、工程建设及营运管理等方面优势,积极引导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科学全面认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应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作出准确判断;从新发展理念、"六稳"工作、"两个轮子"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作出正确把握;客观分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问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即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服务作了科学定位。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立群 《求知》2012,(3):14-16
2012年是中国构筑新一轮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年。2011年宏观调控成效预计将继续显现,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预计将继续平稳降低,但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稳定物价涨幅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将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利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新基础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相似文献   

7.
<正>股债汇全线波动的金融现象背后,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和系统性风险问题2016年前三个季度,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都是6.7%。3个"6.7%",体现出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的态势。然而,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国经济什么时候筑底、会不会硬着陆?目前存在哪些风险?明年经济形势会怎样?就  相似文献   

8.
孙飞 《理论探索》2020,(1):106-114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技术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框架体系,重大科研科技成果产出优势明显,一批批高技术产业和新动能蓬勃发展,形成了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从发展阶段来看,已经确立起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经济结构持续向合理化高级化演进,市场主体发展质量和规模持续攀升,形成了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从世界格局来看,多边主义和包容发展仍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中国面临的"机"依然大于"危",未来的世界经济规模格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将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东升西降"的大趋势,这将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赢得重大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9.
康珂 《党政论坛》2013,(9):31-33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而且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维系,结构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多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由政府主导,存在很重的"官本"思想,虽然结构调整年年提,但结构失衡反而愈演愈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促进增长、推动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持续关心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破除"公"与"非公"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激发人民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俊 《学理论》2012,(17):213-21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的独特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6.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舆论监督探析--以刘涌案等为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舆论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出来。刘涌案件一波三折,但他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严惩;大学生孙志刚惨死,可最终促成了一部实行了21年的国家法规的废止。在这些过程中,正是舆论监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公民舆论监督中还存在着局限性。舆论监督必须日益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异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权力的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亦即公共权力的质变。权力质变的根据在于其自身内部固有的矛盾,它们使权力本身具有异化的内在可能性。因此,反腐败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和遏制权力异化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道德制度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道德制度化,就是以法律、制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领域内的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说就是将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以制度、法律的形式表现或体现出来,并以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实施,从而化软约束为硬约束,化自律为他律,化自愿为义务,最终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