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经历了较大调整,"奋发有为"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特征。作为一个源于中国、包容世界的中国学派,自主性外交理论不仅是理解各国重大外交战略调整的综合理论,也是理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理论工具。自主性外交理论认为,国家实力的持续增强是"奋发有为"外交的根本原因,同时,国家能力的快速强化和合法性的联动提升则是"奋发有为"外交的直接原因。与一般理论集中关注外交行为本身不同,自主性外交理论还注重阐释外交行为的性质。新时代的"奋发有为"外交不仅是一种进取的外交战略,而且是一种进步的外交形态。当然,"奋发有为"外交在国内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以韬光养晦为基础的奋发有为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世纪中国党和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外交方面,领事保护工作由于其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性质,成为落实"执政为民"、"外交为民"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部分谈及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绩时,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而自十八大以来,"外交为民"的理念与实践已经有了新发展。"外交为民"理念高度的提升"外交为民"携手"中国梦",中  相似文献   

3.
"在野党外交"作为一个广泛的客观存在,有必要予以关注和研究。理解"在野党外交",首先要明确"在野党"的内涵与外延。"在野党外交"得以产生,主要是在野党的内在需求及其与执政党既竞争又合作的结果。所谓"在野党外交",就是有在野党作为一方主体的政党外交,主体合法性要求更高;主要包括双方都是在野党、一方是在野党另一方是执政党、一方是在野党另一方是非政党组织三种形式;既服务于国家利益又体现强烈的政党诉求,具有功能作用上的双重属性;既有民间外交的色彩,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外交。"中国共产党在野党外交"是指以国外在野党为交往对象的政党外交。开展"在野党外交",需要注意策略,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思想,兼具"使命意识"、"时代精神"、"创新思维"和"战略意识"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得以形成,并对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动力和行动指引,充分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促进新型外交格局的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坚持中国特色大国自信和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格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努力维护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价值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指引下,中国外交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来,即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国军事外交牢牢把握和运筹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认真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增进与各国军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独特战略作用。十年来,中国军事外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大理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军事外交大格局,并发展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军事外交大开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军事外交也将在党的指引下,继续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理论,完善和发展既有的军事外交格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践行公共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周边外交放到与大国外交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外交由此前的"一个重心"变成"两个重心"。战略重心重塑的主要动力在于周边外交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毛泽东时期周边外交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生存,邓小平时期周边外交主要是为实现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目的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新时期周边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或具体政策,并且更加积极地介入周边外交事务,在处理手段上"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展望未来,中国的周边外交策略应保持战略定力、循序渐进、树立底线原则,争取早日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7.
开创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恰逢世纪交替、千年更迭.五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一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发展.我们党着力开展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业绩.党的对外工作在国家总体外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树立起更好的形象,影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要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陈刚 《当代世界》2021,(10):4-9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实现了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飞跃.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政党关系的旗帜,发挥党际渠道在同相关国家双边关系和地区事务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拓展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通过政党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有机结合,积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把握战略制高点,争取意识形态斗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认可、认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严峻挑战,党的对外工作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将续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