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前到圆明园去拍片子,觉得应将雨果当年痛斥英法强盗焚毁这人类精华园林的檄文镌刻在侧。令我感到宽慰的是,这信与雨果的塑像现在真就对映在了离被蹂躏的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东侧50米处。雕像及用中法文镌刻着雨果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树影下,在游人的围观审视与阅读中,感概万千。这雕塑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法国著名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  相似文献   

2.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2)
强盗洛杉矶的一个A银行遭遇强盗,强盗在取款表格上填写:“我有枪,把钱装进这个包里。”然后站在窗口前排队等候。等候途中,强盗担心有人看到他写这个东西,于是走出去到另一家B银行排队。另一家B银行的女职员拿到这张字条之后认为强盗其蠢无比,回答他:“这个取款表格为A银行的表格,在B银行不发挥效用。”并且提议强盗回到A银行或者重新填写一次。强盗了解地点点头,走出门走向对面的A银行。警察赶到A银行的时候,强盗还在A银行的窗口前排队……男士五大落伍行为1.千万别提着手提电脑到处现眼,保准立马被人识破。而且手提档次越高越丢人。这…  相似文献   

3.
柬埔寨是一个不解之谜,这个国家的斗士们把它视为受到强盗包围的严阵以待的大卫,掠夺者一心想推翻这个国家的政府,兼并它的领土。他们赞成在农民当中采用激进的平均主义,并视之为“神圣的试验”。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一个贫困的农村社会能够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另一方面,柬埔寨的抵毁者从右的和左的方面看,都认为这个国家已被一些疯子接管了,这些狂人在丛林里度过那么多年,以致于丧失了一切现实感  相似文献   

4.
白刃 《海内与海外》2009,(10):18-19
庆祝开国大典六十周年,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作为一个海外归侨,1936年参加革命,次年回国去延安当了八路军,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七十年来,大部分时间在军中工作,离休后仍然是个不穿军装的老兵。能够亲眼看到建国六十周年华诞,回忆百十年前腐败的满清政府,任凭西方强盗瓜分国土;回忆甲午战争以后东洋日寇得寸进尺,想起战争年代流血牺牲,想起“文革”十年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在长篇纪实文学《风雪多瑙河》中,作者用浓墨重彩描写了一个旅居匈牙利华侨华人领袖人物的形象。这个人物就是张曼新,他可敬可爱而又可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的同时,一大批有远见的中国人也大胆地走出了国门,到世界各地去闯荡。他们凭借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在辽阔的世界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称奇令人感叹的活剧,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张曼新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九十年代初,他挈妇携子到一无亲朋、二无好友、三国情不明、四语言不通的匈牙利去“打天下”,仅一年多的工夫,他就在异国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长期在外经商的人,被人谋财杀死了,一时无从破案。县令急了,严限时间,让捕役尽早抓捕案犯。众捕役万般无奈,只得合伙凑钱去聘请一位退役老名捕,让他出手去缉拿真凶。有一日,众人在河边茶馆饮茶,忽见一艘船从眼前划过。老捕役眼睛一亮,即对众人说:“强盗即在船上,赶紧去抓,别让他跑了。”众人忙不迭地上船抓人,即行开堂审讯。此人果然是谋财害命的强盗。案毕,众捕役请老名捕讲讲神速汉奸的奥秘。老捕役说:“我看见那艘船尾晾晒着一条刚刚洗过的新的绸被,有一群苍蝇叮在上面。凡人的血迹虽经冲洗,但那血腥味终难除去。…  相似文献   

7.
有雨的星期天大多是寂寞的,尤其是我们这群刚入校的大一学生。男生们大多到学校西门外的啤酒馆喝扎啤去了,他们说这样的天气喝扎啤别有味道。逢到这样的日子我就跑出去买回一大袋零食,然后爬到我窄窄的上铺,偎着暖暖的被子,就着蜜饯或话梅有滋有味地看书。一会儿的工夫就在书里酿出醺醺的睡意来,就“倦拥残书听雨眠”了。可是这一次其余的7个家伙却让我欲眠不能,她们近来对一种叫做“拱猪”的扑克游戏十分着迷,每有闲暇就分做两组“拱”上一阵儿。其中的一组已经“拱”得热火朝天了剩下的三缺一,我就被几个急得发狂的“女强盗”硬…  相似文献   

8.
两个多月来,印尼政坛发生戏剧性变化。苏哈托被迫下台,副总统优素福·哈比比接任总统职务。印尼朝野上下,民怨沸腾的情绪有所缓解。社会动荡持续数月的印尼政局,终于落下第一幕。然而,苏哈托的下台,并没有解决印尼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危机。造成苏哈托政权崩溃的各种...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迫切性及前景李春艳,张曙霄一、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现状及问题中俄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经历了发展、中断、缓慢恢复三个阶段。50年代,苏联帮助中国建设156个大型工业项目,这是大发展时期,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两国合作中断了20多年。8...  相似文献   

10.
多年前,为准备一篇论文,我曾在国家图书馆(当时还叫北京图书馆)的阅览室坐了将近两个月,集中翻阅民国时期的报纸副刊,除搜集有用的学术信息外,今天可以称之为老美文的大量散文短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1.
秋风吹拂着西山的云影,军乐似在我的心中激荡。今年9月1日,我奉命来到座落在西山脚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在这里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30年多前,我还是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农家子弟,30年多年后,自己已成长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名高级警官。能进入国防大学,是我的憧憬和荣幸。在这两个月的学习期间,我逐渐对这所将军的摇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正十多年以前,有一部苏联的电影《两个人的车站》,片中述说两位陌生的青年男女,在火车站候车时相遇、相识、相交与相爱,随后共同奔向幸福的远方。前不久一位作家写的"一个人的车站",叙述他在火车站候车时,一个人在餐厅就餐时的孤单与寂寞。文中说,火车站当然不是仅有一个人。本文讲的是,火车站仅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我,一个真实  相似文献   

13.
那天晚上,应邀至淡水演讲,因为提早到达,便顺道去观赏那心中久已怀念的夕阳。当我站在堤岸上,享受那宁盗安详的黄昏时,映入眼帘的一幕情景却吸引住我,也经常亲绕在我的脑海里。只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孩来看落日。在轻柔、温馨的拥抱中,她刻意让婴孩的睑也朝向夕阳。两人那副专注观赏美景的模样,令人动容(虽然婴孩的视线并没那么远八一位年长的女士正巧路过,便好奇地问:“孩子几个月大?”“四个月!”“一定很辛苦哦!难得,你还有心情来看夕阳g”只听这位年轻的母亲高兴地回答:“是啊!因为辛苦、忙碌,所以更…  相似文献   

14.
欧盟中东政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化,呈现以下鲜明特点:以“欧阿对话”机制确立欧盟与中东的整体关系;以“欧盟-地中海战略”和建立与海湾国家战略伙伴关系作为欧盟中东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多种形式的多边合作促进欧盟中东关系的全方位发展。笔者通过研究将欧盟中东政策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欧阿对话”为中心,“欧盟-地中海战略”和欧盟-海湾国家的战略合作是两大支撑。欧盟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同时,再辅佐“欧洲-中东多边合作机制”的战略,以全方位、多层面地建立与中东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年初二夜晚,维多利亚港口上空照例会有烟花一浪接一浪,绚丽的画面一幕紧挨着一幕。这是一座城开春热情的表达。璀璨的烟火闪耀夜空,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林立的高楼,一点点橘色的光从密密匝匝的窗口倾泻而出。东方之珠溢彩流光的风姿,绰约迷人。我们都有趋光的本能,会向着光明温暖的朝向而去。我们仰起红红的脸庞,在烟火最绚烂的时刻许下新年美好的祈愿。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了,岁月悠悠,时光无情,然而,在易水岸边,人们还在等着,等着,等什么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的侠骨豪情永存天地,我们对精神不死的追求未了人间。听到陈坤炎同学曾经“回来”探亲访友的消息,不禁喜从中来。他1958年“回国”,回返第一祖国中国,1997年回返他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也是他的第二祖国。对一个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炎黄子孙来说,他有两个祖国:一个是生母中国,不能忘本,这是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说的。寻根探祖是一种崇高的品格。另一个是养母马来西亚,恩重如山,不能背叛。这是从国籍…  相似文献   

17.
侯仁之先生在2013年10月22日走了,这是一个度过了一个世纪漫长岁月的老人。他生于清王朝倒台后一个月,经历了民国,与新中国一起走过六十多年,终于告别操劳而又硕果累累的一牛。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与巴西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和巴西是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上的两个大国。虽有大洋相隔 ,遥距万里 ,但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联系。从第一个俄罗斯人跨入巴西国土至今已有 2 0 0多年 ,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有 1 70多年。长期以来 ,随着外交关系的建立 ,两国在政治、经贸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大大加强。尤其自 2 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至今 ,两国在外交、政治、经贸、科技和文化方面的联系更为密切 ,两国关系由一般伙伴关系升级为“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一 两国关系的建立两国关系的渊源可追溯到 2 0 0多年以前。从1 8世纪初开始 ,在彼得大帝时期 ,俄罗斯就出现了介…  相似文献   

19.
《海内与海外》2006,(11):61-61
圆明园,它曾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四十景图是根据清乾隆皇帝旨意,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浓源,冷枚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可见成画之不易。  相似文献   

20.
由10个中小国家组成的东盟,无论从其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从经济、贸易规模来看,作为一个整体已相当于一个重要的大国,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不断高涨的今天,东盟迎来了成立40年。回眸东盟成立的历史,它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在关注它的昨天和今天的同时,这里笔者也试图对今后10多年的东盟作一前瞻,尤其是它的一体化进程、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