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冷战时代的太空军备竞赛业已出现,太空武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美国谋求太空霸权,企图实现太空控制战略;同时,太空缺乏危机管控协调机制,使得太空军备竞赛容易引发太空战.太空战不仅会危害太空的可持续利用,也会引发核战风险,导致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为阻止军备竞赛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是因美国反对太空军备控制,太空军控谈判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2.
韩国太空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太空国家之一。韩美太空合作是促进韩国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解除对韩国导弹和火箭发展的限制,为韩国太空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建立太空政策对话、民事太空对话、两军太空合作工作组等机制,韩美双方在太空政策、太空产业以及太空安全等方面实现了较高水平合作。未来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系统、太空安全会成为韩美太空合作的重点领域。韩美太空合作将进一步加深韩美同盟关系,也会加剧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宇航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明确提出利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国家。就在今年8月,白宫发布了一个置新的国家太空发展策略方针,着重强调“使美国在太空的行动或者通过太空执行的行动不受到任何阻碍,以此保护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媒体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却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他们声称中国正在发展进攻性太空武器系统,给美国敲响了警钟。这种蛮横无理,霸道嚣张的姿态充分显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以及其独霸太空的企图。本文介绍了美国部分媒体具有代表性的报道和观点,希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太空开战?美国恶炒中国航天威胁内幕借中国话题掀起另一轮军备烧钱狂潮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明确提出利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国家。就在今年8月,白宫发布了一个最新的国家太空发展战略方针,着重强调“使美国在太空的行动或者通过太空执行的行动不受到任何阻碍,以此保护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媒体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却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注视中国反卫星能力美媒体恶炒中国反卫星武器试验的幕后近半年来,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开始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太空威胁”,声称中国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这是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新动向。然后,在这场恶意炒作背后,却是美国在2007年1月签署了最新版的《太空行动》准则,明确宣布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军事优势地位,并允许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到底是谁在实施太空军事化,又是谁在企图建立太空霸权,已经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6.
近半年来,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开始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太空威胁”,声称中国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这是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新动向。然后,在这场恶意炒作背后,却是美国在2007年1月签署了最新版的《太空行动》准则,明确宣布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军事优势地位,并允许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到底是谁在实施太空军事化,又是谁在企图建立太空霸权,已经一目了然。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形成了以间谍卫星、侦察飞机、电子测控船以及星罗棋布的监听站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式侦察系统,能够对中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每逢中国发生重大事件,美国还会相应地增加侦察力量。神舟六号的发射被美国情报界认为是了解中国科技水平的绝佳机会,因此,美国整合情报力量,试图从太空到海洋、从天空到陆地,实现对神舟六号的全面监视。  相似文献   

8.
未来学家们预言:“下一次工业革命,将发生在茫茫太空!”这不是神话。人类目前正在向着一个全新的经济领域进军,其目标就是开发取之不尽的太空资源,发展前程无限的太空工业。国外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近年来已开始把眼光转向广阔无边的太空。美国已有350家公司申请参加太空工业开发;迄今至少有30家银行和风险资本公司决定投资太空工业;几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已正式与宇航局签约,租用宇宙飞船到太空进行生产尖端产品的实验。据太空问题专家们预测,第一批太空工厂将于本世纪末进入太空中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3)
正在无人探测尤其是深空探索方面,美国已经把所有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身后。但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这些年的停滞不前与中国的快速跟进,已在美国引发了太空霸主地位是否旁落的担忧。10月19日这一天,国际太空探索领域同时发生了三件事:中国的"神舟11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欧洲的火星试验登陆器"斯基亚帕雷利"号在火星着陆时坠毁;美国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在接近木星时引擎出现故障,无法再收集任何数据。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不断进取,美国国内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无视中国反对太空军事化的一系列宣示,不断炒作中国太空力量威胁美国。2007年,美国战略评论家凯文·鲍尔皮特撰写了《中国如何看待太空军事行动》一文,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各大报刊杂志纷纷转载,"中国太空威胁论"又一次被抬上了桌面。到底是中国在向太空进军,还是美国为发展自己的天军寻找借口和假想敌?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美国媒体和研究机构的报道,亦非证实其内容,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1.
明天的敌人来自天堂美国专家开始炒作中美太空对抗近年来,随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不断进取,美国国内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无视中国反对太空军事化的一系列宣示,不断炒作中国太空力量威胁美国。究其原因,首先,随着中国越来越关注太空战问题,更多更活跃的相关思考将在媒体出现;同时,站在太空的高度保卫国家安全将是中国日益重视的战略思维。其次,占领"高边疆"将使美国在21世纪继续占据全球军事力量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外层空间条约》所确立的太空"全球公地"性质正遭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日益依赖太空;另一方面,太空技术也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军事实力的倍增器,国家军事和安全战略的赋能器,国家软实力的展示器。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为此,国际社会也提出了多项治理倡议,并进行了相当努力,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实现全面太空安全治理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由于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禁止太空常规武器国际运动的先锋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年多前,这个亚洲超级大国——还有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自俄罗斯、津巴布韦和叙利亚——在联合国提出了一项禁止部署太空基武器的条约草案。 但是,就在北京努力争取多国联盟和公众舆论反对“太空武器化”之际,它还在继续悄悄地发展自己的旨在摧毁美国军事设施的太空基武器和战术。在这方面,中国的战略是通过限制并最终使美国现有的太空基防御设施失效而削弱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及预先发展许多专家认为将为防止弹道导弹袭击提供最有效保护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把她的宇宙飞船命名为“神舟”,意思是神圣的船,因为它将把中国人带入更深远的太空。在“神舟”飞船将第一个“中国太空人”送入轨道后,中国获得了盼望已久的历史地位——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太空超级大国。虽然美国和欧洲的太空科学家争相开展越来越具有野心的无人航天任务——例如欧洲向月球发射的小型高新科技探测器,太空行业业内人士则认为争夺太空霸权的真正战斗正在其他地方打响。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中国仍然远不能向美国的太空地位挑战,但它心里可能有更多的可实现目标。如果正在进行一场新太空竞赛,它是处于第二位的。俄罗斯的太空计划在1990年代后衰退了,现在其能力只是通过对西方顾客的巨大商业销售额而得以保持。中国的GNP和国家预算是俄罗斯的五倍,能够轻松支付超出这位美国前任主要对手在太空竞赛中开支的资金。中国据说花在神舟计划上的23亿美元,略为超过了NASA每年用于航天飞机的花销的一半。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太空计划已经开始使欧洲航天局黯然失色,后者没有向轨道输送宇航员,但在发射无人商业卫星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20年6月,美国国防部公布《太空国防战略》,确定美国太空军的四大战略目标,即提升美军的全面领先优势;把太空系统整合进作战体系;塑造战略环境;与盟友、合作伙伴、工业界和政府机构合作,从而赢得大国竞争的战略、战役与战术各层次的胜利.为落实美国政府与美国军方的战略意图,美国太空军成立后就把目光瞄向了地月空间,力图通过控制地月空间进而控制整个地球.2021年6月,美国太空军正式发布了《地月空间入门》,提出了未来在地月空间进行作战行动的概念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航天器,拉开了美国企图控制地月空间的大幕,标志着美国谋求太空霸权已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美国强化对华战略竞争使两国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上升至危险程度,而中美之间现有的危机管控机制难以有效应对这些危险。拜登政府的上任并未改变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基本走向,但加强危机管控、避免意外事件及冲突升级也成为其执政团队的基本共识。一般而言,中美故意走向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美国利用或因为中国周边事态与中国发生危机的现实性在上升。与此同时,中美在网络和太空领域发生偶然性危机的风险也在上升。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长期化的趋势下,加强危机管控符合双方、地区和全球的现实利益。为此,中国要继续维持有效的战略威慑,坚持以互信求安全的理念,敦促美国明示并遵守其对华战略竞争的底线;坚持既有的原则立场,警惕美国将其立场嵌入未来危机管控的规则之中;积极推动网络、太空和其他新兴安全领域的全球多边治理谈判。  相似文献   

18.
红星指引新天军 俄罗斯最新太空军事实力深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官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将军向外界公布了俄太空军事复兴计期。按照该计划,俄罗斯将大力加强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太空系统的作战能力,以确保俄罗斯在军事航天领域的战略主动权,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最近,美国艺术与科学工程学院公布《俄罗斯太空军事实力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俄罗斯天基武器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综合评估俄罗斯太空政策和整体作战水平的基础上,探讨了俄罗斯未来太空军备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言论     
发展太空武器让俄罗斯重振雄风8月22日,俄罗斯航天兵司令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上将在莫斯科航展上明确宣布,今后俄罗斯的载人航天计划可能用于军事目的。此言一出,不亚于重磅炸弹落地。"在未来战争中,谁夺取了制天权,控制了太空,谁就可以进一步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并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早在24年前,里根就抛出了当初轰动一时的"星球大战"计划,其核心意图就是"要美国赢得未来"。如今的美俄太空优势之争,蕴含着强烈的战略企图。不可否认,前苏联的崩溃一定程度上就是被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相似文献   

20.
前言 IFX计划,是美国天基激光武器发展计划。是美国防部科研局与美国空军共同勾画的二十一世纪用激光武器进行太空作战的美好蓝图,此计划预计到2013年完成,计划的前期和中期工作目前已完成,美空军正集中精力攻克难关。美国在激光武器研制方面,不仅仅把目标局限在太空,同时把触角伸向空基机载激光武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