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陈云曾将其上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反腐倡廉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同时,从理论上进行研讨,特别是进一步厘清腐败产生和公权力的关系,对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形成有效的体制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强势物权人寻租获利的动力导致一些竞争性物权滥用,而不受限制的物权滥用是公权力的代理人滥用公共物品的诱因。被物权人俘获的代理人收受物权人的寻租投入,其成本转嫁给社会其他群体,这些群体还要承担更多的给付,这种支付不在经济市场而在不对称性政治市场形成。因此,限制物权行使的物权社会化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心物二元论的唯物主义一面与唯心主义一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达到物之为“中”的实在性。就物本身而言,它既不是物质之物,也不是精神之物,它只是超越此二的中性物。但物的物理属性与精神属性是对立统一的。从而物在其物理属性中的自身规定——物质之物,与它在其精神属性中的自身规定——精神之物,也是对立统一的。物就是如此这般的普遍生命。只有合理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内在统一——物的“达道观”,才能对此予以全面表达。  相似文献   

4.
施红 《当代贵州》2014,(13):53-53
正对于快速转型中的中国来说,如何防止政府官员利用国家公权力寻租,防止资本向政府公权力渗透,是非常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对于资本和公权力的勾结,中国执政党高层并非没有意识到,舆论也并非没有进行批评。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一面被解决掉,一面又新产生,似乎很难断根。这有三个基本原因。第一,用行政权力来管理社会和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以其快捷、方便、随意、流量大、生动鲜活以及与现实生活同步等诸多特点,吸引着大量的文学爱好者.随便打开哪一个论坛,网络写作者都有成千上万,他们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倾诉着心中的某些情感,这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使我们在一片小小的网络中,与世界同步.但不得不看到,信息时代的方便是提供给所有人的,包括一些不法书商,一些惟利是图的人利用网络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廉价甚至是无价地掠取着网上的文学作品,严重地损害了著作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6.
吴宏光 《世纪桥》2012,(1):57-58
物权无因性原则作为法律行为的一部分,这在彼邦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法中则弃而不用。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对于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原则存在与否以及是否运用,长期争论不休,最终也无妥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切实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它们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10页)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主要把技术的社会化视为一种目标或朝这种目标努力的过程--使技术被社会所接受、认同,等等.但技术的社会化更应被视为现当代技术的一种特征:它脱离了古代技术的个人性和封闭性,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专业性和协作性活动,且其活动具有社会建制的特征.在当代,技术及其社会化与生产社会化的关系表现为新的内容,例如对生产的集中(以及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既有促进又有制约.  相似文献   

9.
张武  黄宏 《世纪桥》2007,(2):52-53
目前,物权立法已提上议事日程,而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的核心问题。而充分保护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第三人的利益实际上正是市场经济交易秩序的化身,社会整体正常的经济秩序就是由一个个第三人连接起来的。”本文结合善意取得制度、公示公信原则和物权行为理论进行评析,进而提出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基础,以公示公信为原则,以善意取得制度为补充来保护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引言原权、救济权、公权力都是法律概念,存在于法律世界中,而法律是不具有自在价值的,法律附属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生活中,我们崇尚的是自由,故法律应以实现自由为旨归。因此,原权、救济权和公权力都是实现自由的法律工具。但这三种工具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实例:1.乙向甲借款10万元,借款期限1年,但1年后乙没有依约偿还,甲遂向法院诉请判决赔偿,法院判决甲胜诉,乙没有自动履行判决,于是在甲的申请下,法院对乙的银行存款进行了强行划拨。2.丙有一古董,丁一日去丙家做客时将古董窃走,丙遂向法院诉请丁返还古董,法院判决丙胜诉,而…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5,(2):41-41
陈芳等在2004年12月21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撰文指出:在近年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一些人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发财致富方式,就是把“公家的财产”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钞票。”“自办一个企业不如收购一个企业,外部收购不如和管理层一起收购。”从已查处的案件不难发现.在分食“最后晚餐”的欲念下,一些国企经营者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花样翻新。如:恶意减损、隐匿国有资产、非法转移国有资产、巧立名目,私分国有资产、暗箱操作,攫取国家给予改制企业职工的优惠。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弱势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尤其易受到政府滥用农村土地征收权这一行政权力的侵害.强势公权和弱势私权的冲突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协调,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弱势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尤其易受到政府滥用农村土地征收权这一行政权力的侵害。强势公权和弱势私权的冲突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协调,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论物权法与担保法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同1995年10月1日施行的《担保法》,对相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法律规定,即存在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在经济的和社会生活中,都希望充分享受民主权利,但这种民主权利并不是外在于个体人的,既不是上帝或自然界的赠品,也不是集权专制或资本统治的恩赏,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权利不是孤立的、抽象的、空洞的,公民在享受充分的民主权利的过程中,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权与私权冲突下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要正确地疏导和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协调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发挥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作用,有效地制约公权以打造法治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权与私权和谐是促进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物权争议可以分为双方物权争议和三方物权争议,双方物权争议可以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而三方物权争议一般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但在例外情形时也可以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物权和债权是紧密相联的,当事人在动产物权选择的法律与在合同中选择的法律会发生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发生冲突时,法官应主动查清当事人选法的合意,而不可径行认定动产物权的法律选择无效.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条中以较为原则性的法律语言规定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的制度。但具体到这一制度如何建立还存在理论上的争议,并且实践中就如何设计出逐步向统一的登记机关过渡的可行性方案还亟待研究。行政协助制度可以从完善现有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协调登记机关之间的行为出发,最终向统一的登记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19.
党性是政党的固有本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与先进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坚定的党性立场必须建立在先进性的基础之上,坚持党性原则是实现先进性的政治保障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坚定的党性立场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脱离了科学性基础的所谓“党性”,是一种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假“党性”。坚持党性原则是实现科学性的重要政治保障。坚持了党性立场,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顺应历史潮流而富有价值的方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