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大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本演讲中 ,作者论述了“2 1世纪的大学”这一主题。首先 ,作者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大学应对自身的全球化的方式。作者评述了关于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的不同观点 ,指出了大学开展科研、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当前大学承受着来自政府、社会的过高期望。作者反思了在大学卷入社会活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利弊 ,指出了长远规划、科研合作、国际流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中 ,大学需要处理好科学与技术、开发的关系 ,以及大学与工商界的关系。作者特别探讨了大学 -工业合作间的复杂关系 ,指出了二者间的合作可能及不同性质 ,并介绍了牛津大学的有关策略。在结论部分 ,作者提出了他关于大学的使命的观点 :探索自然和人类世界 ;培养独立思考的、负责任的下一代。作者认为 ,把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 ,是对大学目标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在韩国警察大学访问期间 ,该校在警界中极高的地位、校园美化与设施建设、教学与实战的一体化、学生自治、人性管理 ,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引发了作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作者的办案实践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就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起诉过程中的证据审查与运用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传统著作权理论认为作品系作者人格之外化或延伸,故著作人身权与作者无法分离。两大法系在著作权法上所秉持的不同价值理念导致其立法在处理著作人身权与作者的可分离问题上存有不同的偏向性。事实上,作品并非体现作者全部人格且著作人身权满足物的外在性,这决定了著作人身权与作者是可以分离的,中外著作权立法在此问题上亦有所反映。但是,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因其与作者并没有天然的必然联系导致其与作者的可分离程度较强,而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作者人格联系紧密,故无法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5.
作者个人气质禀赋的独特性,是其他人不可复制,也无法模仿的,它在写作中构成了特定的"文气".古人之所以提倡"文以气为主",是因为作者的个人气质、性格和才华在写作中起主导作用,是"写作冲动"的内在动力."文气"是天赋才情与学问修养的综合,是作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作者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获得"语感"的心理习得过程.  相似文献   

6.
铁凝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从<玫瑰门>到<笨花>是作者一次比较明显的转变,从<玫瑰门>、<大浴女>到<笨花>创作的发展与变化的轨迹来看,作者的性别意识经历了从"凸显"到"隐退"的过程,这反映了作者创作转向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描述了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理论,特别是他关于犯罪人生理、情感和习性特点的描述,以及他的犯罪与种族遗传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区分了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与同时代菲利、加罗法洛和李斯特的犯罪学,认为前者属于犯罪人类学和生物学理论,而后者属于犯罪社会学理论。最后,作者深入到在法哲学领域,试图将龙勃罗梭的理论纳入到西方法律思想史。作者认为,龙勃罗梭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社会学与人类学尚未各自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龙勃罗梭犯罪人论是犯罪人类学和犯罪社会学的早期理论。龙勃罗梭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的理论标志着形而上学法哲学向社会学法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主体。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能不能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文中分析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探讨了社区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0.
版权法制度经历了从重点保护出版商到作者与出版商保护并重甚至偏向于作者的过程,对出版商与作者权利的不同定位同特定社会的主导思想有关,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我国的著作权立法应重点保护作者权利.  相似文献   

11.
投稿须知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一、篇名(附英语译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署名规则为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作者署名下方是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并加圆括号。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  相似文献   

12.
王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9):172-173,176
今天的文化市场竞争激烈,编辑作为出版机构中的实施者,既在主动地选择作者和读者,同时又被作者以及社会与读者所选择。本文结合作者的编辑工作实践,对编辑主动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意识到自己处在作者和读者严格选择之下做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3月 2 1日 ,本刊与上海市检察官协会、上海市女检察官协会共同召开了“检察官论坛”作者座谈会。本刊特邀编审罗昌平、陈素珍同志和来自上海市检察系统的 2 0多位作者参加了座谈。与会人员回顾了本刊与上海市检察系统的合作历程 ,一致认为这是高校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的好形式 ,是推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途径。会议还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检察官论坛”这个有特色的专栏听取了作者的意见与建议。本刊召开“检察官论坛”作者座谈会@柯彦  相似文献   

14.
数字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主体身份具有多重性,出现作者与作品使用者同化,甚至是数字技术与作者混同。与传统作品相比,数字作品精神权利客体具有虚拟性,其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数字作品更容易被改动且不留痕迹,作者声誉保护还具有跨境特点,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发展也有利于保护作者声誉,提高作者知名度,甚至是保护读者利益,促进作者精神权保护。针对数字作品制作技术和数字作品传播技术给作者精神权利带来的威胁,首先应该从技术层面完善数字作品权利管理信息,保护数字作品作者身份及数字作品的完整性;其次,法律层面则应明确作者精神权利的司法管辖选择、法律适用,可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因特网条约》、Trips协议等规定进行应对;最后,面对数字技术冲击,应贯彻作者精神权利与公共利益平衡原则,既要保护作者精神权利,又要促进产品和信息的流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文中分析了学分制选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学分制下选课的几个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增加学生选课时信息储备量;保障教学资源丰富稳定,协调其与学分制要求的矛盾;整合资源、调研论证;合理规划开设选修课。并且进一步结合作者工作实践探讨了学分制对教学管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人(作家、译者、读者)永远是翻译研究的中心,而译者又处于重中之重,他既对作者负责,又对读者负责,并系读者与作者的责任与一身。对原作者而言,他是读者,而对读者而言,他又是作者。在任何情况下,译者不能自行扭曲、误解、绕过、略去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却随时随地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对译者的矛盾处境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5):F0003-F0003
<正>一、篇名(附英语译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署名规则为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作者署名下方是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并加圆括号。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相似文献   

18.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主体。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能不能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作者一编辑一读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建构的历史与历史的建构———女性主义与妇女史研究文集》一书于2009年5月由山西出版集团&#183;三晋出版社出版。作者畅引婷,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常务副总编、《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编审。该书是作者20年学术研究的总结,汇集了在不同时期撰写的文章41篇,其中既有关于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通过在主题、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等方面对各种讽刺手法的娴熟的、全方位的综合运用,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经典的人物形象,如贝内特太太、柯林斯先生、威克姆和宾利小姐、凯瑟琳夫人、等等。通过人物形象的讽刺,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盛行的以金钱为轴心的极端物质化的爱情与婚姻,抨击了只注重物质、门第而不注重男女双方之间的爱情的婚姻,宣扬了作者自己的爱情与婚姻道德观。本文拟通过探讨《傲慢与偏见》中对贝内特太太的讽刺来管窥奥斯汀博大精深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