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在制度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主体内容,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具有不同的本质意蕴。本质相同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具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因此,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协调发展,既需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也需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制度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全会上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上升为党的四种民主治理制度形式之一。强调指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本文试以台州温岭10年基层民主实践创新到制度内人大参与式协商民主决策进行比较,对执政党新时期民主制度、领导体制建设进行疏理和总结,进一步促进基层民主与执政党民主制度互动,为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出了"两票制"推选乡镇领导的方法,"两票制"围绕着我国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的产生及其选举所作的改革和探索,从整体上有利于全面加强乡镇一级党委和政权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王孝云 《学理论》2009,(24):93-94
众所周知,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出了“两票制”推选乡镇领导的方法,“两票制”围绕着我国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的产生及其选举所作的改革和探索,从整体上有利于全面加强乡镇一级党委和政权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重点是要锐意进取,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有序推进;要坚持制度化建设的根本方向,重点是要进一步明确制度的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制度的精细化建设和制度之间的体系化建设;要坚持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中心,重点是要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民主素养水平;要坚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地位,重点是要积极支持、有效引导党内基层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7.
苟建丽 《民主》2004,(9):1-1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启动的,这是一项事关中国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建设。《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十余年,就是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提高的十余年。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各级党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对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建设的领导,村委会选举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得以普及,特别是对村务实行公开、公正的民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且得到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2)
选举制度则是选举这一行为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石。现代民主国家正是通过选举制度来表明其对民主政治的承认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我国的基层人大民主选举制度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竞争机制不健全;代表候选人的产生机制不完善;选举保障机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乡镇选民角色意向结构的征询与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乡镇选民角色意向结构的征询与缕析张立荣基层社会的选举制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居于基础地位,现实地反映着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实现程度。而基层社会选举制度的建设状况和水平,则可通过对乡镇选民的选举知识、选举态度、选举行为倾向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历史国情与政治现实,可以也应该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运作的制度平台。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事业,需要以中国人大制度为实践平台,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调共进,而中国人大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协商民主理论有利于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政治团结;通过制度合法性建设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制度。在人大制度中推行协商民主的重要而可行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选举过程、立法过程与人大代表汇通民意的过程。即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协商机制与实践;将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平台推动立法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协商实践;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意表达与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