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2013,(11):27-27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当时创办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上,创办经济特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中,有3个建在了广东,这是与叶剑英的努力分不开的。叶剑英力主充分发挥广东的区位优势,实行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3,(11):46-46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特区(也叫出口特区、出口加工特区)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其中包括允许外国人及其公司、企业直接投资设厂,或同他们兴办合营企业和旅游等事业。  相似文献   

7.
1981年10月15日,厦门湖里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1984年2月,邓小平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年,经项南积极向邓小平建议,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l平方公里.特区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邓小平指出,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指导思想要明确,不是收,而是放.而且是放的不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特区经济上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是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主要是出口。(二)特区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三)对外商来经济特区投资,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四)经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域广大,与外界隔绝既久,且有制度上的差异,实行对外开放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门户洞开,全境同步开放。遵循历来的经验,中央决策层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梯度开放的策略,以控制风险,并从局部得到经验和示范。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特区政策在今天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酝酿过程,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回顾。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从此迈入了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国地域广大,与外界隔绝已久,实行对外开放不可能全境同步开放。遵循历来的经验,中央决策层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的策略。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特区政策到今天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酝酿过程,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也是中央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试办经济特区35周年。今天,我们和全省各界人士一道,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深情追忆他指导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时代足迹。  相似文献   

15.
<正>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像5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上。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达阳 《湘潮》2014,(4):7-11
我国经济特区3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密相连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我国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极为关怀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在初创时期,亲自参与规划并指导,给厦门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一、亲自为厦门经济特区选址 1979年4月,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谷牧带领中央工作组到广东、福建考察,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是考察组成员之一。在这之前,江泽民已多次深入各个经济特区,参与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工作,参与制定中央对经济特区实行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最初一般都表达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陈云一贯倡导支持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经济特区的创建。经济特区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事物,陈云的思想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改变。陈云对经济特区的态度经历了谨慎支持、总结经验到公开赞成的逐渐变化的过程。陈云的思想变化过程蕴涵了改革开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立法变通权是我国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特区特有的权力。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是基于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职权立法。经济特区变通立法是为了改革和发展需要,由全国人大授权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二者在客观依据、法律性质、立法主体、权限、范围和程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专门到广东、福建,跑了三个经济特区,还到上海,看了看宝钢,有了点感性认识。今天找你们来谈谈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问题,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