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7,(2):48-48
2007年1月,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该报告指出,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这就是说,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淮海论坛》2007,(2):48-48
据专家称.我国目前的现代化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五十五年。日前在北京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预计,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也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2):99-99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和巾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提交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透露,我国平均大约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2040年全国全部34个地区完成丁业化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0,(9):10-14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5.
<正>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6.
工作信息     
《政策》2007,(3):62-64
2015年,中国将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去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最低价收购政策保丰年粮价不跌;我国农业高技术研究进展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政策》2011,(3):78-80
中国现代化水平位列发展中国家中游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了89%,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六十九位;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40%,排名第六十位。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参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专家提出 ,未来 5 0年内我国现代化必须跨越城镇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三道坎 ,才有可能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在对大量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后 ,专家建议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战略重点 ,并建议三个阶段的战略重点分别是城镇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城镇化阶段大约从 2 0 0 0年到 2 0 1 0年 ,基本目标包括全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 ,沿海发达地区基本完成信息化和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民主化取得新进展 ,平均生活质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全国平均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进入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是不可能的。对于外贸依赖度超过了73.5%,外贸总额己位居全球第二,并可能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中国,蜕变可说是生死攸关。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在20世纪后40年里,中国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她已经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走上了通向现代化的希望之路。据现代化研究课题组提供的数据,在1960~1990年期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年均增长率为1.8%,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中国年均增长率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快0.3个百分点;在1970~1998年期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密切的同源关系。中国在争取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两次民族意识兴起的高潮。第一次是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具有广泛性、实践性特点。第二次是建国后至今,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意识表达,具有发展性、开放性、吸收性特点。中国的现代化的实现将是在新的民族意识表达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没有民主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人们业已注意到,在实现现代化中的中国民主化的列车已经启动,正沿着既定的轨道缓缓前进.最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同时举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去年发表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的结论,到2002年为止,按照各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个部分。北京属于发达地区之—,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正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准备期,而海淀区处于北京发展的领先地位,高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相似文献   

14.
吴雪芬 《前沿》2008,(4):59-61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是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的政党,它要完成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是个革命的组织。通过革命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在建国后的曲折进程中,革命式的方式是用来进行建设的主要载体,因此革命组织的建设性转换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改换共产党组织的革命气质使之变为一个建设型的组织,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以及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现代转型,以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党内民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现代化,目标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观念或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尤为关键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漠 《小康》2008,(2):58-60
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帷幕。30年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刮目。伴随期间的是无数的第一次与第一个,第一次合资,第一次征婚,第一个亿万富翁,第一个美容美发学校……本刊编辑部拟以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见证中国30年的巨变。欢迎大家为我们提供生动案例。电子信箱:lim06610@sina.com  相似文献   

16.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党校曾祥正同志在来稿《工业化 :是继续 ,还是放弃?》一文中说 :继续完成工业化不仅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 ,也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进而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基础。由于工业化对第一次现代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而要说明继续完成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是要说明工业化对第二次现代化 ,即对实现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在这个产业发展的链条中 ,后者是在前者充分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农业经济相当程度的发展 ,人类停留在游牧时代 ,工业经济就无从产生…  相似文献   

17.
保持政治稳定是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完成现代化历史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类型国家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和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 ,才能统一整合社会资源、控制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要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治体系 ,政府就必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建国后 ,中国共产党面对1949年前后以政治解体和社会解体并存为特点的总体性危机 ,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国家政治整合和现代化赶超发展战略的要求。但是 ,这种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日前在京公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该报告指出,2002年中国仍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属初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可能第一次完成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折,以城市为基础重新构造经济社会环境是“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最主要变量。  相似文献   

20.
《西部社会》2002,(11):1-1
“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这样预言。 十几年后,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自新世纪始,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