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波 《学习月刊》2009,(6):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渐由事权、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财政体制向事权、财权逐级划分的分权财政体制演化。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为了一种导致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体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格局,重塑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时.科学设计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府各项职能的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但是,我国区域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制约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进一步推进,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配置不足和标准不均等问题.因此,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从上述三方面着手实现我国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严重失衡。从财政的角度看,其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均等化的财政支出能力和科学的财政投资结构。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建立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财政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恣意行政的空间,激发了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以获取较大的财政收益的冲动,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追求职位晋升是地方政府官员目标函数的集中体现,对上负责的官员选拔机制和晋升路径的"淘汰制"激化了同级政府官员之间,以及不同部门、单位和区域官员之间的攀比和竞争。这两种制度安排相互牵制,形成共振,构成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而这必然与政府责任的履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的二维解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政府责任承担的应然性分析以及政府具体责任承担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履行的现状进行了现实考察,以发现政府责任承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政府责任的基本理论的厘定及现实状况的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寻原因,以使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中更好地肩负起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问题,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推进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失衡。基于此,公共财政制度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是本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是政府能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政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各级政府在其中应承担的职责以及从制度上保证政府的责权对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央的要求得到具体的落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所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特征,为改进政府服务提供了新途径。地方政府要强化对电子服务的认识,注重信息资源建设,建用结合,全面创新服务观念和机制,以满足公众需求,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服务型政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民营化视阈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涛 《理论研究》2007,(5):36-38
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地区和群体性差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它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其中2005年之前的重点主要是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行政流程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改进,2005年之后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我国现实存在的城乡、区域等差距很大,使得这一任务更为艰巨。因此,它需要诸多方面的同时推进,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顶层设计、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明晰、政府职能的继续转变、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以及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网络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关问题。文章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受益均等原则、主体广泛原则和优惠合理原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四方面的歧视;消除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改革思路主要包括: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范围要适中,不能过宽或过窄;标准要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13.
刘远翔 《学习月刊》2009,(14):15-17,4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居民的基本需求发生了全面快速增长的深刻变化.这对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我国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钱继花 《世纪桥》2011,(15):144-14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在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未来服务型政府职能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财政转移等途径实现适合我国国情,关注民生的均等化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治理理论下建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论是近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它的一些理论主张在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着眼于探讨治理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带来的模式变化问题,尝试建立委托与替代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模式,以推进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的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实现的是公民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以及实现结果的相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是"钱"的问题,应当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试论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敏 《学习论坛》2008,(10):52-55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实现这一目标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从政府职能结构、财政开支结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这个目标就一定会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分析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努力解决好政策选择和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社会和谐大有益处。分析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在于由“看客”、“过客”变为“主人”的角色转变,要使他们更好地“融化”在城市里,需要实现社会各方与农民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而,需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与能力,将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落实到每个农民工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