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龙江 《党建》2023,(7):52-54
<正>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这是诗人郭小川在《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写下的诗句。正如诗中所言,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肥沃丰饶,沉睡了千万年却无人踏足,成为世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从1947年起,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这片土地终于打破沉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心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理想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张博 《奋斗》2013,(2):45-50
正开篇语: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方创造奇迹的土地。5.76万平方公里的北大荒像一个聚宝盆,在祖国的北疆闪烁着奇丽的光彩。从1947年第一批荣复军人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开进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拉开了北大荒建设的第一犁、创建了第一批公营农场开始,三代北大荒人就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把昔日"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北大荒建成了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北大仓据统计年来北大荒已经累计生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9,(11)
正开发建设北大荒北大荒,沃野千里,荒无人烟。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建国后,党中央作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转业官兵分批次进入黑龙江腹地,开启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赵光辉 《奋斗》2014,(11):47-48
今年是支边青年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55周年。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来自山东等地的支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满怀人生理想,毅然远赴边疆,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鬓染秋霜、年逾古稀;当年他们为之抛洒汗水、奉献青春的那片荒原,如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华大粮仓”。  相似文献   

5.
“屯垦戌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开发边疆、保卫边疆”而进行的一项战略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和全国各地的城乡青年,随着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一声号令,毅然纷纷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先后在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边疆省区,开辟了2000多  相似文献   

6.
在北大荒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那就是毛泽东主席1959年写给北大荒人李艾的一封信。1958年初,全军掀起了来北大荒的热潮,口号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誓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这股热浪冲击着中南海中央警卫局文工队这帮年轻人  相似文献   

7.
一、两年多来全省党史工作情况回顾1995年4月,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党史工作战略转移,特别是去年6月6日中央书记处对党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以来,全省党史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初创了新的局面。(一)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有所前进.全省不断加大了对重点资料的征、编力度,创造性地开展了科研工作,离写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党史专著、人物传和论文,特别是已经或正在编写、出版一批直接为党的现实工作服务的作品。其中,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开发建设北大荒》已下搞;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与…  相似文献   

8.
北大荒,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壮丽的名字。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一批刚刚穿过枪林弹雨的勇士带着尚未散尽的硝烟来到这里,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50年来,先后有几十万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汇人这支垦荒大军,他nJ以超乎寻常的革命毅力和奋斗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荒原深处站稳了脚跟,创建了第一批国有机械化农场,迈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脚步。如今的北大荒,3000万亩良田阡陌纵横,林带成网,麦浪滚滚,稻花飘香,是全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是国家重要的商…  相似文献   

9.
北大荒,人称“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从1947年起,我人民军队先后抽调14万余官兵,分八批次进入荒原腹地,在这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8年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一、“向地球开战”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为此,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顿时,全…  相似文献   

10.
刘炳峰 《世纪桥》2005,(11):46-49
“屯垦戍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毛主席为“开发 边疆、保卫边疆”而进行的一项战略部署。人民解放军复转 官兵和全国各地的城乡青年,随着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声号 令,毅然纷纷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先后在 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边疆省区,开辟了2000 多个国有农场,形成了一条巩固的“边防农场带”,为促进 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与边防安全,做 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秋风 《世纪桥》2001,(4):33-34
在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中,产生了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  相似文献   

12.
"屯垦戌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开发边疆、保卫边疆"而进行的一项战略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和全国各地的城乡青年,随着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一声号令,毅然纷纷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先后在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边疆省区,开辟了2000多个国有农场,形成了一条巩固的"边防农场带",为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与边防安全,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编的《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部资料书共两卷,约85万字,由综述、文献资料、典型材料、回忆文章、大事记、统计资料六个部分及附录组成。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俊生同志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指出:《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光辉历程及对国家的重要贡献,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大荒开发建设事业,起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北…  相似文献   

14.
1王震晚年曾高兴地回忆 说:“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有无数道,但最满意的是给士兵下令放假找老婆,找不到的不准回来!” 1958年,在王震将军的动员和率领下,10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垦荒。这支队伍便成了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第一批生力军。 北大荒寒冷荒凉,复员转业军人很难找到女朋友成家。许多人到了30岁还找不到对象,发出了“人到35,还是王老五”的哀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震  相似文献   

15.
曾存 《实事求是》2009,(6):57-60
建国60年来,新疆喀什市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喀什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谱写了保卫边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盛世华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喀什市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大荒的巨变与北大荒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放战争硝烟正浓的1947年,上万名的伤残军人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自部署下拉开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60年来,建设者们在这片神奇的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跨世纪发展的一项大思路、大战略,是贯彻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实际步骤,是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问题。去年初江总书记视察包头时,要求我们把包头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经济强市,为包头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又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世纪号令,为我们实现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中央的部署,这次西部大开发不只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局部开发,而是全面推进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省委、省政府明确:在西部大开发中,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启动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和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支持贵阳市瞄准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这是西部大开发中对贵阳市的定位,也是跨世纪发展中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十五”规划的工作重点,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和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何…  相似文献   

19.
王炳江 《奋斗》2008,(3):38-40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垦区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经过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和生命培育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是几代拓荒者在开发北大荒的壮丽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兵团屯垦戍边56年来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决定组建、恢复并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屯垦戍边历史经验,开发、建设、稳定边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战略举措,符合国家最高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边疆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