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通过对陈丹燕近来的一系列怀旧上海怀旧散文和旅行游记散文的分析,解构陈丹燕的精神世界,展现陈丹青散文创作中的摩登上海主题,真正的精神家园探寻,依托文化底蕴的怀旧书写的三个特点,呈现了陈丹燕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民工的物质利益,已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相比之下,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则显得有些不足。今后应动员各界力量,加大对农民工文化生活方面的投入,努力建设好农民工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5月22日,在《党员生活》2012年度通联工作会上,来自35个县市区的组工干部对办好《党员生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选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我们的社会道德却未能同步前进。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努力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建设。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必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支点,用民主的精神替代封建伦理和专制思想、等级观念;必须重新定位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拯救公共价值的缺位;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史料,烈士陵园的丰碑和雕塑,八角楼里的书台和油灯,挑粮小道上的青苔和石级,黄洋界的炮台和战壕,小井烈士墓的青松和碑文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红军的传奇故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走进井冈山,才能真切地感悟到“天下第一山”的政治高度;只有走进井冈山,才能真切地领悟到“井冈山精神”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民主、自由精神,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廉政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同时表现为树立民主样本、建设清廉政治、推动整个国家进步的精神,探索跳出“周期率”的政治新路精神。延安精神是知、情、意诸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超越疏离 走向和谐——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仅有文化之维,还有自然与社会之维。自然是人类精神依存的家园,社会是生命获取意义的家园,文化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超越现代性所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传统文化的疏离而走向和谐,是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位淡泊名利的共产党员.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在精神园地辛勤耕耘的人,用他的坦荡、忠诚和乐于奉献精神,彰显出新时代央行人清廉的本色和尊严。他.就是被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树为十佳廉政模范之一的人民银行松滋市支行党组书记、行长杨永光。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能从生存的本质和恒久的意义的根本困境,进入时人类心灵家因的终极追问和原始探究。始终坚守内心的宁静,回归本真,顺其自然。主张守望心灵,回到本心的怡然自得和本真心性之中。来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来往”。在纷乱的世界中,放牧·心灵,为人类寻求个体生命真实安宁的心灵栖所,找回属于自己的那块诗意的大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愈来愈多地涉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追寻和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凸显出对精神家园建构的重要作用。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建构的内容和路径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论述,其启示有:应以超越性需求为指引,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应在审视和解决多重矛盾的过程中构建精神家园;应依托和整合多种学科资源,以大教育的宏大视野建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个体生存的压力愈来愈大,人们在疲于生存的道路上奔波时,往往忽视在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这种精神与文化的迷失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如果忽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那么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是随着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确立而为人所常提及的概念。但是精神损害的客体是什么,与财产损害有何区别,其具体内涵如何,学界意见并不统一,影响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与完善。精神损害应“是一切非财产利益上的不利益”,宜将其区分为“事实上的精神损害”与“法律上的精神损害”,以更好地理解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已初步建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问题还缺少统一的规定,法律与现实相比明显滞后。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就需要对"精神损害"进行科学界定,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和主体要拓宽,赔偿标准要法定化。  相似文献   

16.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经常处于各种矛盾冲突中: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身的冲突。在霍桑的《年轻的好人布朗》、劳伦斯的《玫瑰园的影子》以及鲍德温的《索尼的布鲁斯》这三篇经典短篇小说中,三位主人公面对客观世界与他们各自梦想的虚幻世界的矛盾冲突所做出的种种选择,经常使他们痛苦万分。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从中获得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经济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提出名牌战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系统具有六个精神文明功能 :观念更新功能、伦理道德功能、民族精神功能、科技一人才功能、文化发展功能、理论催生功能。开发利用上述功能 ,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着重在坚持“三义”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加强“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树立“三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促进科技进步、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做好名牌战略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弱势群体受精神虐待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权益的维护与保障正在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青少年弱势群体所受到的精神虐待现象不可忽视。究其原因,施虐者的心理异常无疑是导致其对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精神虐待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采取高层次、多环节的综合措施,预防、控制精神虐待现象的滋生蔓延,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