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9日在北京开幕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7届亚太区域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言中指出,农业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解决好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且对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也有重大意义.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当前农村经济已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证到本世纪末使农村经济发展再上一新台阶。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总人口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5,农业人口相当于印度的总人口。如果我们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也帮不了我们;如果我们的农村经济不能登上新台阶,我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对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来说,不仅关系到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坚决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合理的解决,生老病死有所保障,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农民的养老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度重视农业,夯实农业基础,保证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对于顺利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 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是有12亿人口、9亿农民的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尤为显著。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并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鲁锐 《奋斗》2011,(1):53-5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医疗保障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而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更重要的还是为人口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我国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邓小平同志曾提醒过我们: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恢复不过来。陈云同志1985年就说过“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因此,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必须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科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4):11-11
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从3亿吨先后跨越了4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70%的人口生活工作在广阔的农村,农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好农村工作,对于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素质,稳定农村社会,进而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目前我国农村的情况看,做好农村工作,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因为农村稳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提条件,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稳定形势总的来讲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8,(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要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必须紧紧抓住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  相似文献   

13.
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稳定和加强农业,是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他在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不可因农业形势稍有好转而放松农业,不可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有所下降而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因其他方面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而忽视农业。在当前形势下,要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4.
市场效益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主导产业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农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该怎样向前发展;怎样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11):4-4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那么第一就是农业。“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国民经济包括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方针,按照《建议》中提出的“切实加强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不仅会极大地保证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是胜利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纲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农业人口仍占到总人口的近70%,是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都提醒我们,如果不以极为务实的创新态度来解决“三农”问题,我们的执政党和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来自农民。“三农”问题已经突破了经济层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第二件事就是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预示着农村改革将逐步成为中国改革的重头戏。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大事 历史和现实均昭示人们,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作为一个九亿多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不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实现不了 ,社会就可能发生动荡。因此 ,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 ,增加农民收入 ,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 )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  相似文献   

19.
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核心。他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是,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用人均指标来分析中国的国情,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最终解决人口问题。(一)用“大”和“小”来辩证看待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处理人口问题。小平同志说:“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调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邓小平文选》第三…  相似文献   

20.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象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如何更是举足轻重。李鹏同志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中央方针和措施的制定,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给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但是,农业发展受制约的因素很多,只有对农业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具体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