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截至今年六月,赤峰市草牧场落实“双权一制”工作基本结束,草牧场所有权落实到嘎查,草牧场使用权落实到户,建立起以家庭为主有偿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市100%的牧户都同嘎查村签订了草牧场延包合同,三十年不变。草牧场落实“双权一制”这一牧区重大改革举措对草原建...  相似文献   

2.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岗更嘎查地处美丽的贡格尔草原,有着丰美的草牧场。然而,由于20年前大规模的农垦,使这里一片片草牧场退化成荒漠,别说“风吹草低见牛羊”,几乎连蒿子都不长。大量牲畜都挤在有水草的地方,造成严重超载,致使沙化进一步扩大。共产党员乌力吉看在...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2,(1):32-33
第一,家庭经营规模过小。剩余劳动力过多。我国有耕地面积为19.5亿亩。被2.4亿农户耕种,户均耕地只有8亩多一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达3.5亿人之多,人均耕地不足6亩,与国外家庭农场相比相差甚远。由于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出现许多“零值劳动力”,过剩劳  相似文献   

4.
中央关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京郊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土地经营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家庭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得到确立。199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除城乡结合...  相似文献   

5.
当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经济分析入手 ,就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做些探讨。一、增加农民收入 ,需要农民家庭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增长。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农民家庭收入是由两个经济变量决定的。一是经济规模 ,包括产品数量和资源总量 ;二是经济效益 ,包括总收益和单位收益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一个农户的经济效益为其平均成本与市场价格之比。假定经济规模不变 ,市场价格不变 ,农民的平均成本越低 ,经济效益越高 ,收入也越高 ,可…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1999,(1)
1、为什么耕地承包期要延长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这项政策的实施,对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保持了稳定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也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家庭承包经营是双层经营的基础。准确把握家庭承包经营在双层经营体制中的地位,弄清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经营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家庭承包经营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层次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直接从事土地种植经营的是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民家庭。据统计,我国98%以上的土地是由农…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盟沿袭了几千年的游牧畜牧业,经历了50年代的经营革命和家畜改良、60年代的定居建设、70年代的草业建设、80年代的牧业改革和半舍饲起步等一系列经济技术改造后,如今正进行着一次意义更深远、规模更宏大、内容更深刻的绿色革命——由定居轮牧向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转变。 40年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锡盟围绕草原建设、提高牲畜个体质量和商品率、调整畜群结构、强化服务体系等增产、增值因素,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以畜牧业为依托的其它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代逐水草而牧的牧户,如今95%实现了定…  相似文献   

9.
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其中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更是高达41.06%,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分析这些数据。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乌审旗图克镇提出并试点建设高效益家庭牧场以来,到2002年全镇有98%的农牧户参与了高效益家庭牧场的建设,户均增收9310元,人均增收1824元,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410元。高效益家庭牧场给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高效益。高效益家庭牧场应运而生驰名中外的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在乌审旗境内,被称为乌审旗东大门的老牧区图克镇位于毛乌素的腹地。其境内约有可利用草场110万亩,荒沙37万亩,耕地1655公顷(全为水浇地),牲畜总头数9.5万多头(只),是一个以牧为主的老牧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牧民打破了“大锅饭”,实行了“畜草双承包”,大多数…  相似文献   

11.
胡连军 《实践》2010,(3):30-30
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草根台嘎查的大学生“村官”朝勒蒙与草根台嘎查两委班子,紧紧围绕旗委政府提出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思路,结合嘎查实际,组织牧民购进西门塔尔牛、引进绒山羊,调整畜群结构,减少牲畜数量,  相似文献   

12.
特力更  张晋 《实践》2009,(1):30-30
耕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促进农村牧区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的必然趋势。近来,笔者对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等部分农村牧区耕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当前农村牧区耕地与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因势利导,促其健康发展。一是转包。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承包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文章就我国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和家庭经营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不同视角作了回顾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纠正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好一些认识偏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产业。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 ,农业状况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问题 ,关系到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问题 ,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近 2 0年来 ,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但与第二、三产业比较 ,农业的发展还是较缓慢的 ,存在一些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切实保护耕地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耕地就失去了农业的根基。耕地不断减少 ,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棉、油、菜的供应就会紧张 ,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近 2 0…  相似文献   

15.
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 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等从拿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1,(1):6-6
搞活集体土地经营。走出一条以地生财的新路子。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村里主要的集体资产。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升值潜力巨大。在严格依法办事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土地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利用级差地租、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有偿转让土地整理获得的非耕地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将新增的耕地进行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等,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提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后,党中央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带给广大农民群众的又一颗定心丸。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家庭承包经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提出新的改革措施。政策的指引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使得《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重新规制成为必然:一方面,应确立以家庭经营为主、多种农地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应重点确立农户农地经营权与其承包权及农村集体农地所有权相分离的可自由流转的具体经营制度,同时应重新规范和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地所有者身份及其所有者权能。  相似文献   

19.
王连花 《湘潮》2014,(6):43-4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相似文献   

20.
杨雨农 《实践》2014,(3):30-30
<正>敖润苏莫苏木位于赤峰市敖汉旗最北端、老哈河南岸、科尔沁沙地南部边缘地带,总土地面积57.6万亩,耕地面积3.1万亩,草场27.6万亩,有林面积12.6万亩,辖6个嘎查、21个独贵龙,共852户、4935口人,是敖汉旗唯一的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敖润苏莫苏木畜牧业主要依靠天然草地,经多年努力,全苏木畜牧业已经基本具备了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特征,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牧民普遍树立了"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观念,自觉地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牲畜出栏率,走上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