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爱东  薛凯 《半月谈》2004,(14):6-10
6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最新年度的政府审计报告。报告以短短万言曝光了大量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风暴”般的效应。人们难以相信.本来肩负着国家重要使命的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为了小集体利益竟然监守自盗。弄虚作假。致使国家财产大量流失。“审计风暴”暴露出来的我们体制上的诸多漏洞,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制度建设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小城镇在地域位置上处于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具有沟通城乡联系的功能;从历史延续来看,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过渡的中间环节,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小城镇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决定了小城镇的崛起对实现我省在中部崛起的重要作用。第一,从宏观角度看,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有八亿农村人口,城市化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将八亿农民中的大部分转化成城市人口,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则是国家底子薄,国力尚不雄厚,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扩大城市规模、兴建新的城市。据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战略甫定,“领头羊”之争又起。争“领头羊”就是争发展空间。开放实践证明,实施一项国家大战略,最先最多受益者往往是某个大经济区起“龙头”作用的中心城市,如沿海战略中的深圳等四个特区,沿江战略中的上海。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庆和振兴东北战略中的沈阳。  相似文献   

4.
人口庞大、生态脆弱、经济疲惫、政治倦怠、社会喧嚣、文化浮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的六大软肋或漏洞或不利条件。这些不利条件加之外部的威胁,使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困难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5,(1):25-25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1/3以上用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五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已经建成了贫困县出口公路1郾7万公里、通县油路2郾6万公里,开工了4郾6万公里的县际公路。国家累计投入170多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投入80…  相似文献   

6.
<正> 环视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动,各国都在纷纷寻求自己的发展出路。而在我们中国,开放程度本来就高于内地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央又实施发展外向型经济新战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吸引力、辐射力进一步加强,掀起了开放的新浪潮。在国际国内的这种大潮面前,中西部各省区也都在抉择自己的前途,探寻搏击的航向——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这样一种严峻的态势面前,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今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鲁志强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曾提出过类似“中部塌陷”的预警,而如今,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     
没有东部的开放政策,又没有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因此有的人说中部地区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甚至有经济学家呼吁: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然而差距也意味着潜力,有想象的空间、有谋划的空间,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还有飞跃的空间。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回击了种种担忧,中部地区不仅没有成为东西夹击的峡谷,相反被誉为中部省份代表的江西却以固定资产投入和引进资金增幅均列全国第一的“江西现象”,唱响了“中部崛起”的强音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     
4月20日,全省18个省辖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的领导同志聚集一堂,围绕如何促进中部崛起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拉开了省政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型研讨活动的序幕。5月10日,省政协促进中部崛起第二次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24位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为中部崛起建言献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代表中部地区近20万名省、市、县政协委员的共同心声,反映中部地区三亿六千万人民意愿的《六省政协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建议》总报告形成。5月26日,六省政协促进中部崛…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3省相继领政策之先。面对这一挑战,中部地区情况如何?“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这句近似调侃的话表明了中部地区面临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为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中处于"沉寂"、"迷茫"的中部地区注入了强有力的政策刺激。这对中部地区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中部崛起,既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更需要中部地区对国家这个战略构想做出及时的、积极的响应。否则,国家的这个战略构想就难以转化为实质性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是说在中部地区崛起,而不是在全国崛起,就是要在中部地域内与其它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中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发展的位次上升和领先,率先向新的阶梯迈进,以求缩小与东部先进省市的差距,拉开与西部省区的距离,进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战略目标,超前达到小康水平。湖北在中部崛起是完全可能的:①从经济实力上看,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工农业商品生产老基地之一。建国前30年一直是国家投资的重点,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形成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和基础。1987年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的8位,农业总产值居第5位,工农业总产值居8位,国民收入居8位,人平工农业总产值居第10位,粮食产量居第7位,棉花产量居第5位,钢铁第3位,汽车、水电居第1位。在中部地区的九个省市中工农业总产值居第1位。②从地理位置上看,我省处在东西向“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与南北向京广线  相似文献   

14.
15.
中原城市群,以空间关系和中部崛起的实际需要划分,主要指以郑州为中心,在两小时车程经济圈内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安阳、鹤壁、商丘、周口、驻马店、还有山西的晋城、长治和山东的菏泽等,也包括河南18个省辖(管)市的城市密集区。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国家建设重点的转移,我省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正在拉大,西部地区也正利用其资源丰富,三线工业多等优势,超越中部直接与沿海对话。湖北如何实现在“中部崛起”,究竟把什么置于这个战略目标的首要位置的问题上,还是众说纷纭。依我之见,应当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其理由有三。首先,从“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质来看,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质就是通过与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地区的竞争,充分发挥湖北在经济上的优势,使我省跨入全国经济强省之列。而国内外市场上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又都是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环顾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都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努力开发智力资源。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七大关系:内生性与外生性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乡村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张与农村耕地保护、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经济增长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温家宝总理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引起与会代表强烈共鸣的一大热点。如何充分认识、坚决有效地贯彻落实中  相似文献   

19.
<正> 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集思广意,献计献策,本刊特举办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有奖征文活动。热忱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应征。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①“中部崛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②探索“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20.
<正>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湖北“在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本刊决定组织“中部崛起的理论与实践”有奖征文活动。为了动员和组织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参加这次征文活动,对“中部崛起”战略决策进行分析论证、献计献策,本刊编辑部于7月8日邀请李崇淮、谭崇台、毛求识、周志纯、李卫武、伍新木、张书林、钟震宇、计建中等部分专家、学者,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