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开卷必有益     
记得有文章谈到,一次毛泽东去安徽视察工作。南下列车上,毛泽东持《吕蒙传》与随员们谈起吕蒙这位历史人物时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方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上了东吴的统帅”。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描写孙策临终之际“随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大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三国志》卷四十六作了差不多相同的记述。孙伯符将军是东吴割据江东的奠基人,裴松之注引孙盛曰:“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  相似文献   

3.
该剧写东汉三国时期东吴大夫鲁肃索取荆州的故事.该剧情节简洁,气势宏阔,浩气鼓荡,壮采斐然,一片英雄气.全剧先烘染再实写,关键处浓墨重彩,点睛勾神,全方位集中塑造关羽形象,张扬着大无畏的英雄气魄.鲁肃这个人物塑造得也好,除却前两折是作者借鲁肃之问烘染关羽之勇,有意将鲁肃作为叙述工具,做特殊处理.第四折通过他期期艾艾的语言写活了鲁肃.  相似文献   

4.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署与他没有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好的领导,部署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部署畏惧他;最差劲的则处处遭到部署  相似文献   

5.
南宋与东吴都是偏安南方一隅的小王朝,凭借的都是长江天险。相同的处境,使得南宋时期的文人对于奠定三国局势的周瑜有无限怀想。诗人中以抗金主战派陆游为代表,一代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也曾作诗歌咏周郎赤壁;词人中南宋时各豪放派词人对此都有所涉猎。在这些诗篇中,三国赤壁以及周瑜的形象又有了新的延伸与变换。  相似文献   

6.
张孝祥是南宋初期词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位词人。在南宋民族矛盾沉重的特定历史时期,他主张抗金爱国,表现出坚定执著的政治信念;他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又表现出鲜明的是非观念。同时他还以爱国之情抒以忠诚正义之志气,以恬淡之笔表达豪迈旷远之情怀。“肝胆皆冰雪”是他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从他的事迹和创作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品与人品一致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法律教育——以东吴法学院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与西学东渐间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西学东渐多角度、多形式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变迁;另一方面,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也影响和促进了西学东渐运动的发展。这种互动关系甚至推动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流。东吴法学院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它与西学东渐的关系是观察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文化史的良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他与北京有着剪不断的不解之缘。北京是老舍的生命之根,是他的创作之源,成为凝聚在他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关照着他的生命、他的创作和他的意识,构成一个作家与其对象之间完美而和谐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之学以“心”为本体,工夫论也是他心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在不同的具体言说情境下,又有轻重缓急之别。他的为学之工夫也无不体现出这一点。为学工夫主要体现在本原与认识的渐进性,告诫我们为学不可急于求成;“知行合一”的为学工夫论是王阳明针对朱熹“知先行后”和“行重知轻”的命题提出来的。他主张为学中“知”和“行”相辅相成,合一并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略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义利观是其德治方略中经济主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们的欲利和求富观念乃人性所在,但"利"应受"义"制约,应义主利从、重义轻利.孔子德治经济思想在实践上则主要表现为他的惠民、富民主张,他强调统治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认为均无贫、薄赋敛,去奢取俭,是安民之道.他重视发展农工商,建议废关卡,统一度量衡.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经济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献策表达了他的《春秋》观 :《春秋》元始而《春秋》大一统 ;“视天如父”而“溥爱”、“布德”、“施仁” ;“人为天本”而“为政宜民”。他对人的生命、形体及性情的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本观念和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认为“为政宜民”是施政之本 ,顺应天命而“天下大治”。  相似文献   

12.
国防行政不同于军事行政。军事权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而国防权隶属于行政权。国防与军事的分离,军政与军令的分离,是构建国防行政体制的基础,是国防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国防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军",对国防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与救济,对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 ,加强作风建设 ,密切警民关系 ,必须做到 :强化服务意识 ,健全为民服务机制 ;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 ;搞好警务公开 ,规范执法程序 ;锻造一支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14.
人民警察非警务活动的增加,影响了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进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公安机关应正确理解“四有四必”为人民服务活动的专项性,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对人民警察的非警务活动进行整合替代,确保人民警察根本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善于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他不仅较早地注意和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且具有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最早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开拓了两类矛盾学说的先河;明确指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论述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和群众闹事的原因;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对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正视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各种不和谐因素,转变执法观念,逐步推行“法治执法”;搞好警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警务改革在群防群治中实现警民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山西公安机关开展的"阳光行动"肩负着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公安"立警为公"的时代重任。"阳光公安"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公开的警务活动,还秩序于国家,还稳定于社会,还平安于民众。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需要"阳光行动"从方向上指引,从思想上导航,从内容上把关,从形式上定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所处的安全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有清醒认识和客观评估的问题。全面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现状 ,树立综合的安全观 ,要从大国关系、周边环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非传统安全若干方面分析和预测 ,并要有应对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改善民生的内涵与总体布局、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和外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逻辑严密、蕴涵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在鼓励当时军民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代医家张四维1576年在<医门秘旨>中首载三七;随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五加科的三七和另一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三七和人参联系在一起,归于昭参条下;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进一步描述了三七的功效,并指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是土三七,即菊叶三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