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穷人,后来有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养狗,先是狼狗,后是藏獒。什么厉害,他就养什么,他要让它们看家护院,看守住他的钱财。后来有钱人当了官。他不养狗了,养人。拍马溜须的、凶神恶煞的、厚黑的、毒辣的,他都养。后来,他信不过人,开始信神。早晚一炷香,虔诚地敬拜。即使自己出了远门,最关心的,不是家里的人好不好,而是香烧没烧。这个人最后还是在自己的位置上挂了。也就是说,神也没保住他。  相似文献   

2.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深秋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里面。  相似文献   

3.
正世人皆知,和珅是清朝第一号大贪官。人们甚至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当然,如果算上晚清,和珅是不是第一贪,还不好说。别人不讲,单一个盛宣怀,就比和珅有钱。一个既做大官,又做掌管国有企业官商的人,和珅怎么比?和珅被逮,是命里注定的。从来做皇帝的,老子的宠臣,多半是儿子的仇敌。老子越是牛,宠臣越是受宠,这份敌意就越重。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然而,把孝道挂在嘴上的皇帝们,几乎个个对上一代的宠臣怀有不共戴天的恶感。只要老子一蹬腿,就迫不及待地一改为父之道,把父亲信任的人干掉。  相似文献   

4.
“女中英豪,琴秋名扬。巾帼标芳,疆场生光。红星添艳,赤帜飙扬。琴秋昔日,秀色一方。戎衣几载,尤胜红妆。千闺奋命,挞伐用张。祁连戈壁,气贯穹苍。壮怀烈烈,英气堂堂。刚折棠悴,呜呼哀伤。吁嗟女将,勋著旗常。巴山有幸,常怀元良。”这是后人为张琴秋所作的一首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曾涌出无数巾帼英雄,作为红军历史上惟一的女性将领,张琴秋是其中典型代表。本文着重描述了她人生历程的另一侧面——情感世界中与沈泽民、陈昌浩、苏井观的感情历程。  相似文献   

5.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56-56
<正>沛县的混混刘邦得了天下,封的诸王,异姓的有几个有名的,还都让他给废了,立个臭规矩,非刘氏不王。可是,自家孩子封的王,大抵籍籍无名,唯一例外的是淮南王。第一任淮南王刘长,有点来路不明。他的母亲,原是汉初异姓王赵王张敖的美人,诸姬妾之一。后来刘邦过境,张敖为了拍刘邦的马屁,把美人送给刘邦侍寝。这样的事,此前有,此后也没断了。但凡款待牛人或者上司,送个美人给尝尝鲜,就跟送金银玉帛一样的稀松平常。牛人睡过之后,扬长而去,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这样的礼物,可以送张三,也可以送李四,当然也可以自己享用。  相似文献   

6.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相似文献   

7.
人类有多么感慨自然的伟力,就会有多么感叹精神的力量。山石陡峭,路遥难行,土壤贫瘠,民生多艰。这是长顺县敦操乡的普遍现状。在敦操,星期四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会有一群穿着灰色工作服的人,背着"为人民服务"的背篼,在满山灰色的石头间艰难穿行数小时后走进这里。酱油、盐巴、面条、化肥、种子……随他们而来的,民生,是民心,是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老百姓装在心,就能走进老百姓心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命运——已经成为这里最自然最真实的存。星期四,已经成为敦操乡民们的企盼。行走的背篼,背着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的梦醒之战。此前,即使所谓开明人士,也以为中国只要固守纲常名教,再加上一点西洋器械或者制器之母机,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付西洋鬼子也许还有点麻烦,但在东方做老大,料无问题。反正西洋鬼子似乎也不大想一口吞掉我们。中日开战之前,举国上下,真正为中国担忧的,大概只有李鸿章一个人。其余的人,都相当乐观。在中国的士大夫看来,漫说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不够湘淮军打的。在更多的人眼里,虽然曾经的倭寇给中国造成了一点麻烦,但基本上不值一哂。现在居然掀起"叛乱",肯定天兵一到,寸草不生,要被荡平的。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咬人的,你不能说它是坏狗。狗总是要咬人的,这是狗的天性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观察问题是走马观花的,各样都弄一点,这只是空花费了时间,一事无成。调查一次不一定能够真正认识的。第一,别人不一定讲真话。第二,自己对于了解来的情况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好。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枝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世界上没有不能分析的事物,只是:一、情况不同;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