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庭前会议能否排除非法证据在我国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囿于刑事诉讼法将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为正式庭审的准备和辅助程序,导致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效力虚化。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为贯彻集中审理原则、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我国庭前会议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规则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有限排除方式成为可能,并且具备证据准入与证据评估相分离、程序性裁判优先且相对独立、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有机统一等正当性基础。因此,就证据合法性审查而言,我国应探索建立一种相对独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庭前司法审查机制,赋予法庭在庭前会议阶段有限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力,尽量在庭审前解决控辩双方关于证据收集合法性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是在对抗制刑事诉讼制度下,为使控辩双方庭前作好充分的控辩准备,保证庭审的公平运行而设计的一项证据交换制度.本文在考察了部分国家有关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规定,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新《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了庭前会议制度,但因规定简单概括,庭前会议的功能发挥和实践应用引起了广泛争议。作为一项重要的庭前准备程序,庭前会议的适用应由法官根据案情的需要进行自由裁量,并可在作出决定前询问控辩双方意见,尤其是证据意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庭前会议中形成的会议记录仅记载的是双方意见,并非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若当事人在庭审中提出与庭前会议不一致的请求或意见亦无不可,且应以当庭表达为准。  相似文献   

4.
庭前会议制度作为庭前准备程序的核心环节,具有保障庭审实质化、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的协调统一、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等价值。通过比较法角度考察明确了庭前会议的基本构成。通过对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现有规定进行文本分析及司法实践中的存在的适用争议进行归纳,提出在我国应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的预备性程序等内容和公诉变更问题和刑事和解问题等实体性内容。在运行程序设计方面,应赋予控辩双方启动权,明确主持法官的身份,完善庭前会议的召开形式,赋予庭前会议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还是大陆法系的鉴定人制度,鉴定专家都需要出庭,并就鉴定结果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而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不出庭,导致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无法受到有效的检验;而且在证据能力和证明的关系问题上,证据能力缺乏独立的品格,附属于法官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未来我国需要从鉴定人出庭、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庭审的实质化,以及树立证据能力的独立品格等方面来彻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6.
证据开示制度是英美对抗制刑事诉讼的应有之义 ,其核心在于控辩双方庭前交换其证据 ,实现信息互通 ,明确双方争执焦点 ,平衡双方利益 ,使双方平等武装 ,提高诉讼效益 ,使公平正义的理念得以实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 ,可借鉴英美法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这一制度应包括原则、主体、范围、时间、地点、提起方式、具体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以使对抗制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7.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机能在于实现合理的审理结构所产生的要求 ,代表司法权运作式的诉讼模式亦对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在这种审理结构和诉讼模式的后面 ,又蕴藏着现代民事诉讼司法正义观的深层理念 ,并决定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设计的衡量标准及其基本功能。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改革实践之所以成效有限 ,对上述理论基础的忽视是其重要的原因。本文试从庭前证据交换的机理入手 ,简介国外相关制度 ,从而阐述对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现状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庭前审查程序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我国在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该程序进行了修改,但依然存在着诸如移送的"主要证据"界定不清,不能排除法官预断,审前准备不充分,难以避免庭审走过场等问题,问题的原因在于庭前审查程序修改时对其价值理论准备不充分,应该将该程序的价值定位为:公正前提下的效率;程序优先于实体;控辩平衡与保障人权.由此得出庭前审查程序应该具备排除法官预断、案件过滤与案件分流、司法审查与庭前准备等功能.最后,建议设置相关辅助制度,如预审制度、证据开示制度和有关增强辩方防御能力的制度来完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9.
证据开示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是诉讼效益和公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确立我国庭前证据开示的原则、主体、内容范围、程序及违法制裁等。  相似文献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是控辩双方的平等协商。平等协商的前提是通过证据开示保障双方在获知案件事实与证据信息上的对称性,尤其是辩护方对证据信息的知情权,进而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与真实性。《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29条授权检察机关探索证据开示制度。证据开示制度的样态表现为“双方规制型”与“单方 规制型”两种模式,后者更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际。检察机关单方面向辩护方开示证据材料,需在程序上规制开示的适用阶段、方式、范围以及辩护律师的作用等具体规则,建立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际的证据开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庭前会议程序。庭前会议是介于起诉和审判之间的一种程序,目的在于控辩双方通过明确争议焦点和确定合法证据来开展实质性的庭审准备工作。文章认为,庭前会议虽然加大了公诉机关的工作难度,但却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手段。  相似文献   

12.
略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民事诉讼中举证所涉及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产生的依据和该项制度设立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对于证据交换范围、主体、时间和如何操作作出了界定。同时,探讨了在审判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建议,以保障该项制度的执行,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对推进刑事审判方式变革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审判实践角度界定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指出该制度的建立是诉讼效益和公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文章还对庭前证据交换的主体及责任、范围、内容、方式及程序等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一、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内容所谓证据开示是指在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 ,控辩双方根据法律规定对其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依照一定规则所进行的相互知悉、交换、查阅的诉讼制度。证据开示可以根据开示的时间、启动来源等标准作不同的分类。根据开示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庭前开示和审中开示。庭前开示指控辩双方在案件开庭审理前所进行的相互开示相关证据的活动。审中开示则是指在法庭审理案件过程中依法所进行的相互展示证据的活动。根据开示的启动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法定开示和裁定开示。法定开示是指控辩双方依照法律规定主动向对方展示证据。裁定开示是…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面临困境,非法证据的派生证据排除在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始终未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目的:不得以侵害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为手段取证。以此为中心判断派生证据的先天瑕疵是否为实质性瑕疵,再进行利益衡量确定是否排除非法证据的派生证据。构建庭前会议与庭审中心“阶层式”证据审查制度,将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起到推进作用。非法言词证据的派生证据应绝对排除,非法实物证据的派生证据采取绝对排除与相对排除并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刑事庭审中证据调查的范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体真实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和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理论为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奠定了理论基础。鉴于我国法律对证据调查范围的规定不明确,司法实践中又太随意的现状,在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时,应当借鉴国外的立法、司法经验,确立以控辩双方协商为主,法官以职权为补充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由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制的转变,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的刑事证据开示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并结合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际,我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在开示原则上实行双向开示;在开示范围上实行不对等开示;在开示时间上实行阶段性开示;开示方式上实行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开示.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刑事案件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探讨 ,阐述刑事案件庭前证据制度的合理性及具体实施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强化举证制度的完善,必须建立举证时限制度。而解决举证时限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庭前交换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20.
旧刑事诉讼法忽略了庭前准备程序,导致庭审拖延或中断频繁发生。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了避免此类状况,增设了庭前会议。庭前会议具有证据开示、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分流、争点整理等功能,主要解决与庭审有关的事项,为集中审理创造了条件,既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公正,也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庭前程序构建应当坚持被告人的程序参与、保持控辩裁三方构造、合意兼采决定的原则立场,以保障程序的公正,实现诉讼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