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离子迁移谱(IMS)仪器一次检测多次采集的谱图特性,系统研制了一套完整的综合数据处理方案;充分利用信号的随机特性,设计了一种信号预处理与峰识别同时交叉进行的高效算法;根据数据处理实际需求,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柱状图初始划分的迭代聚类算法。经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采用这些方法可节省离子迁移谱多幅谱图数据处理所需的时间及过程数据所占用的内存,能准确提取产物离子峰,非常适用于易制毒化学品的现场快速痕量检测,可提高易制毒化学品的检出力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IMS AY05-02型离子迁移谱炸药探测仪从原理、研制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及整机性能。探测仪能实现各种常见爆炸物样品的鉴定,响应速度快、探测灵敏、操作便捷,与国外同类型探测仪比较,本探测仪是一款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现场快速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3.
解读了在防爆安检及缉毒领域广泛使用的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痕量探测仪技术标准GA/T 841-2021《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痕量毒品/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通过标准修订前后的对比分析,为读者更快、更全面理解和掌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毒品主要来源于境外毒源地毒品流入和国内毒品制造,2015年我国缴获的制造毒品首次超过了传统毒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易制毒化学品流失严重。为了实现对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有效管控,设计开发了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易制毒化学品核查仪。  相似文献   

5.
《警察技术》2008,(1):74-74
XT12—01离子迁移谱毒品侦查仪是利用IMS(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技术实现对微量样品进行探测的设备,是一种采用离子迁移率测定技术和微量样品离子的生成、迁移、鉴别以及离子信号处理等高新技术,而开发的毒品侦查仪器,具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可直接检测出极其微量的海洛因、大麻、可卡因、摇头丸、冰毒和脱氧麻黄碱等各种毒品。探测灵敏度可达10—9克以上,检测时间仅需要几秒钟,  相似文献   

6.
液态爆炸物具有制造简易、不易识别、威力巨大、易于引爆等特点,这些特点增加了液态爆炸物安全检查的难度。液态爆炸物的安全检查分为探测、防护和处置三个环节。针对探测环节,文章综述了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液态爆炸物探测技术及其特点,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技术产品,探讨了液态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液态爆炸物安全检查行业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液态爆炸物防爆安检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对国内外液态爆炸物安检设备与技术发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各类液态爆炸物安检设备的优点、缺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针对液态爆炸物研究方向提出了粗浅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液态爆炸物防爆安检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对国内外液态爆炸物安检设备与技术发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各类液态爆炸物安检设备的优点、缺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针对液态爆炸物研究方向提出了粗浅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7AY05-01离子迁移谱炸药探测仪。该设备利用炸药分子经离子化反应生成的产物离子在电场中迁移率的差异来实现各种常见的炸药样品的分离和鉴定,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限低等特点,是现场快速探测痕量炸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太赫兹光谱技术是近些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它自身所具有的高穿透性和指纹谱性,使得其能够对有包装材料下的毒品以及炸药进行检测。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特性,大多数爆炸物、毒品在THz波段有特征吸收,而且这种特征吸收具有指纹谱性,因此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特征峰以及吸收系数,进而鉴别毒品和炸药的种类,从而为毒品和炸药的检验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合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辽宁警专2项公安部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 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委托,辽宁省公安厅科技处于2009年4月18日在辽宁警专主持了公安部《喷墨打印机打印墨水种类及色痕形成时间的研究》和《应用离子迁移谱对气味进行分析》项目的鉴定会议。  相似文献   

12.
爆炸物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山 《警察技术》2007,(6):63-64
技术防范作为反恐防爆的重要措施正日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爆炸物探测技术则是技术防范的重要应用手段。目前,世界上爆炸物探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以蒸气/微粒探测为代表的化学型探测技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辽宁警专学报》2010,(4):112-112
辽宁警专2项研究课题获辽宁省公安厅科技进步奖分别由辽宁警专科研处刘淑霞教授、公安技术系衡磊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喷墨打印机打印墨水种类及色痕形成时间的研究》和《应用离子迁移谱对气味进行分析》荣获辽宁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在涉爆现场处置中,排爆队员通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运用爆炸物销毁法、摧毁法和手工排除法等方法对可疑爆炸物进行处置,在处置过程中,排爆队员会不可避免的与可疑爆炸物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这给排爆队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以下简称"便携式X光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这种风险,通过对可疑爆炸物内部结构的扫描,可以让排爆队员对可疑爆炸物的内部构造有初步了解,为下一步的成功处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缉捕持爆炸物犯罪嫌疑人行动的处置指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圆圆 《公安教育》2009,(10):45-48
近些年来,随着暴力犯罪的不断增加,一些犯罪嫌疑人持爆炸物进行抢劫、绑架、走私、贩毒,甚至公然与警察对抗等已成为目前常见的现象。持爆炸物犯罪或者持爆炸物相威胁实施犯罪,属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6.
从实际办案中遇到的六种爆炸现场情况及勘查提取化验检材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来认定是何种爆炸物产生的爆炸  相似文献   

17.
智能型X射线爆炸物自动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瑞 《警察技术》2001,1(4):22-24
本文对智能型X射线爆炸物自动探测设备的现状、探测原理、系统构成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爆炸物自动探测算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现有爆炸物探测系统大多采用侵入式与接触式的探测作业方式,同时受到探测环境的影响,出现检测识别率低、误检漏检高、作业时间长、探测范围小、作业风险高等问题。利用自主式移动平台技术开展非侵入式、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可疑爆炸物目标,通过改变传统作业方式,突破对现有炸药探测与识别系统的技术瓶颈,提升涉爆事件防范与处置专业分队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域分裂合并与背景剔除相结合的安检包裹X射线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包裹图像中出现的爆炸物被其他物体遮挡的情况。首先利用分裂合并方法对包裹图像进行区域划分,然后通过背景剔除,再将属于爆炸物的多个区域进行再次合并,从而达到准确分离爆炸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警察技术》2008,(3):80-80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研发出新型X射线检测技术,可以对隐藏的爆炸物、毒品或人体癌症进行更加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