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身份认证已成为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基于居民法定身份证件构建的网上、网下身份认证一体化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我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研究的指示要求,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公安部组织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保障支撑项目。2016年以来,CTID平台在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应用、安全运维保障、行业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放管服"改革和网络可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经过多年建设与推广应用,CTID平台已成为国内基础身份数据权威完整、网络服务能力稳定快速、行业应用实践广泛深入、认证分级和模式丰富齐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安全合规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当前每日认证请求达到千万级,累计认证约21亿次,汇聚了身份信息、人像信息、文本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资源。平台按照公安部大数据处理标准,设计平台数据治理总体架构,利用数据接入、处理、组织、服务等大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管理海量数据资产,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丰富的各类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70后"剩男",急于想成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后,三个月前我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女孩。经过简单交流后,该女孩频频约我在固定的酒吧见面,几次见面我在酒吧一共消费3500多元。最近我才发现该女孩根本不是真心要与我谈恋爱,她其实是一名"酒托"。请问:我能否要求"酒托"赔偿损失?读者肖云峰肖云峰读者:近年来",酒托"现象不断出现。一些年轻女子在网上搭识陌生男性,并以"一夜情"、"交朋友"、"谈恋爱"等幌子约被害人见面,再以在网络上虚构的身份诱骗被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数字时代对网络可信身份的需求,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可信身份建设进展,介绍了我国特色网络可信身份战略先导实施工程"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依托南京公安大数据,以"用户身份中心"为核心,从身份认证、开放平台、安全管理等方面,构建规范的"微警务"技术体系,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微端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引领和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一组名为《我们是谁》的六格漫画火爆互联网和朋友圈,网友纷纷对漫画进行改编,晒出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娱乐之余,也让人们对"我是谁"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是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担任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在家庭中,可能是父母、夫妻、子女,步入社会,则身份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8.
正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OIDAA)于2017年11月17日在京启动。多家企业在大会上展示了包括"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应用、生物特征识别、终端安全芯片应用等实际场景和示范应用。OIDAA是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联想、浪潮、蚂蚁金服等共同发起成立的,以公民身  相似文献   

9.
正自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信息码"以来,实现了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依托"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网证安全二维码的成熟技术积累,为"防疫健康信息码"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  相似文献   

10.
刘宁 《今日海南》2009,(8):28-3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当下,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虚拟世界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化身"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娱乐、交友、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并通过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在中国开启了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问政"时代。而如何认识和对待民众透过网络表达的各种诉求,迎接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不仅是对党政干部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改变执政方式的一个有力杠杆。为此,《今日海南》以"‘网络问政’:挑战和机遇"为主题,于7月26日组织了一次专家"三人谈",就党政干部如何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民意"、"网络监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建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可以改善传统工作模式,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但"互联网+"下,党建工作也面临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等新挑战。为重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应启动"互联网+党建"这一"红色引擎",培育互联网思维,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打造基层党建网络监督平台,焕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互联网在未来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全面建设和应用互联网作出了重要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建设"网络强国""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通过"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人大工作在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推  相似文献   

13.
正那边世界杯还在较劲,这边罗大佑开始较真:他是否以裁判和教练身份与"三朝元老"那英、"留守"汪峰、"归来"杨坤一起出现在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的《中国好声音》第3季现场,却也成了足球式悬疑。而与前两季不同,在成就史上最大互联网营销合作之外,本届还赋予了"互联网思维",提供前所未有的多触点互动  相似文献   

14.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9,(6):95-96
<正>可信互联开放生态CTID再度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18日至22日,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成功举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携手中关村安信网络身份认证产业联盟、中盾安信再次受邀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围绕"可信互联开放生态"主题,充分展示了CTID可信数字身份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生态。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  相似文献   

15.
国家应尽快构建网络空间虚拟身份管理领导体系;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网络虚拟角色身份认证系统,要从网络空间管理出发,对网络公民的身份和其他虚拟角色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整合资源,建设统一的"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既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又避免因需要使用网络电子身份证的应用服务令网民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0,(24)
正拥有国内最先进汽车生产线、全国数量第一的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和众多"独角兽"公司的湖北,正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支撑的"云经济",酝酿着全面复苏。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从复工复产、全面"解封"再到全面"清零",在疫情"大考"之后,又迎来了经济复苏的"大考"。7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  相似文献   

17.
正"宁愿自己麻烦一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这是桂平市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党员们作出的郑重承诺。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像这样"以人为本"的承诺,已成为开展民生服务的常态。亮身份:创建红旗窗口为践行"两学一做",争做合格党员,桂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了"争当服务之星,创建红旗窗口"活动,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并在公告栏设置"党员形象墙",办公桌摆放身份台卡,以"亮明"身份。入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要吸引世界的投入,规划应统筹,建设要高起点,要依靠创新驱动和高科技引领,也要积极防范各类风险,为此要把物质的"一带一路"接入"物联网"联入"互联网",建立分布的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智慧"一带一路"。当前,我国在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网络、感知、云计算、移动端等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务平台业务办理互联网化,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借助CTID平台以及相关的扩展功能,为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相关业务办理提供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基于网证的电子证照亮证服务系统可在证明"我是我"的前提下,以统一的可信数字身份实现电子证照业务跨地区、跨平台互认共享,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杜丹 《青年探索》2016,(3):22-30
网络表情是新媒介技术催生出来的社会化沟通语言中介,运用新媒介技术,"表情党"实现了主体真正"在场"的欲望;中国年轻的网络用户组成了虚拟空间中最富创造力和颠覆性的"书写"者,他们通过"网络表情"符号的创造性实践重塑主体身份,瓦解现实的角色规约,并建构了一种新型、动态和理想化的身份区隔。"表情党"围绕"表情"展开的自我更新、维护与互动交流,不仅激励年轻人进行理想自我的形塑,建构起基于"共情"的"助益性人际关系",还帮助他们轻松地对抗不良的心理焦虑,开展集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