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顺屯堡人特殊的服饰与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相似,其特殊的语音和食品亦具明显的北方特点.安顺屯堡人的主体,系源于洪武年间被带往西南的前元太尉纳哈出的部属,以及与之婚配的当地土著.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這片廣袤大地上,蘊藏着豐富的自然资源,養育了古代北方各族人民。自公元前十六世紀商周以来,鬼方、玁狁、匈奴、東胡、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相繼從横驰骋在這裏。然而,大多數民族後來又從這片土地上悄然逝去,留下来許多歷史遗迹或遗物於荒煙蔓草之間。  相似文献   

3.
穹庐小考     
"穹庐"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设备和起居方式。居住在穹庐中的游牧民族,据记载除匈奴、乌孙外,还有其他一些游牧(或加狩猎)民族——乌桓、鲜卑、柔然、吐谷浑、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奚、蒙古等。以穹庐为居住方式的主要游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制和礼俗。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喜欢用"穹庐"来代指游牧民族,穹庐也便成为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4.
公元1206年,随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蒙古的出现,一场史无前例的征服战争如同飓风一般,横扫欧亚大陆。美国史学家T·N·杜普伊称之为“来自蒙古的旋风”。与此同时,蒙古军队也创造了后勤奇迹:这样长时间、远距离、不靠本土补给的征战,从未发生严重后勤困难。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的“入侵中国和欧洲的蒙古骑兵部队没有补给问题”。蒙古族原是春秋战国时中国北方的东胡族一支,后在蒙古高原上发展壮大。蒙古军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军制和后勤。立国之初,成吉思汗即根据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行动特点,实行了兵牧合一、…  相似文献   

5.
从起源与发展来看,蒙古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多元化,这种文化反映到图案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蒙古族丰富的图案艺术背后是对北方草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汉、藏等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从青铜时代始,北方地区形成了众多特征各异又相互联系的游牧文化。由于游牧民族在北方地区长期大范围活动,使得北方各地文化彼此影响、相互借鉴,出现了相当多的同类文化特征,并通过藏彝走廊等途径对云贵高原的青铜文化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力。滇文化中出现的大量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即是其向南辐射的结果,从中可见草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又以狩猎业补充食物的不足。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早在习惯法时代,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习惯法是指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为基础的,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鹏 《前沿》2013,(3):191-192
蒙古族题材水墨人物画是以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结合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地域特征,用内敛、含蓄的中国画特征与粗犷豪放的北方游牧民族风情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中国画的笔墨线条,施以大量浓彩、皴擦,把人们心中对于蒙古民族人物画的那份激情渲于画幅,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表达着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民族起源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硕 《思想战线》2008,34(2):15-19
有关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民族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氐羌南下说、土著起源说、夷系民族说,几种观点都存在着一些缺环与问题.由于文献资料相对匮乏,对藏缅语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今后应转向更加注重考古材料与文献的结合,注重对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各民族史诗、传说及相关的文化痕迹的发掘.  相似文献   

10.
庾晋 《今日民族》2006,(3):34-36
靴子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鞋饰之一,按材料主要分为皮靴和布靴两种。皮靴中有皮统皮底和皮统布底之分。布靴中也有布统皮底和布统布底之分。流行靴子的地区主要在中国西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等省区,即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及吉林省。穿靴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藏、维吾尔、俄罗斯等族。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夏朝西域民族已经穿皮靴了。蒙古人爱穿靴子,分为蒙古靴和马靴两种,蒙古人称“果特勒”。蒙古靴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马海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马靴有“高腰马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