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在大陆的台湾人纷纷投身祖国的抗日洪流,并于1941年在陪都重庆成立台湾革命同盟会,集合各地区台湾人主要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曾有某些分离主义论者声称台湾人对祖国抗战漠不关心,台湾革命同盟会的抗战史实充分证明了台湾人民对祖国和台湾的深厚感情,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台湾人非但没有缺席,恰恰相反,他们在反分裂、迎回归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的台湾抗日民族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殖民地民族解放浪潮的一部分,整个运动追求最终回归祖国的目标与指向是清晰的。本文从曾经主导这些运动的士绅阶层切人,来厘清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路向,相信这对于把握台湾近现代社会变迁和主流趋势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抗议和隐忍朱双一(一)林载爵在比较杨逵和钟理和时,曾概括出他们各自代表台湾新文学的两种主要精神──“抗议”和“隐忍”①。这一概括是颇为精到的,它也可以在日据时期台湾新诗创作得到印证。台湾诗人的抗议,有时发为对殖民者的直接痛斥,或以昂...  相似文献   

4.
“劫后文章民族恨,皮里春秋爱国情”──略谈日据前期台湾文学抗日爱国的民族精神汪毅夫一日据前期(1895——1920)的台湾文学,以王友竹、洪弃生、林痴仙、连雅堂为代表,充分表现出抗日爱国的民族精神。王友竹(1866——1924),名松,又字寄生,晚号...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占领。永历十五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经过八个月的激烈战斗,荷兰总督终于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丘逢甲抗日保台军事思想及实践李灿东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号蛰仙、仲瘀、仓海,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的一个塾师家庭,他“幼负大志”,“为秀才时,毅然以天下为己任。”①他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教育活动家,而且当日本侵略的铁蹄踏上台湾时...  相似文献   

7.
“吾民今日赋同仇”——记同盟会员罗福星刘经发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传播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把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和台湾同胞的抗日复台斗争联系起来,并为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一直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爱和尊敬。一罗福星...  相似文献   

8.
刘雄 《台湾研究》2005,(5):13-16
1895年台湾自主抗日保台斗争失败后,台湾同胞中的少数有识之士即已萌发了“救台湾须先救祖国”的思想。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祖国大陆及台湾岛内民族解放思潮的蓬勃兴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曲折变化,“救台湾须先救祖国”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接受。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再次合作、全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形势的推动下,岛内许多爱国台胞也不畏艰险,纷纷辗转回到内地参加祖国抗战。本文拟就无数台湾同胞自觉、积极投身祖国抗战的精神支柱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研究心得,谨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  相似文献   

9.
自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至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凡200余年,台湾行政区划初步建置并几经调整,经历了由一府三县、一府四县二厅、一府四县三厅到二府八县四厅,再到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的变迁。本文拟对清代台湾行政区划变迁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梳理,对其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商法的变革及其特色李景禧,林光祖台湾海商法源于1929年公布的国民党《海商法》,共八章174条。1962年,为适应台湾地区海商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对海商法进行全面修改,增为十章194条。同时,废止旧海商法施行细则并陆续公布船舶法、船舶登记法...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籍精英不断努力探索摆脱日本殖民主义者残暴统治的途径。他们曾寻求有限度的台湾自治,未能如愿。后来台籍青年辗转来到大陆,呼吁祖国同胞关注和支持他们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台籍精英投身祖国抗战,认识到台湾解放的出路在于回归祖国,因而发起复省运动。由于资料等方面的原因,学术界对台籍精英从主张台湾自治到要求回归中国的这段历史研究甚少,本文拟由此人手,考察台籍精英对台湾解放道路的探索历程,以求更多的历史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2.
李瑞 《法制博览》2011,(13):54-55
抗日战争开始后,1937年上半年,粟裕率领挺进师粉碎国民党军队从1936年底开始的动用43个团兵力的第二次“围剿”,并总结出“敌进我进”的游击战战略方针和六项战术原则。9月19日,粟裕与国民党遂昌县政府代表谈判,达成共同抗日协议。八年抗战,粟裕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多次取得辉煌战绩。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还开辟了江北、苏北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是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八项主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掀起了台湾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文协作为台湾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战线组织,重新唤醒了广大台胞的民族意识,再次激活了因武装抗日烽火熄灭而沉寂五、六年之久的台湾社会。台共成立后,非常重视文化协会的工作,并派骨干党员参加文化协会的各种活动,成功地将文化协会转变成台共的外围团体。然而,台共在领导文化协会时,犯了急躁冒进、打倒台湾民族资产阶级、解散文协等"左"倾错误。最后,台湾文化协会在日本殖民者镇压下失败了。  相似文献   

15.
1895~1945年日本因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强据台湾达50年之久。日本殖民者出于本国的利益与需要,先是将台湾作为日本的原材料与资本输出的基地,后又将它作为战时的军需品与“南进”(中国华南及南洋地区)基地而大加经营,致使台湾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为了给“台独”理论寻找历史依据,或为了其他政治目的,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歌功颂德,声称“日本给台湾带来了现代化”,并为台湾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澄清是非,本文拟对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实质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展望》2007,569(15)
目前台湾每年对外海运量近2亿吨,其中绝大部分由高雄,基隆、花莲、苏澳等几个重要港口承担,因此海上交通线的畅通与否对台湾来讲生死攸关。而台湾岛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环境,又注定了其战时必将遭到解放军的布雷封锁。所以,加强台湾外海的扫雷能力、打破海上封锁,就成为了台湾海军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毛磊 《台湾研究》2001,(4):12-21
一、中国共产党为收回台湾主权而奋斗(1921-1945)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从日本的占领下回归祖国,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当时中国政府官员陈仪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中国人民收回了台湾,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奋斗的结果,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结果,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奋斗,要收回台湾是不可能的。这其中,共产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8月17日文童:《中俄“舞剑”,意在台湾?》华盛顿觀察WashingtonObserver华盛顿和台北的解读倾向于认为,中俄两国军演虽然没有明确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美国和台湾已经收到这样的信息:中国将不惜一切争取台湾,而俄罗斯支持中国这样的立场。“中俄两国并不是没有共同的敌人,但我认为两国在战时真正结盟对抗敌人的可能性实在很低。”华盛顿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  相似文献   

19.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这激起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台湾岛内各族人民进行的武装抵抗,虽然在日军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是斗争从未停止过。许多移居福建的台湾人,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但是,  相似文献   

20.
<正>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节日"小年",那些在外奋斗了一年的建筑工人们早已收拾行囊、返乡过年。在住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展厅的施工现场上,水银灯照耀出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材料整齐码放、临边防护到位、钢筋绑扎规矩、塔吊规律旋转——住总工程总承包部500多名工人奋战正酣。建设中的展厅是中国大陆首个台湾抗日专题陈列馆,总建筑面积15889.97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