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落脚点,以落实盟委提出的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两转双赢"目标为切入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进展和新突破。第一。创新工作理念.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农村牧区基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全力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我们应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经验,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杏莉 《实事求是》2006,192(5):61-62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新疆沙湾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沙湾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全面完成县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4.
苏誉 《实践》2008,(5):21-21
近年来,包头市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这个主题,狠抓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嘎查村党组织带领农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带领农牧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政策及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关系着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李健 《实践》2006,(2):23-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保障, 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农村牧区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牧区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自治区七届十一次全委会也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作为我区“十一五”时期需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战略意义,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使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为更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的内涵,促进全面做好“新”的文章,本刊特从本期起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专栏,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7.
布和朝鲁 《实践》2008,(4):32-33
农牧民是农村牧区的主体,是农牧业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的是农牧民,靠的也是农牧民,关键是要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着力培育知识型、科技型、市场型、发展型与主人翁型的新型农牧民,这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只有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把农村牧区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力量源泉,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汪洋 《理论研究》2006,(3):10-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阿旗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应针对地方农牧业经济和农村牧区社会发展现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三牧”工作全局,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牧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共和县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工程。近年来。结合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采取“书记抓、抓书记”的方式.狠抓培训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整顿提升等工作.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坚力量。有效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县489个基层党支部和14036名党员及干部群众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魂”.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土乡。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加强领导,加大投稿,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呈现出千舟竟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赤峰市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市,农村牧区人口较多,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差,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对于提高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突破口,在发展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核心力量.我们要主动适应新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开展和深化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韩耕 《前线》2012,(5):38-40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和保障农村科学发展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密云县以华润希望小镇建设为载体,集成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探索“党建+产业+人才”三位一体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农村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基层组织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何雪峰 《理论研究》2004,(6):F003-F003
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牧区各方面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 ,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责任体系 ,不但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聊城市着眼发挥城市、机关党建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以选派"第一书记"、突破薄弱基层党组织为契机,在全市城乡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部门单位联村社、党员干部联农户,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扎实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任务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