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督,是人大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人大监督工作虽然逐步完善,监督思路不断开拓,监督渠道逐渐扩展,监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监督效果并非如人所愿,给人的感觉总还是有些乏力,好象浮在面上的多,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有的地方,曾经被称为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亮点”的代表“评议”活动,其效果已大打折扣,一项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几乎变成了一年一度的“例行公事”,被人戏称为“平议”,和和气气,平平淡淡议上几句罢了。  相似文献   

3.
目前 ,地方人大监督力度不大系普遍现象 ,而且强调的理由颇多。有的说 ,加大了监督力度会涉及党委 ,反被说成与党委不保持一致 ;有的说 ,加大了监督力度会影响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事后工作上难打交道 ;有的埋怨法律规定较原则 ,加大监督力度难以着手等。其实 ,以上说的都不是真正理由 ,这里的关键还在于监督者的精神状态。可以说 ,精神状态振作 ,监督力度就大 ;反之 ,必然软弱无力。从现状分析 ,有些地方存在的四种精神状态严重影响监督力度的增强。一是求安不求拼。认为工作上的拼是党委、政府的事 ,人大工作有“弹性” ,无须这么提 ;过…  相似文献   

4.
5.
姜万庆 《人大建设》2002,(11):45-45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程序性监督较多、实质性监督偏少。如何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预算的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柴清玉 《人大建设》2005,(11):41-42
在现实生活中,人大监督缺位的现象仍十分普遍.面对人大监督不力的现状,笔者略陈浅见,探讨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求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7.
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程序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议机关的监督程序 ,是代议机关行使宪政权力、从事监督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法。对国外代议机关的议事程序进行比较研究 ,对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程序 ,具有重要意义。  宪政监督主要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进行监督。在我国 ,人大在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方面担负着更重要的职责。应当将人大在宪法和法律监督实践中的做法在程序上进行规范。  宪法监督主要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进行监督。在许多国家 ,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不完全是、甚至也不主要是议会的职权。但是 ,…  相似文献   

8.
监督,是人大工作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虽然人大监督工作在逐步完善,监督思路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也在逐渐扩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监督效果并不如人所愿。就现状而言,监督工作往往是重程序、轻实体,重形式、轻效果。人大的监督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以  相似文献   

9.
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特别是县级人大常委会最重要、最经常的工作,也是最能考量人大工作是否有权威、有作为的关键所在。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值得地方人大工作者思考。笔者结合奉新县人大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何为人大“三自”现象? 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人大在履行监督职能中表现出某些尴尬的状况,笔者称之为人大工作的“三自”现象,即“自己说来自己听、自己写来自己读、自己做来自己看”,简称“自说自听、自写自读、自做自看”。  相似文献   

11.
<正>十几年来,我从一个对人大知识一无所知的无名小卒,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大工作者。这十几年中,我亲历了基层人大的许多事情,亲历了人大监督的变迁。特别是几次大的心灵震撼,让我渐渐感受到人大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也逐步读懂人大。第一次对人大肃然起敬2002年,我经过公开选拔,被安排到新乡市凤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朋友们都拿我开玩笑:"听人家说,人大人大,其实没啥,几个老头,守个破电话。你年轻轻的,去那儿干啥?"我一听,像泄了气的皮球。可就在进人大工作的第二年,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人大的看法,腰板也挺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严实 《人大建设》2004,(3):50-50
时下,关于人大视察要变明察为暗访的议论不绝于耳,其中的道理在于事先打了招呼,电话、电传、文件通知,层层安排,容易滋生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以至视察者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情。不可否认,有时情况的确是这样。但一般来说,人大视察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却不在于“不打招呼”,相反,倒需要“善打招呼”,使人大的履职活动成为“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权力监督的中国话语表达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强化权力监督与制约的过程中,提出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命题,迅速成为了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围绕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历史脉络和经验总结、重大意义和鲜明特征、内部要素和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和完善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短板,需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础、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职权。监督权运用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人大工作的水平,决定着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程度和水平。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破题之处在于着力推进监督工作的"三个转变"。工作监督向法律监督转变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两驾马车"。工作监督是推动"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促进"一府两院"尽职尽责,实现科学发展;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5.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人大监督的含义、特性、客体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论述了人大的预算监督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设想、人大个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原则、程序等问题,并对制订人大监督法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完善人大监督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07,(5):5-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树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李旺盛  陈鸿驰 《政策》2005,(11):38-3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人民的代表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一、坚持党的领导,摆正人大工作位置。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胡锦涛同志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也是明确载入中国宪法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但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宪法意识的不断提高,也需要我国的宪政建设不断发展.我国宪法监督司法化的实现,要在克服现行的宪法监督体制的缺陷的基础上,大胆的吸收借鉴西方先进成熟的宪法监督模式.从宪法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等主要方面逐步构建理想的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完法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20.
乡镇人大监督的尴尬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 ,是乡镇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尽管《地方组织法》对乡镇人大行使的十三项职权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 ,在实践中 ,乡镇人大往往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制约和影响着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尴尬之一 :宪法没有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设机构 ,没有确定人大主席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乡镇没有得到完善 ,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权力与地位不相适应 ;同时 ,法律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规定不明 ,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中党政干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尴尬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