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起点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素有"文明古国"的美誉。清乾隆初年,中国人口仍占世界1/3,经济总量则居世界第一。但到了近代,中国却渐渐落后了。1840年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一流大学与民族复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向全国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他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时隔不到三年的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前线》2021,(5)
作为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文化找寻到科学指导和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领导百年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阶段。面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推进中华文化复兴要着力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正>民族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政治地位的复兴或军事地位的复兴。因此可以预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必然要构建自己的民族新文化。很难想象,一个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强国,会在文化上拜倒在西方脚下。相应地,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与西方文化有一个逐渐疏离过程。当然,与西方文化疏离并非对本土文化的抱  相似文献   

5.
郭建宁 《前线》2017,(3):49-54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文化自信,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要强基固本铸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坚持传承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感召力。  相似文献   

6.
五四的怒潮巨澜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远去,但五四先驱反帝爱国的激越情怀,追求真理的满腔热忱,冲决罗网的呼吁呐喊,却具有穿越时空感召后人的力量。现在,我们虽然不像先辈那样切实地感受到救亡图存的重压,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后几代人...  相似文献   

7.
石仲泉 《湘潮》2014,(8):9-11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快20年了,但他的丰功伟绩一直铭记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8月22日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本刊特设纪念专栏,以颂赞其功绩,追思其英名。  相似文献   

8.
我中华民族已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香火不断的伟大民族。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鼎盛时代,历史上曾形容唐朝是"天朝上邦"之国,那时曾是"四方进贡"和"八面称臣"的鼎盛时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故有"梦回大唐"思旧的情怀,令我们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现在,我国政府领导人和媒体上又频繁地提出了民族  相似文献   

9.
民族复兴内涵丰富,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化基础上实现的。政治文明建设是民族复兴的固有内涵和内在要求,为民族复兴奠定政治基础。政治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统一战线这一法宝。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治文明建设和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韩丽丽 《世纪桥》2009,(1):125-12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华、价值体系的核心、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荣”的内涵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形成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和价值标准。因此,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在提升大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的能力中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解决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指明了具体方向,找到了着力点,找准了突破口。民族高校应紧抓这个机遇,开创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马彦超 《世纪桥》2010,(10):37-39
<正>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工人阶级自己的节日,它最早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要求八小时工作制"的大罢工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个决定一出台就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领导"两个革命",完成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通过引领"两次巨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通过进行"两段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愿景。回顾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和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总结历史经验,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民族复兴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其内容从多方面阐发和回答了何谓民族复兴、为什么要民族复兴和怎样践行民族复兴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思想的本质属性是民族主义的,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特征,并显现了自身的特殊性;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和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站在历史的高度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理论的深度论证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实践的广度上提出了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我们要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吴燕 《前线》2018,(10)
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深刻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地位意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新理念,培养造就更多国家栋梁之材,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勋,永远值得铭记;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向前。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学习他们坚定理想、捍卫真理的精神,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精神,学习他们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民族复兴中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形势,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个重要问题愈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那就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中华文化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一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文化的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造就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正确理论指导、良好舆论氛围、强大精神动力以及有力智力支持的繁荣的文化形态。中…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奋斗》2012,(12):35-36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高度,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01,(4)
在迎接新世纪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周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普天同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庆祝党的 80华诞,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   80年前的中国,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民族衰退到国势强盛,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   抚今追昔,我们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