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加一 《中国减灾》2013,(3X):26-28
<正>今年3月1日,香港实施奶粉"限带令",并有多人因违反这一规定遭拘捕,此次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国产乳制品行业质量的关注和讨论。放着遍布大陆超市和商铺的国产奶粉不买,反而蜂拥而至到香港抢购洋奶粉,以至于造成当地市场供应紧张,国人对国产奶粉质量和国内市场监管的信心缺失一览无余。婴儿奶粉是涉及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基本食品,如果不能让举国上下的父母放心,人们只好被迫劳师动众地满世界为"祖国的花朵"找奶吃。香港"限带令"后许多人琢磨着到澳门、台湾抢购,这究竟是奶荒还是心慌?年轻父母想给孩子吃点"安全奶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春节期间,内地游客在香港、澳门特区的一项消费行为,引起了特区居民的不满以及部分立法者的关注。因为内地旅客的抢购,导致当地市场上的婴幼儿奶粉供应十分紧张,个别牌子长期缺货,舆论强烈要求特区政府开征奶粉离境税,以缓解港澳地区的"奶荒"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1997年7月1日的日益临近,香港回归已成为热门话题,人们对香港回归后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关心。一、内地人可自由出入香港四?香港是在英国的管制之下,内地人去香港委办理各种手续,如申请护照、签证等。香港回归祖国后,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润此不少人认为,到那时内地人去香港就像去北京、上海一样方便,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香港基本法规定,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其中定居的人数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确定。由此可见,内地…  相似文献   

4.
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促进了两地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是对香港或港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因此导致港人对内地人的反感与日俱增并引发港人抗议,最终激起港人与内地人发生冲突。两地融合对香港的负面影响以及两地民间冲突,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港人的国家观念及两地正在开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均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两地民间冲突的原因,包括港人排斥内地制度并害怕在融合过程中被内地制度影响、"自由行"政策推行得过急过快、两地文化与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内地快速发展令港人焦虑、多数港人无法享受到两地融合的好处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创造两地融合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吴洁 《小康》2013,(4):32-33
从本质上看,内地父母涌去香港购买的,其实并不是奶粉,而是香港拥有的国际监管服务。香港"限奶"、新西兰奶粉查出塑化剂……近来奶粉市场风波不断,央视日前又曝光了"美素丽儿"假奶粉事件,令本来就危机重重的奶粉市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22)
<正>10月19日,香港发生一起内地游客被围殴事件,该游客次日上午不幸死亡。案情的细节尚未得到完整复原,比如店主是什么人,事件是否有内地人骗内地人的性质,甚至是否由内地恶势力主导了这起悲剧,都还不太清楚。然而不管怎么说,事件发生在香港境内,它反映了香港旅游市场混乱的那一角,以及香港法治针对旅游市场的严重漏洞。它至少证明了宰客购物团在这个市场上的猖獗。  相似文献   

7.
经营之道     
香港人的市场观一、不以简单而不为人们常用“购物天堂”来形容香港的商品市场,这里面的原因,除去价格适宜外,香港商品品种之奇特、之齐全也是主要因素。在香港街头浏览,你会发现许多设计简单却方便实用的商品摆满货架。一个外形类似粉笔的空心软橡皮套,用来套在笔杆上,为的是让你握笔写字时手感柔软舒适。甚至还有可罩在汽车档杆头上,使司机  相似文献   

8.
谈乐炎 《小康》2013,(5):78-79
香港保险投资范围是全球性的,不少保险公司所给出的购买者的投资收益率都非常有吸引力。尽管保险纠纷从不间断,但投保的人数仍然是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近几年,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的数量也激增。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内地客户在香港购买保险的金额已经接近100亿港币,这只是一年的金额,过去几年购买的金额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青睐香港的保险呢?  相似文献   

9.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在上海许多市民脑海中,也许还清晰地记的,2003年杨浦区开出了全市第一家平价药房——开心人大药房。这对于当时药价虚高,看病不堪重负的群众而言,不啻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许多市民,提着篮子,拎着口袋纷纷前来抢购药品。当时盛况,至今还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最近,香港市场销售的“美素力H婴儿奶粉”和“美素乐高蛋白质奶粉”,有一部分可能含有铝质微粒而受到污染,代理商发现后,决定将这部分怀疑受到污染的奶粉从市面上收回销毁。不仅如此,制造商还通过香港卫生署公布了需要收回奶粉的生  相似文献   

11.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2010年全年,内地访港旅客约224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回归祖国13年,内地和香港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赴港"血拼"购物。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继"双非"孕妇后,婴儿奶粉成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又一敏感话题。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内地乳业信任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或亲自赴港,或通过水客,购买香港市面上的进口婴儿奶粉。为保障本地居民利益,香港特区政府3月1日起正式实施奶粉限购令,规定每名16岁以上的离港人士可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据媒体报道,奶粉限购效果立竿见影,深圳皇岗、罗湖口岸过关人数大幅下降,水客的中介行为遭到致命打击,香港市面奶粉充裕。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11)
正享受更高端的服务开始被国人提上日程,完成从"海淘商品"到"海淘服务"仅仅是时间问题,作为刚需的医疗服务,已经率先打开了局面。顺势而生,是跨境医疗的宿命,但凭借市场的风潮站在风口上的整个行业未来将如何?野蛮生长,抑或不断洗牌?如果说,几年前"海淘"还算得上"高大上",如今,它已经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了。从面膜到护肤品,从奶粉到纸尿裤,从剃须刀到电饭煲,从零食到保健品,从衣服到鞋包,从手机到笔记本……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下旬,广东省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在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广西等省、自治区公安机关的协助下,经过半年的等密侦查,破获了以张子强为首,由香港和内地人纠合在一起,在内地和香港跨地区进行走私爆炸物品、持枪杀人、抢劫、绑架勒索等严重暴力犯罪团伙案件。缴获赃款人民币、港币近4000万元,查扣犯罪嫌疑人用赃款购买的汽车11辆、房产50多处(价值4000多万元),缴获猎枪支、五四式军用手枪一支。在侦破过程中,香港警方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这个犯罪团伙实施了一系列严重犯罪活动:1997年9月,张子强托…  相似文献   

15.
完全可以这么说:凡是一种现象的形成和出现,都无不事出有因。于是要有所改变或解决问题,就得把真实的原因找出来,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最近大家都知道大量中国人到日本去抢购马桶盖等商品这回事,最后却发现原产自杭州。一位新加坡作者在他所写的有关文章中,还提到几年前有过很多中国人在回国前购买新加坡的中药材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丰富港人菜篮子郑州至香港755次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车自1962年开行以来,向香港运送牛、猪、鸡、鸭、鱼、蛋等鲜活冷冻商品近9000列,丰富了香港人民的“菜篮子”。在755次快运货车开行以前,内地的鲜活商品是按普通货物运往香港的。由于发车、停车,到达不...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内地人称香港人为“港客”。那时两地人通婚大多是“港男陆妹老少配”的模式,双方年龄相差最多的有能超过40岁的。最新的统计表明,近年到香港团聚的夫妇,双方年龄差别很少有超过10岁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香港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以往港人与内地人成婚的优越感渐渐淡化,许多婚姻回到以双方的感情交往为基础的常态中。  相似文献   

18.
近期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引发了日本群众的恐慌,也影响到整个亚洲甚至太平洋沿岸北美的社会稳定。此次灾难事件导致受灾群众面临缺水缺食、停电、核泄漏污染等问题,而灾后日本政府救灾不力导致了一些群众恐慌,影响了社会秩序。我国受核泄漏消息的影响,出现了群众抢购碘盐、奶粉、防辐射服等现象。综上,日本灾后引发了大范围的群众心理恐慌症。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香港的企业,无论大、中、小,无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加工什么、制造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了企业。 针对市场需求,香港企业制造产品时,有如下几个特点: 不以简单而不为。人们常拿“购物天堂”来形容香港的商品市场,这里面的原因,除去价格适宜外,香港商品品种之奇特、之齐全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在香港街头浏览,你会发现许多设计简单却方便实用的  相似文献   

20.
我怀揣地图,按图索骥,去寻找上个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最初登陆香港岛的地方──水坑口。记得3年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提到,水坑口在上环附近,是一条不足百米、路面陈旧的小街,过去和现在都是海产品集散地。好在我住的地方在湾仔,距上环只需走半个香港岛,不近,也不算远,我决定坐巴士去。 香港的交通十分发达,且十分细化。可是,初入香港的内地人在现代化的交通面前,有时却会弄得晕头转向。比如,香港的巴士站牌均是双向标识,如果你不辨东西,则会去到相反的地方;香港的巴士不报站名,一不留神,会坐过或还未到站就提前下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