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措施相继出台。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同年8月3日国务院成立了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同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产品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2.
徐燕 《中国人大》2009,(10):10-14
记者: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就要施行了。这部法律草案在常委会会议经过四次审议后通过,成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法律屏障,对保障民生意义重大。请您介绍一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保持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食品产业量大面广,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故意生产加工伪劣食品,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存在着监管漏洞。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源头多、加工形式多、用途广,源头管理难以杜绝地沟油流入餐桌。地沟油技术鉴别的窘境,又给治理带来障碍。有关地沟油监管法律目前存在餐厨废弃物失控、没收违法所得难以实现、处罚过轻等问题。在食用油质量标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迅速完善地沟油监管法规体系,对于遏制地沟油重返餐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能过度夸大监管法规的功效,只有完善食用油质量标准才能形成完整的地沟油法律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无止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法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根本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姜健通过专题调研,走访了解到食品安全还存在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法律保障并不完善。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促进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措施相继出台。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同年8月3日国务院成立了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同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产品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食品安全法之预防性原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凡 《求索》2011,(10):174-175,120
风险预防的概念从环境保护法领域发展演绎到食品安全法领域,并成为了食品安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明确了在科学不确定条件下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理念。这不仅导致了食品安全制度空间的大大扩展,而且给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理念及手段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也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闻摘 《人民政坛》2010,(10):33-33
<正>形成更为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配套的技术规范以及检测手段。从欧盟的情况看,截至2006年2月已经形成13类173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法规标准。日本也建立起了包括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投入品、动物防疫、植物保护等方面较完备的食品安全质  相似文献   

10.
王玉玲 《前沿》2014,(3):81-82
食品安全既是保护民生的底线,也是食品产业的社会责任底线,作为社会公共问题,需要依法治理。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食品安全离不开法律保障,回顾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程,剖析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现行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昆峰 《人民论坛》2014,(10):117-119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影响我国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较为长远的意义。从法律视角来看,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还是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有关,建议对目前我国社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增强监管力度,在法律上给予食品安全以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12.
雷厉 《人民论坛》2014,(2):114-116
法律作为外化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有义务保障食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建立起一套层次分明、完整严密、协调有序、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重大,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能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食物链提供保障。但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运用时间较短,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应在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异体问责,规范问责程序和问责后的官员复出程序,以更好地发挥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对有效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权实现的立法规定明显不足.创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举报范围和受理、举报方式、特别法律保护与奖励、无偿获取信息和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等制度机制,是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权有效实现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超市自制食品监管存在真空的问题,浙江省将起草地方性配套法规来应对,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最近,问题食品频频曝光,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卫生部门围追堵截,三令五申,但违法企业似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保障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俨然成了当务之急。消除法律真空、完善法制环境,这些外力确实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食品安全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是否循规蹈矩,依然牵动着食品安全的命脉。  相似文献   

17.
牛力 《中国减灾》2011,(7):31-32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让食品的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参加"两会"山东代表团审  相似文献   

18.
一部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引发了国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议。时过几个月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在持续。的确,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再加上这个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会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而通过法律来维护食品安全,将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吕丽梅  李茂春 《前沿》2012,(19):80-82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不足.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协调、处罚机制不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存在漏洞、公众参与机制滞后是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建设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制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要彻底解决并根除诸如安徽阜阳奶粉事件之类恶性案件的发生 ,除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外 ,在食品安全的执法体系等深层次领域更值得反思。  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国目前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体系由食品生产和流通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多达十多部 ,如《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