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子张>篇中有条古老的训示:"学而优则仕".按邢丙注疏:"若学而德业优长者,则当仕进以行臣之义也."仕进,即入仕,为官是也.所谓"十年寒窗苦,一朝身为官",图的是权重身威,光宗耀祖.这等人生哲学至今非但未绝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君不见,竟有人明火执仗地挖门子跑官、托人情要官、拉关系买官.官位一得手,什么入党誓言、职务承诺等等,全置脑后而不顾,胡作非为起来.到头来,卖官鬻爵之风既败坏了党风,自己也落个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2.
枫叶 《党史纵横》2007,(1):30-3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将军不断被打倒.他们当中,有的因病体不支含冤死去;有的被残酷迫害致死.活着的身心还在受着折磨.到了"文革"中期,特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的关心和周恩来的努力下,将军们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后,在不长的时间内,有175位将军相继获得平反.  相似文献   

3.
峥嵘 《党史文苑》2006,(8):45-51
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从参加平江起义后,历任军职,由一个雇农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失去了左臂,人称"独臂将军".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李克农(1899-1962) ,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7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于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5.
左权将军     
刘有根 《先锋队》2015,(7):44-45
20岁参加革命,17年从未下过火线。左权将军没有死,他永远活在十字岭上、莲花山下,永远活在左权16万人民的心中,永远活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里,因为他是一位抗击外寇侵略、保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民族大英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英雄!"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一次听到这支歌,我真的不知道左权将军何许人也。正是"文化大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非常岁月,家乡激荡在"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浪潮中。一队雄纠纠气昂昂的红卫兵小将开进麻田,说  相似文献   

6.
蔡廷锴(1892.4-1968.4),乳名炳南,字贤初,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才思敏捷,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谋划、斡旋,有远见、有胆识,是国民党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总指挥,参与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福建事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7.
1957年9月,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军区既要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又要加强战备,任务非常艰巨、复杂.韩先楚始终把握部队保持稳定这个重要环节.1967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不得把斗争锋芒指向军队的通知>.28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军队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八条命令>.<命令>强调军队内战备系统和保密系统不准冲击.但"造反派"在江青一伙的支持下,对通知和命令置若罔闻.2月,韩先楚主持拟写了加强战备,稳定部队的<福建前线部队公告>,中央军委当即批转全国.  相似文献   

8.
朱声达将军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第一任宁夏军区司令员,为宁夏军区部队、民兵建设殚精竭虑,成绩卓著。"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打击迫害,给他强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给他彻底平反。将军身经百战,三次战残两次死里逃生,在他那革命的一生中,充满了英勇悲壮的传奇色彩。从牧童到将军朱声达是湖北省江陵县人,汉族,1914年12月26日出生于该县张  相似文献   

9.
受命领军进藏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才三四个月,毛泽东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主张.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 西南局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任务后,开始商量进藏人选.邓小平吸着烟,深思许久,对刘伯承说:"让十八军的张国华去吧!"刘伯承笑了:"我也正打他的主意."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 峰回路转逃一劫山重水复建五军 听到枪响,周保中身子一震,扭头回眸,愣了--只见刘祥手里紧握着冒烟的"铁公鸡","大当家的"倒在地上,顺着脑袋往下流血.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4)
正一个能够让大家想起他的生日和忌辰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人,一定是做过大事的人。这些事就像烧红的烙铁在皮肤上停留并落下印痕一样让人终身难忘,记忆如新。在新疆工作的三年里,我时常听到兵团人讲述一个叫"王胡子"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也把他的几个故事说给朋友们听。2020年4月11日,是他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1993年3月,"王胡子"将军去世,一晃也都27年了。如今的80后、90后、00后、10后是否知道"王胡子"将军是谁?这个"王胡  相似文献   

12.
皮定均中将(1914--1976) 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14年生,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化装进入日军重兵把守的武安县城侦察,并机智脱险,被日本人送了外号"皮猴子".解放战争初期,他所带的部队被称为"皮旅",以善打恶仗硬仗而闻名全军.又因外表朴素憨厚,被战士们送了外号"皮老驴".新中国成立后,因治军严谨,执法严明,被干部送了外号"皮老虎".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当年确定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之前,毛泽东得知皮定均按资历原报为少将衔后,亲自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载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他浴血疆场为抗日,铁血昆仑、远征滇缅,勇杀日寇一指间,满腔忠义扬国威。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泽东也为他作诗悼念。他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血战昆仑关打败日本"钢军"1942年,戴安澜将军沙场捐躯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以一首《海鸥将军千古》的五律悼念:"外侮需人御,  相似文献   

14.
一块小小的石头能给人带来平安,能使人化险为夷,听起来,这是一桩不可信的奇闻.人们不会相信这种石头的存在,就像不相信世间会真的存在上帝一样.但抗日名将蒋光鼐将军却有一枚镶有这种石头的金戒指,人们美其名为"化险石"戒指.在"淞沪抗战"70周年纪念日,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把这枚宝石戒指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仪式上,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成为记者们的照相机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模 《党史纵横》2006,(2):14-1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07年8月10日,是我军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粟裕将军百岁诞辰.仅以此文,作以怀念.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2月5日,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长邵铭煌率"国民党中央党史馆抗战遗址大陆寻访团"来到重庆江津。他们参观完"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后,邵铭煌先生提笔在"帅馆留言簿"上写下了七个大字:中华民族的伟人!这不是简单的七个汉字,是与聂荣臻元帅不同政治党派、不同政治追求、不同政治信仰的国民党党史专家的由衷敬佩。慷慨悲歌上战场1937年8月25日,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工农红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正式改编为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东山再起为抗日深入虎穴拉"绺子" 铺满清雪的山路上清楚地横划了三道杠. 一个头戴狗皮帽子身上斜挎着大镜面匣子枪的大个子男人从山下走上来,手里拿着一只人耳朵,盯着雪杠想了想,一咬牙:"过!"  相似文献   

18.
范二水 《共产党人》2007,(16):26-27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禁忆起了"一把手"将军——贺炳炎同志。解放战争时期,我从吕梁第十军分区政治部调到了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剧社第二队——是一个曾编演过  相似文献   

19.
叶介甫 《红岩春秋》2014,(12):50-53
正许多人都能背诵毛泽东"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诗句,却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战斗中身为红军团长的李聚奎;许多人听过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故事,也许不知道参加那些战斗的红一师的师长就是李聚奎;很少人不知道四野,但不一定晓得李聚奎是四野的副参谋长。李聚奎这位被中央军委誉为"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的开国上将,曾被称为红军、八路、解放军的开路先锋、骁勇战将和"将圣"。  相似文献   

20.
文安 《党史纵横》2003,(8):21-21
郑维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团、师政治委员,军分区、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百团大战、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等重要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发生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