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志鹤 《前沿》2006,(1):41-43
企业管理者必须用全新的视觉来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围绕企业核心目标重新设计人力资源体系,通过员工个人和组织团队两方面的优化工作,为包括企业、投资者、客户战略伙伴等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服务,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不断孕育发展和完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员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对稳定乃至行业领先的地位,亟需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培养,进而全面引导和提升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整体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策略三个层面,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侧重从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员工培养管理和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五个方面,分析在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中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绩效管理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技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致力的就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绩效水平和企业管理员工绩效的能力。因此,HR管理层必须认真研究绩效管理,努力推动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有效利用绩效管理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水平,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企业管理中良好的沟通和参与管理,旨在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和个人双赢。《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理性地看待管理中“人”的因素。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精细化方面,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积极适应《劳动合同法》,建立企业和职工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沫 《人民论坛》2013,(2):102-103
随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评级的上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文章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胜任的角色入手,通过理论研究和调查报告分析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行研究,进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慧  宋晓梅  赵利民 《前沿》2009,(1):74-77
价值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是,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一直关注于人力资源系统内部的管理,而忽略了管理环境的外部性。本文试图通过重新定义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构建竞争力提升与开放性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揭示从开放性人力资源价值链,到企业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再到竞争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学群 《湖湘论坛》2006,19(3):12-13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都是“人”,两者是互动的,并在互动中促进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企业文化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本经济的兴起,坚定了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决心和思路,似乎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成了企业发展和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选择。然而,人力资源管理被热捧之后,一些负面的信息不断传来,很多的企业在借助专家和外脑所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计划纷纷被搁置或弃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化活动得不到落实和推行。  相似文献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公益性和公法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体制、数量质量、具体职能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两大部门之间的流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将有助于推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被视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任何一个领域。通过绩效管理可以让企业发现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阶段,但还存在着许多绩效管理的误区。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从传统模式到战略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人事管理阶段,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以“岗位”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所进行的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此阶段的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全局具有战略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个可开发的特殊资源。目前,人力资源已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价值贡献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源。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但从有关调查情况看,企业在应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这些问题:1.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处于人事工作等基础性管理层面,没有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具有创造性,具有增值性和可开发性的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是市场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上,为企业准备好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特别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没有很好的规划。2.在基础性的人力资源配置中,企业对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有失偏颇,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3.企业在以人为本,满足企业员工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要求上,特别是留住人才,为企业员工规划职业生涯的工作有些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拟对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方面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白蓉 《思想战线》2011,(Z2):76-7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正在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正转变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伙伴。成为发展战略伙伴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将紧紧围绕着企业发展战略来部署自身的战略规划,主要以适应企业的主要业务和发展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素美 《青年论坛》2002,(4):115-116
知识型企业的出现 ,对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引发出许多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并提出了知识型企业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与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的,具有独特的个性。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最难以复制、模仿的管理,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创造竞争优势就成为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类企业及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当前,人们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囿于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只有厉行改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才能使人才迅速成长和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从以前被动地响应企业战略转变为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时互动,也就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关键的资源之一,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沟通是指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过程,有效沟通是每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成功的重要法宝。本文概括的描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沟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企业如何建立的管理沟通模式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报酬管理和职业生涯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主要功能。作者在详细阐述两大功能及主要实现形式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与企业价值目标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两大功能与企业价值目标之间的理论一致性及存在的多重现实冲突,并主要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基础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有效发挥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作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文章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要构建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机制,有效地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为了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并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益,就必须不断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