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学习许乃同同志事迹的几点体会安阳市委统战部李新明优秀党外知识分子许乃同同志的事迹发表后,我反复阅读了他的事迹材料,感触很深。许乃同是一名党外知识分子,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崇高...  相似文献   

2.
崇高的精神学习的楷模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宋守卿许乃同同志是我们平顶山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为我市改革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党外知识分子。我与许乃同交往多年,对其了解较多。今年元月他的猝然病逝,使我市电力事业失去了一位科技带头人,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肝...  相似文献   

3.
统战干部更应学好许乃同商丘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孙秀芝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许乃同的事迹感人肺腑。统战干部学习许乃同同志,应该象他那样工作、学习和做人。一是要像他那样诚诚实实、默默奉献,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忘我奉献是许乃同几十年追求的人生准则。他多年...  相似文献   

4.
追念许总     
追念许总□平顶山市委统战部部长马怀卿我与许乃同同志相识较晚,但他逝世数月来,他那巨大的人格力量使我不能忘怀。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让我用这篇短文聊表追念之情吧。许总为人,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在30多年的革命生涯里,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甘当人民...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在我所在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那是四年前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大汗淋漓,迫切仔细地在一堆旧报纸中翻找刊有他文章的报纸。其时我刚到人大工作不久,在人大报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名字,猜想肯定是某单位一位勤于笔耕的通讯员,没想到竟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  相似文献   

6.
学习许乃同,做合格的统战工作者□焦作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王长魁许乃同同志是我省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号召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向许乃同同志学习的同时,也要求统战部门的同志们积极开展向许...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丰碑深刻的启示本刊评论员最近一段时间,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孟电厂副总工程师许乃同的名字在平顶山被人们广为传诵,他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平顶山日报》、《河南工作》、《河南日报》和《中国统一战线》等多家报刊先后以长篇通讯介绍了许乃...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14,(5):12-12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无障碍工作会议,会上听到了中国残联副主席李志军说起他20年前第一次走盲道,脚掌第一次触到了路的方向时,内心被温暖了。如今20年过去了,盲道越来越多,但盲道上的盲人却不多。随意停放的车辆,半空中斜挂的钢缆等障碍让盲人们不得不放弃了盲道,因为在这样的盲道上行走自己变得更“盲”了。  相似文献   

9.
把学习许乃同活动落到实处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范钦臣最近,河南省平顶山市姚孟电厂副总工程师、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乃同的模范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向许乃同同志学习的热潮正在全省兴起。许乃同同志生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期与我党合作共事,积极...  相似文献   

10.
读许乃同事迹感悟孙心一最近,我读了1997年第6期《中州统战》和1997年7月9日《河南日报》有关许乃同先进事迹的报道之后,心情激动,感慨万端。焦裕禄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省统战系统开展向许乃同同志学习的活动,可谓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许乃同生...  相似文献   

11.
波兰的“新仇”与“旧恨” 从香港飞到波兰,就好像迅速换了一个季节。这次来东欧探访,适逢初雪提前来到,抵达华沙当天,天灰茫茫一片,人们一身厚衣,是久违了的冰冷。回想差不多20年前第一次到波兰,我曾碰上一位记者,他英语说得不错,在他的协助下就这样展开采访——不知此次能否与他重逢,畅谈20年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部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学习许乃同事迹座谈会8月6日,我部召开了学习许乃同先进事迹座谈会,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纷纷发言,表示要学习许乃同热爱党、热爱人民,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积极参政议政,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  相似文献   

13.
何明 《今日民族》2008,(7):15-16
3年前,我到哈佛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问,一位正在做访问学者的朋友邀我去家中做客。他租的房子在波士顿郊外的小镇,转乘了三次公交车才到达。我们在小镇的街道漫步,顺道参观了小镇的博物馆。闲聊之间,他那上小学的女儿自言自语地说:“中国的历史很长,但让人感觉很短;美国的历史很短,但让人感觉很长。”小女孩的这句话,当时令我们两位教授感叹良久。  相似文献   

14.
我的小说从一个叫严泽光的人物开始,十年前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人物。他的原型是我老部队的一位师长,因病去世,传说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希望在免职的时候,尽量避免他的名字和另一位首长的名字出现在同一份文件上。这个传说中的遗嘱,给了我巨大的遐想空间,此后十年,这个事件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见到魏志红是在两年前的一次创建精神文明中途管理检查会上。年轻有威信、有文化气质、思路清晰、有成就感、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当时,他大谈特谈“做大做强做精”的创新发展思路,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大大咧咧地闯进我的办公室,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怯生生地瞪着大眼睛。访客面色铁青,乍看不禁令人胆怯。“我是来上访的,我要吃饭!”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小张的场景。小张不同于一般的信访户,他早已是区里远近闻名的“缠访老户”。曾因不当经营遭致企业损失而被开除,自身残疾,家里有位外来媳妇,小孩又是过敏性体质,时常闹病,他丢了工作后,从此走上了无休无止的上访之路,并且对生活采取了自暴自弃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许乃同的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微前不久,省委统战部作出了在全省统战系统开展向许乃同学习活动的决定。许乃同长期与我党合作共事,积极参政议政,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全省统战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许乃同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同行相聚     
同行相聚日农一阵绵绵春雨过后,台北的早晨颇感清新。7点多,接过第一个电话不久,万先生就赶来看望我们。这是我抵台后见到的第一位熟人。5年前在北京曾接待过他,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已在大陆有投资。他业务繁忙,昨晚从台南赶来,上午还要到外地办事。“昨天好几个人在...  相似文献   

19.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过20天,就是我35岁的生日了,日子就这样在不咸不淡的状态中一天天持续下去。我在一所中学当语文教师,十年前结婚,三年前离婚,两年前又开始了新的恋爱,如果说这也算得上恋爱的话。 十年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婚,那时我刚满24岁,也许是在学校这个单纯的环境中使我在此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多少异性,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个男友就成了我的丈夫。婚后的生活波澜不惊,我对丈夫说不上爱,但也并非毫无感情,从认识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注定是那种平淡的夫妻。我们各自从事自己的工作,各自与自己相熟的朋友来往,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对方更深的心底。我记得很清楚,结婚两年后,我到青岛参加一个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实际上那次会议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主要就是旅游,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一件很漂亮的男式衬衫,忽然想到也许给丈夫买一件很合适,但我却不知道他的衣服尺寸,只好打电话回去问他,那是我第一次单独给他买衣服,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的衣服尺码。  相似文献   

20.
崇高的精神学习的楷模□陈高科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看到关于许乃同同志事迹的报道后,挥笔题词:“许乃同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忘我工作的热情,清正廉洁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武连元同志看到许乃同的事迹报道后,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