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9,(11):28-29
历史总是以礼赞的形式再现激情燃烧的昨天,那些永不褪色的共和国记忆,承载着无数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功勋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是闪光的时代坐标。在共和国60华诞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新中国生产建设“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当建国50周年盛大庆典的礼炮响彻云天,绚丽多彩的礼花盛开神州大地,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和欢乐之中时……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辉煌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人阶级先进模范人物;不会忘记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忠于职守的各族劳动群众;不会忘记为了脐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勤奋努力、矢志不移、勇于探索的有识之士;不会忘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而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共和国半个世纪的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将成为最璀璨夺目的一页。50年的辉…  相似文献   

3.
苗向东 《工友》2011,(2):45-45
我们要学会感谢别人的懒惰,因为正是他们的懒惰,才使我们拥有了更多做事的机会,为我们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与通向成功之路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马云 《工友》2008,(10):59-59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的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的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5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共和国的辉煌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人阶级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在劳动模范身上,集中体现着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塑造了我国工人阶级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求实的国家主人翁精神风貌。在这里,我们特选登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30余位全国著名劳模的主要事迹,分3期刊出。让我们以劳模为榜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文明进步,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争朝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编者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1934年…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里已经小康了,但我认为丰衣足食还不够!”这是一个农民说的话。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造几栋漂亮的别墅。而是要让大家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里!”这是一个村党委书记说的话。 对于那些早已经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生活的农民来说。对于那些早已经“田成方,楼成行,绿树成荫瓜果香”的村庄来说,什么是他们的“最想”?他们心目当中的新农村是个什么样子? 让我们到滕头村看看吧……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让人与自然和谐、土地和欢乐碰撞!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刘小力  郑生贵 《工友》2009,(10):22-23
“南漳县东巩镇工会和法律援助工作站不把我们当外乡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么快为我追索回26.5万元的伤残赔偿费,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近日,农民工吴天新在收到伤残赔偿费时道出了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8,(7):9-13
“5·12”汶川大地震受灾最广的是农村,受灾最重的是农民。在危难发生时,在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的第一时刻,那些与农民朝夕相处、满身泥水的村支书为全村父老乡亲撑起了一片天空。尽管他们也是农民,但在普通村民心目中,他们是官、是党、是政府,他们振臂一呼,同样感天动地、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08,(6):27-28
那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数万条鲜活的生命顿时被吞没在废墟、瓦砾之中 余震还在继续,硝烟仍在肆虐,各路救援大军即刻开赴灾区,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救援斗争 人们不会忘记灾区的惨烈,更不会忘记惨烈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抗灾英雄……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0,(1):8-14
我们没有落入俗套,去评出2009年我们身边的N件大事;我们又难免落入俗套,对2009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事做了个盘点。  相似文献   

11.
古典 《工友》2012,(9):54-54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法学家、企业家最终遁入宗教寻找安宁的原因:他们曾经努力创造一种公平,但是当他们努力到达一个很高的高度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依然面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不公平。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精神沮丧,偶尔接触佛法,拍案惊奇,写到“社会既屡更丧乱,厌世思想不期而自发生;对于此恶浊世界,生种种烦懑悲哀,欲求一安心立命之所。稍有根器者,则必逃遁而入于佛。”世界是不公平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那年我们大学毕业像一群蜂一样飞向了人才市场,当我们把那些精心包装出来的简历递上去之后,他们总是随意地翻翻,然后放在了一边,因为即使我们说得再天花乱坠,没有真本领也是不行的。但一连十几天的遭遇让我们自信心大伤,好像自己学的专业到了社会上全变成了没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朱婴  袁上 《农村青年》2008,(3):8-11
因为罕见的冰冻雨雪,我们记住了这个冬天因为英雄的奋不顾身,我们记住了这个冬天中国人民打了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在与灾害的搏斗中,生命的可歌可泣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无私、什么叫奉献、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壮烈记住他们吧,记住英雄生命的最后瞬间。尽管春回大地,尽管冰雪不再,但是,他们会在我们心中永生……  相似文献   

14.
小树 《农村青年》2007,(10):41-43
我有一个疯娘,一个我想孝敬却无法孝敬的苦命的娘。 趁着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不要等到他们都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再后悔!抽空多看看他们,多让他们开心,多孝敬孝敬他们吧——  相似文献   

15.
提起垃圾短信,我们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许多人想知道,那些对别人的感受不管不顾,对私人空间恣意侵扰,为一己私利狂发“手机广告”的人,他们是否有罪、该当何罪?  相似文献   

16.
《时代风采》2014,(19):1-1
一转眼,金秋十月又到了。十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人们盼来了十一大假,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欢庆的长假,商家也盼来了备货促销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人们高高兴兴拉开欢度十月的序幕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少人仍然生活困难,忧虑重重,他们或正在为生计苦苦奔波,或正在为一些基本的生存问题忧心煎肠。  相似文献   

17.
山梦 《时代风采》2014,(19):45-45
我再次来思茅,最想见到的是那辆粉红色的出租车。 那年从老家回来,在思茅遇到的一件事,让我至今无法忘记。那位陌生的出租司机在我眼前转身离去,我连一声谢谢都不曾说出,我深感愧疚……  相似文献   

18.
今年,苏州两家私营企业在接境外企业订单时,因为企业没有建立工会而差点使订单泡汤,后来由于及时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才保住了订单。外商起初为什么不肯把订单给这两家私营企业?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工会,企业的劳动关系就无法稳定。无法保证劳动关系稳定的企业,又怎能保证按订单准时交货呢?对于企业要不要成立工会组织,我们一些企业经营者以及少数党政领导思想上存在着模糊认识。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已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的关系有合同来调整和规范足矣,再成立工会组织,无疑是给自己树立“对立面”、找…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女孩,脖子上挂着一个硬纸牌,低着头在路边乞讨,纸牌上写了因种种不幸,致使她考上了大学却无法去读。女孩子站在那里几天了,收获不理想;一个男人每天匍匐在地,对每一位行人磕头叩首,其哀号悲嚎直追着你逃亡的脚步和灵魂。朋友问我,你说他们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倒愿意资助。这问题很难回答,它甚至需要一场旷日持久深入细致且庞大复杂的外调。——这个社会假货太多。——或许你错过的恰恰是一次迫切的需要;或许相反,你给予的恰恰是一个狡猾的欺诈。我们同时受着同情心和智商的测验,我们无从知道向你伸出乞讨的手是不是确需…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1,(10):25-25
《工友》编辑部:因为不能按计划接到工程,我们无法为所聘请的几个软件工程师继续提供劳动,于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他们解除劳动合同,并明确表明为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可是,通知发出后十多天后,后期工程项目又签订下来了。请问,这时公司能否撤回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撤回后原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或者重新跟他们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